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胀】
概述
胆胀是指胆腑气郁,胆失通降所引起的以右胁胀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胆胀为肝胆系常见的疾病,其临床表现与西医学所称的慢性胆囊炎、慢性胆管炎、胆石症等相似。胆胀多发生于40—65岁年龄组,女性多于男性,且以偏肥胖体型者为多见。当今胆胀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原因可能与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有关。中医药治疗本病效果较好,远期疗效尤其是减少复发的效果更为显著。
是否医保
是
就诊科室
中医内科
危害
起病缓慢,多反复发作,时作时止,迁延难愈,影响工作和生活。
饮食建议
调剂饮食,多食蔬菜、水果,如萝卜、苦瓜、佛手、苹果等,有利于利胆祛湿。切忌暴饮暴食及膏粱厚味,勿酗酒、贪凉、饮冷。
病因病机
胆胀的病机主要是气滞、湿热、胆石、瘀血等导致胆腑气郁,胆液失于通降。病位在胆腑,与肝、胃关系最为密切。本病日久不愈,反复发作,邪伤正气,正气日虚,加之邪恋不去,痰浊湿热,损伤脾胃,往往致脾胃生化不足,正气愈虚,最后可致肝肾阴虚或脾肾阳虚等正虚邪实之候。
证候
胀痛持续不解,痛处拒按,口苦发热,苔厚脉实者,多属实证;或胁痛隐隐,胀而不甚,时作时止,或绵绵不休,遇劳则发,苔少脉虚,多属虚证。
诊法
望诊、闻诊、问诊、切诊,结合十二指肠引流、B超检查、腹部X线平片、CT检查等。
证候分析
起病较急,病程较短,或病程虽长但属急性发作,胀痛持续不解,痛处拒按,口苦发热,苔厚脉实者,多属实证。起病较缓,病程较长,胁痛隐隐,胀而不甚,时作时止,或绵绵不休,遇劳则发,苔少脉虚者,多属虚证。
右胁胀痛,痛势剧烈,甚或绞痛,辗转反侧,呻吟不止,往来寒热,呕吐频繁,苔黄脉数者,则病情较急;痛势较缓,无发热、呕吐及黄疸者,则病情较缓。
辨证论治
出现胁痛隐隐、胀而不甚、时作时止等,结合望诊、切诊等进行辨证论治。
主要治则
胆胀的治疗原则为疏肝利胆,和降通腑。临床当辨虚实而施治。实证宜疏肝利胆通腑,根据病情的不同,分别用理气、化瘀、清热、利湿、排石等法。虚证宜补中兼以疏通,根据虚损的差异,用滋阴或益气温阳等法,以扶正祛邪。
治法
据虚实而施治。根据虚损的差异,用滋阴或益气温阳等法,以扶正祛邪。
内治法
1.肝胆气郁
治法:疏肝利胆,理气通降。
本方以柴胡、白芍、川芎疏肝利胆,枳壳、香附、陈皮理气通降止痛,甘草调和诸药。应用时以四逆散为主方。
2.气滞血瘀
治法:疏肝利胆,理气活血。
方中柴胡、枳实、白芍、甘草疏肝利胆,理气止痛;炒五灵脂、生蒲黄活血化瘀。可酌加郁金、延胡索、川楝子、大黄以增强行气化瘀止痛之效。
3.胆腑郁热
治法:清泻肝胆之火,解郁通腑。
方中栀子、黄连、柴胡、白芍、蒲公英、金钱草、瓜蒌清泻肝火;郁金、延胡索、川楝子理气解郁止痛;大黄利胆通腑泻热。
4.肝胆湿热
治法:清热利湿,疏肝利胆。
方中茵陈、栀子、大黄清热利湿、疏通胆腑,疏肝利胆。
5.阴虚郁滞
治法:滋阴清热,疏肝利胆。
方中生地黄、北沙参、麦冬、当归身、枸杞子滋阴,川楝子疏肝理气止痛。
6.阳虚郁滞
治法:温阳益气,疏肝利胆。
方中党参、白术、茯苓、甘草温阳益。
日常调理
积极治疗胁痛、黄疽等肝胆疾病及虫病,疗程要足,除邪务尽,病证治愈后要注重调摄,以上皆为预防胆胀的重要措施。
调摄包括调养心神,保持恬静愉快的心理状态;调节劳逸,做到动静适宜,以使气血流通。
饮食调理
调剂饮食,多食蔬菜、水果,有利于利胆祛湿。切忌暴饮暴食及膏粱厚味,勿酗酒、贪凉、饮冷,注意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