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民俗——绕线的

  我幼年时,家住在景山东边的沙滩后街一条叫孟家大院的小胡同里,距今已经七十多年了。那时老百姓都很穷,所以节俭、修补就成了生活的常态。我记得我母亲有一个籐条编的小笸箩,只要一有空闲,她就会立刻到里面取针引线,为全家人缝衣补袜。那时我还小,喜欢到这个笸箩里翻找能玩儿的东西。里面有个包着棉花,用线系紧的软布包,上面扎着五六根缝衣服用的长短不一的针,这是妈妈特别嘱咐我小心的物件儿。还有一个我管它叫“木脚丫儿”的补袜板儿。小孩子活动量大,袜子穿几天就一窟窿,洗干净袜子后,母亲会把它套在袜板儿上,一针一线用布给缝补好。小笸箩里更多的是长方形的小木板儿,每个都缠绕着不同颜色的线,这是母亲离不开的做活儿材料。看着板儿已露出木头面儿了,我担心板儿上线没了怎么办?母亲对我说:“这两天卖线的该来了。”没几天,果然听见墙外有人吆喝:“绕——线——来噢……”院儿里各屋的奶奶、大妈们都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缠线板儿,出来喊住小贩。

  原来干这一行的俗称就是“绕线的”。只见一小伙子,肩扛一个木架子,一根横木上穿着七八个大线轱辘,中间装有铁轴连在横木上,线轱辘可以转动。每个上面都绕着一大捆线,颜色各不相同,其中白线、黑线最多。那时候人们衣服的颜色都很单调,家里衣服都是妈妈手工缝制的,当然以结实、耐磨、禁脏为原则。再者那时农村白土布多,想换颜色,也是要自己家买颜料染,自家拿大锅染布是常事儿。也有卖鲜艳、细腻、柔软花布的,大人们管那叫洋布,价钱当然贵多了,一般人家舍不得买。穿衣单调,自然用线也单调,所以黑、白线需求量最大,一大轴儿黑、白线,一会儿就卖完,绕线的就又换上新的。其次卖得快的是蓝线、红线。各个颜色里还分粗细,真是:线分五色黑白多,粗细长短任选择。横木上还装有两根竖向的木棍,是放在地上支起架子的两条腿。横木下还装有一个大长把儿,是为扛在肩上用的。干这行儿的不拿什么响器,就是靠嘴边走边吆喝:“绕——线——来噢……”其中以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居多,他们底气足,声音也很打远儿。

  叫住了绕线的,他放下扛着的架子,两条木腿支在地上,横木斜向前,那些手里拿着几个线板的奶奶、大妈们便围拢在架子周围,上面的大线轴很方便她们挑选。卖线的多是小伙子,可买线的多是家庭妇女和老太太,总是要左挑右选,反复比较。对这些主顾,小伙子都极有耐心。那时很少有走街串巷的货郎和买家发生争吵的事儿。有的奶奶买回家一比量,觉得不合适,又出门退换,货郎也是笑呵呵地照办。买主选定后,货郎就从大线轴上往下捯,在“哗啦啦”的转动声中,把线快速缠到买主带来的线板上。刚才还是光秃秃的木板儿,一会儿工夫就变得鼓鼓囊囊。在小贩生意不忙的时候,他还管用随身带的小工具,给买主平平的木板挖出中间“细腰儿”,这样线缠多了也不会往两边秃噜,最后都弄利落了再按线的长度收钱。在这些奶奶、大妈们的计较中,完美成交之前,小贩最后总是会再让几尺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