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无声处。(另附近年精彩九龙璧华安玉作品欣赏)
有一次我飞深圳,历尽艰难险阻,终于在午夜时分(本该下午)到达深圳。某组委会的车接上我便向酒店飞驰而去。所谓飞驰,就是司机将国产面包车开出法拉利的激情,加之好多地方都在修路,车开的像一架老款的古董级飞机在气流中颠簸。
到达酒店,开车的小伙面带羞涩地道歉:不好意思,刚结婚,老婆在家等。然后眨眼之间,就消失在夜幕中。
无论如何,我大体上还算是个善良的人,在心里默默祝福他和新婚妻子今晚能够尽兴。
闹奥运的那两年,中国观赏石协会在矿业大学(北京)举办了一次奇石展览。在展览上,我的最大收获是一方九龙璧的浮雕画面石。在此之前,我对九龙璧这个石种的市场表现有一些了解,也认识了几个号称收藏名家的闽南人。只是听他们说费劲的闽普(福建普通话)让我的思维变得磕磕绊绊,连蒙带猜也难理解对方言辞的高深精妙。深深感受到多掌握一门外语的重要性。
当时我和几个朋友一起进入展厅,流连在各个展品之间,总觉得有一种异样的色彩牵动着视线。仔细一看,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鲜红欲滴的“佛”字,刻在石头的中间偏右一些,人物浮雕的左面。然后是整方石头的全景展现。
毫无疑问,这方九龙璧的天然磊落的画面深深地打动了我,甚至看起来遒劲粗粝的纹理,抚摸却是温润油脂一样的质感。但是它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就是人工刻了一个中规中矩的字,油漆润色,很红很暴力的那种。实在是画蛇添足,暴殄天物的无知之举,令人痛心。犹如倾国倾城的林妹妹脸上被城管画了红圈,写上大大的“拆”字。
两天后陪一外地朋友看展,又与此石二度相逢,竟然有了亲切的感觉。不由的细细看,远观近赏,多看了几眼总觉得那佛字有些不对劲,便伸手去摸,感到红字与石头不一样的质感,原来那字是红色的不干胶粘上去的。
揭开不干胶,原石的肌肤与纹理浑然一体,全无半点人工智能的痕迹。接下来,我又很小人的将不干胶标签恢复了原状。
接下来的就是费尽周折找到收藏者,寒暄喝茶,讨价还价。北京协会的副会长川人女士助我一臂之力。众所周知,她是我不在册的女朋友。其中曲折,请参阅《人生皆客,惟石不朽》一文。
九龙璧的图文石也有惊人的表现。原石石体为长条形,作者确定的主观赏面横向展开,大部分为深褐色,顶面及边缘突起玉质浅黄,似电光雷闪;石面略为粗糙,凹凸起伏有岩壁变化之趣;右侧三分之一处色彩反差强烈的玉质黄白色浮雕凸起,构成了一个形态惟妙惟肖的人物图形。光溜溜的脑袋上五官清晰可见,袍服衣褶历历在目。联想到隐身山野的世外高人。原石近似于2:1的长宽比,宛如横卷卷轴展现眼前,形象的人物图形,合理的构图,适中的明暗对比,以及石肌,石肤,石色与图形配合所能表现得画面意境,都被合理的运用。这是一方借石言志的绝妙佳作。
于无声处听惊雷,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
以上文字,来源于早年的《宝藏》杂志,典型的张氏兄弟的风格。后来我曾经试图写一些文字来描述此石的精妙,但是尴尬地发现难以逾越上面文字的高度精炼与到位,无论怎么写都像在抄袭,尽管本人向来认为抄袭是一个高智商,低情商的快捷方式。
我从来不跟自己过不去。既然无法逾越,不如索性躺平,任何美女都扶不起来的那种,苦练自宫神技,以期有朝一日去清宫戏中群演个下面空空如也的奴才,跟皇后搞搞婚外恋什么的。
近年精彩九龙璧华安玉作品欣赏
寿星
静观其变
空中楼阁
熊猫
峰翘岭峻
金鸡报晓
蛙
永相随
一代高僧
武圣
鹰雏
持莲观音
佛影若现
虚怀以待
寒峰漏月
宝塔峰
海上仙都
九龙璧之魂
玉峰奇壑
万水千山总是情
岁寒三友
仙风道骨
老鼠偷油
论道
鼠来宝
墨竹图
印玺
龙头
The end
本文转自“混在石圈”公众号,感谢分享!
| 往 期 推 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