宋瓷名窑荟萃,大都施全釉,为何黑釉瓷建盏偏要露胎与修足搞特殊
唐诗如酒,宋词如茶。
形似漏斗,色釉斑斓的建盏,在宋朝就已经出现,正如佛语所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在小小的建盏中也同样暗藏着乾坤。幻彩的斑纹层叠的美感,着实吸引人。
除了铁胎黑釉与自然窑变斑纹之外,建盏还有一大特色就是不施全釉导致的露胎以及浅圈足。其实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流传下来的宋代瓷器大部分都是施全釉的,极少会有这种露胎或是直接施半釉的现象。为何建盏需要露胎与修足,今天小编就这个问题跟大家聊聊:
有些盏友可能不明白建盏为什么要露胎,甚至觉得建盏露胎的样子粗糙。小编这里必须要说的是建盏露胎很大一部分上是基于当时烧制工艺上的考量。
建盏烧制的考量
在宋朝成熟期的建盏,不仅胎体厚重,同时还需要加上厚釉,只有这样才能有足够的余地形成精美的毫纹,充分的将建盏的魅力展现出来。如果建盏在已经施厚釉的情况下再上满釉就容易塌底,严重会有整窑报废的情况。
建盏的烧制工艺
其次建盏露胎还与它的烧制工艺有关。
宋代建盏建盏烧造的方式是正烧,在入窑前将已经施好釉的建盏口部向上放在特制的匣钵内。建盏烧制下高温(1300度)下进行,釉体在高温之下会流动,由于重力的影响在烧造的过程中釉水向下流淌,形成上薄下厚得到现象,并容易形成挂釉,如果全釉很容易粘连。
所以为了减少这种粘底现象的产生,宋代的工匠在拉坯时通常会刻一道止釉线,意思是上釉的时候釉水不要没过止釉线。
止釉线建盏是一次施釉且施半釉,施釉时用手抓住圈足,将盏器平稳地浸入釉水,让釉水和建盏坯体相结合,至腹下部施釉线后提起。
建盏釉虽厚,但量不可过多,多则容易粘底,过少则釉面斑纹不均,或是露胎过分也不大妥当。
这施釉量及流动向的难以把控,使之在烧制时易受到向下重力牵引,形成釉滴珠(釉泪)。釉滴珠的形成与施釉量、釉水的粘度、窑温变化等因素相关。有流釉不明显的,也有釉泪垂露欲滴的。久而久之,这也成为了建盏的一大施釉特色。
修足
建盏的足底业界称为"浅圈足",形似玉壁,古朴优雅。中国瓷器的底足,从唐代的平底,到五代的玉璧底,再到宋代的圈足,基本已经发展成熟,固定了下来。
在宋代圈足一般根据建盏的口径来调整比例,但比例不是非常严格,有稍大和稍小的,有修足非常工整精细也有较为随性的。
各个时期的挖足工艺略有区别,致使圈足的深浅、薄厚、足壁倾斜程度不同,成为鉴定其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是值得注意一点的是从宋代开始,建盏匠人就会在底部刻印上各种意义的底款。现在也有很多工艺大师会在盏底刻上专有印记,或是设计一些具有个人风格的底足,接触多了便可以从底部就判断出是哪个师傅的作品的。
建盏的露胎到釉滴的形成,仿佛是窑火在烧制时不经意的创造,与那些精致得过于谨慎的器具相比,带着一种粗率的亲切感,带着古朴自然触发人的无穷遐想。
您如果需要了解相关瓷器知识,或者关于建盏的任何问题,可以后台私 信笔者一起探讨,少走弯路,避免入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