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晚一卷书
每晚悦读,不辜负每一个阅读的人。
420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主播林静朗读音频
作者:兹心
来源:慈怀读书会(ID:cihuai_dushuhui)
《西游记》第100回,唐僧师徒一行灵山受封后,吴承恩曾用一首诗来总结:
西游是一场修行,取经是一种成长。
《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和白龙马,分别代表着人的一部分。
孙悟空是人的内心,猪八戒是人的欲望,沙悟净是人的理性,白龙马是人的意志,唐三藏则是人的身体。
内心追求自由,欲望却无所休止;理性懂得收敛,意志坚定有力,身体却总有病痛。
人生充满矛盾,唯有历经世事后,看淡一切,才能活得通透,求得圆满。
《西游记》是一本悟书,其中暗藏着五大定律。
当你真正读懂后,也就收获了成长,领悟到了人生真谛。
自由定律:心有禁忌,方可自由
思想家卢梭曾说:“人生而自由,却无不在枷锁之中。”
你的心可以遨游九天外,你的行为却要困于法规中。
若自由没有边界,行为不受约束,人生只会毁于一旦
孙悟空在踏上取经路之前,一直在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追逐自由。
他诞生于花果山的仙石,又在水帘洞中称美猴王。
那时的孙悟空,本来无拘无束,但他不想被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所约束。
为求得长生不老,孙悟空来到灵台方寸山,跟着菩提祖师练就了一身非凡的本领。
一个筋斗云就十万八千里,七十二般变化更是令人叫绝。
孙悟空从龙王那里,抢来如意金箍棒后,愈发膨胀,要做“齐天大圣”。
闯进地府,修改生死簿;大闹天宫,搅乱蟠桃宴。
孙悟空无所畏惧,也无所禁忌。可他本领再大,也逃不出如来的五指山。
“踏碎灵霄,放肆桀骜,世恶道险,终究难逃。”
直到踏上取经路,戴上金箍圈后,他才逐渐醒悟。
这世间的自由,都有边界。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自由,人人向往。可只有当心有禁忌时,你的自由才会让人生受益。
待到孙悟空成为斗战胜佛,他头上的紧箍圈也随之消失。一路西行,他获得了真正的自由。
外界的制约,终究有限。一个人的自我约束力,才最为有力。
得失定律:唯有失去,才能得到
一个人不明白得失,难以觉察人生。唯有懂得舍弃,才能有所获得。知乎上有人提问:“取经后,猪八戒为什么不回高老庄?”
“取经是一场脱变,在这个艰难的过程中,都完成了自我的升华。”
取经路上的猪八戒,念念不忘高翠兰,遇到困难时,就吵嚷着要分了行李,散伙回高老庄。到达五庄观时,孙悟空摘来人参果,却被他囫囵个吞了下去;四圣试禅心时,面对妇人的三个女儿,他扬言自己全都要。取经队伍组成前,孙悟空被压在五指山下,白龙马被困于鹰愁涧,沙僧最为痛苦,在流沙河里,每七日经受百余次穿剑之痛。只有猪八戒在高老庄做上门女婿,别人在受苦,他在享福。
“丈人啊,你还好生看待我浑家:只怕我们取不成经时,好来还俗,照旧与你做女婿过活。”
他想把拥有的都牢牢抓住,却不知,握紧双手,里面什么都没有;摊开双手,却拥有了全世界。失去顺境,得到历练;失去幼稚,得到成熟。越想得到时,就越要学会失去。师徒一行再次路过陈家庄,面对庄上的盛情款待,猪八戒竟然没了多大食欲。这时的他,已经丢掉了此前的恶习。于是,重回灵山时,被封为净坛使者。当一个人明白自己真正的追求,就会发现,所有的失去,都会以另一种方式回归。
聪明定律:越是聪明,越显笨拙
沙悟净没有孙悟空那样高超的本事,也没有猪八戒那般处世的圆滑。可沙僧原本是天庭的卷帘大将,作为玉帝身边的侍卫,他心思缜密,聪慧过人。“玉皇大帝便加升,亲口封为卷帘将。南天门里我为尊,灵霄殿前吾称上。”只因失手打碎了玻璃盏,玉帝就要杀他,幸得赤脚大仙求情,才保住性命,终被贬下凡间。犯错并不大,受罪却不小,他是如此委屈,本该怨恨天庭。可当观音菩萨告诉他,可以帮他脱离苦海,功成免罪,恢复本职时,他爽快地就答应了。这样能权衡利弊,又能沉住气抓住机会的人,谁能说他愚笨呐。真正有智慧的人,绝不会炫耀,也不会在乎别人的错误看法,只是专心做好自己的事。一路西行,抵达灵山后,沙僧已然明白,自己成为了佛教中人,早就回不去天庭,做不回卷帘大将。可他未曾向观音抱怨,被加封为金身罗汉时,也未曾像猪八戒那样跟佛祖争辩。沙悟净深知,取经路上自己的功劳并不多,没有他人的贡献,又何必去求取不符合自身的利益。现实中,很多人却恰恰相反,事情做得很少,利益却想要很多。
沉默定律:你的沉默,自有力量
除了取经前触犯天条的叛逆往事,西行路上的白龙马,始终沉默。常常连同唐僧一起被妖怪抓走,似乎是个可有可无的角色。但唐僧毕竟是肉体凡胎,拜佛求经之路,山高水远,一路全靠白龙马驮负。
“幸亏他登山越岭,跋涉崎岖,去时骑坐,来时驮经,亦甚赖其力耶。”
取经是一项事业,白龙马无非是承担的职责不同,并非就可以没有他。他和沙僧一样是唐僧的坚定支持者,孙悟空可以赌气回到花果山,猪八戒可以闹着回去高老庄。行至宝象国时,唐僧被黄袍怪变化为虎,沙僧被擒,猪八戒不知所踪,而孙悟空在三打白骨精后,就被唐僧冤枉赶走。那怕白龙马的武力本就不高,化作马时,又被观音菩萨“退鳞去角,摘了项下珠”,实力更是大为减弱。可他没有畏惧,对黄袍怪用计不成,又大打出手,尽管最终实力不抵,反而受伤,但他心中仍然没有退意。再三劝解猪八戒,去请孙悟空回来挽救大局,如此尽心尽力,谁又能说他软弱呐。一个人的话不在多,而在于精。少说多做,是最有力的反击。真正懂得沉默的人,不过是在韬光养晦,暗自积蓄力量。
苦难定律:熬过苦楚,方得幸福
唐僧一行取得真经后,一直奉命保护唐僧的五方揭谛、四值功曹等人,向观音菩萨递交了一份工作总结,里面详细记录了唐僧遭遇的种种磨难。“金蝉遭贬第一难、出胎几杀第二难、满月抛江第三难、寻亲报冤第四难、出城逢虎第五难……”他原本是如来座下二徒弟金蝉子,因轻慢佛法,转生于人世间。从他还未降生开始,命运就早已注定,他的一生,只为功德圆满。在归去的途中,被通天河的老鼋掀翻掉进河里,经此一难,终成正果。初读《西游记》时,常常会疑惑,取经路十万八千里,孙悟空一个筋斗云也是十万八千里。为何不让孙悟空带着唐僧翻筋斗云直接拜见如来,又何必经历种种磨难。甚至,唐僧本人也曾感叹何时才能到达灵山,但孙悟空劝解他。
“扫除心上垢,洗净耳边尘。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
人生于世,苦乐交织。每个人台前的光鲜,都源于幕后的辛酸。鲁迅先生曾评说《西游记》:“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一本《西游记》,内涵丰富,包罗万象。不仅是生活的教科书,更是人生的启示录。人生路上,每个人都是“取经人”,如何才能求得“真经”,不过是:▍今日互动
#读完《西游记》,你悟出了哪些人生道理?#
作者:慈怀兹心,来源:慈怀读书会(ID:cihuai_dushuhui)。因书明理,以慈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