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病入络为瘀的刺灸思路【A】
范志勇1 陈利国2
1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广东 南海 528200) 2 暨南大学医学院(广东广州 510632)
摘要:“久病入络为瘀”学说对慢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将从“久病入络”的医学内涵和血瘀证的关系,从刺络放血的机理研究提出 “久病入络为瘀”的刺灸治疗思路,即是采用“阿是灸”结合刺络以通络化瘀,同时温灸以固本。广东省中医院推拿科范志勇
关键词:久病入络 血瘀证 阿是灸 刺络
Therapy of “prolonged illness enters into venation and blood stasis forms” may have an 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to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hronic disease.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eaning of prolonged illness entering into venation and the blood stasis syndrome, the writer bring forward “prolonged illness enters into venation and blood stasis for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cupuncture Treatment. That is to say applying “A Shi” moxibustion" combined with to free collateral and dissipating blood stasis. meanwhile applying warm Moxibustion to consolidate the root。
Keywords: prolonged illness enters into venation;blood stasis syndrome
A Shi” moxibustion;free collateral
“久病入络”说奠定中医络病学的理论基础,“久病入络”目前以中药治疗为主,有关针灸方面的治疗较少,笔者将结合临床的一点体会共同探讨“久病入络为瘀”的刺灸辨治思路,即久病慢性病多为虚实夹杂,治疗时既要补虚又要泻实。
1 络病---久病入络的医学内涵
络病是指各种因素导致络中营卫气血津液运行、输布及渗化失常,最终出现络脉不通的一类病证。病程长,多为慢性迁延性疾病,久延不治,或失治误治,病势入里,累及血络成为络病。叶天士认为“络脉主血”,指出“久病气血推行不利,血络中必有瘀凝”。现代研究认为络病的物质基础包括微动脉、毛细血管等微小血管及其功能调节机构[1]。因此,“久病入络为瘀”可视为患病日久,病邪绵延,侵入血分而导致气血运行不利、微循环障碍的病理改变。
1.1久病入络的理论溯源
“久病入络”源于《内经・素问》曰:“病久入深,营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通”、“久痹不去视其血络”。《东医宝鉴》:“久病日轻夜重便是瘀血”,傅山:“久病不用活血化瘀,何除年深坚固之深疾,破日久闭结之瘀滞”。清代叶天士明确提出“初病在气,久病入络”, 从而奠定了中医络病学的理论基础,后王清任则加以完善为“久病入络为血瘀”,从而形成这一学说[2]。
1.2 久病入络为瘀的机理
久病慢性病是和新病、外感、急性病相对而言,久病通常是指一些缠绵难于治愈的慢性疾病,也包括了一些未能及时治愈的慢性疾病,久病入络致瘀的原因在于,雷氏认为:(1)络脉是邪气由表入里的必经之径,(2)络脉较其他脉络更为细小更易发生淤滞导致渗化失常,从而百病丛生,甚至变生它证,(3)络主血道,为邪气易留之处。所以络脉为病时常常有气郁,血阻等阻滞表现[3]。
2 络病和血瘀证是内涵和外延既有重叠又个次独立的不同病机概念
络病的产生主要是指邪入十五络、孙络、浮络而发生的疾病,其中“络脉痹阻”是络病发生的病理基础,西医学脉络病变主要指中小,微小血管及微循环,络气阻滞导致脉络自稳状态失常,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功能失调和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类似。临床上常有的表现是:疼痛,麻木,出血等。现代有学者从红细胞变形性与久病入络为瘀关系进行研究认为“入络”为入血分,属“毛细血管病变”[2],血瘀是指血液运行迟缓,涩滞不畅,甚至瘀滞不行的病理变化,西医学即和血液流变性异常和微循环障碍有关的病理过程,主要指血液质的改变,如血液黏稠度增高,血栓容易形成等,临床常见疼痛、痛有定处、肌肤甲错、唇、舌、爪甲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脉涩等。两者既有密切联系又分属于不同的病机范畴,两者的重叠部分是指脉络瘀阻[4]。而血瘀证重点反映血液瘀滞、黏稠等状态,但未能完全反映出络脉自身的病变。络病则主要反映络脉的瘀阻和络虚不荣病变状况。久瘀虽能入络,导致络脉瘀阻,但血瘀阻络绝非络病的全部[5]。熟悉以上,无论是久病入络为瘀或久瘀入络我们都能针对性开展治疗。如刺灸作用机理就在于疏通经络、扶正祛邪,对于久病入络为瘀这种正虚和邪实并存的状况尤其有效。
3刺络放血的机理研究
3.1现代机理研究
刺络,现称放血疗法,通过放出少量血液以激发经气、达到治疗疾病的特殊方法,有研究表明:局部血液流动的改变可引起血管内皮细胞的相应变化,刺络放血破坏了局部血管的完整性,引起局部血流改变,可能通过影响血流剪应力而产生调节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而这一变化是活化内皮细胞的首要因素,活化的内皮细胞可引起复杂的生理病理效应引起血管平滑肌细胞复杂的信号转导变化,产生细胞内、细胞间及血管局部和整体的调节反应[6]。有学者认为:每一个腧穴与微血管的关系研究表明腧穴的实质是具有特异性舒缩频率的微循环单元,可以这么说,穴位的刺激可提高微血管自律运动的振幅,增加穴区的血流速度[7-8],因此每一个穴位都可以进行刺络放血。许多科学研究证实刺络具有补虚扶正、保健防病的作用,刺络放血可调动人体免疫防御机能,对血管及血液成分产生积极的影响,也对神经肌肉产生良性刺激[9]。
3.2刺络亦有补虚的特点:
对于实证,尤其是存在瘀血时,刺络放血效果良好,目前多数临床医家认为刺络放血主要治疗实证,而将虚证列于禁忌,有部分学者认为其实不然,从古代文献上来看《素问・血气形志》云:“凡治病先去其血 ……然后泻有余补不足。”张从正在《儒门事亲・卷一・目疾头风出血最急说》中谓:“出血者,乃所以养血也。”提出了出血以养血,实指出虚证亦可为刺血疗法的治疗范围,有资料研究证明刺络放血具有促进造血机能,改善微循环等作用,激发机体自身的抗病防病,刺络放血有助于分泌各种消化酶,有助于改善脾胃虚弱引起的厌食、消化不良等,还具有脑保护作用,刺络放血的泻实补虚作用是通过调动机体自身的能量而发挥补虚扶正、保健防病的功效[10]。刺络补虚关键在于掌握一定的刺激量和刺激介入的时间。刺络是一种刺激方法,放出少量血液只是一种伴随状况,放血不是主要目的。因此,刺络补虚时,刺中络脉即可,可采用点刺使之充血或微见血痕,或放出少量血液,避免“刺郄中大脉,令人仆脱色”(《素问・刺禁论》) 。同时又利用络脉的刺激达到激发机体提高抗病能力的目的。
4 刺灸治疗思路
4.1治疗思路的理论溯源
有学者[3]认为络病的病机大要可用四字概括,即“滞、虚、毒、伤”。尽管络病有有不同类型,而“瘀阻”是它们的共同病机, “久病入络”的论点揭示了多种病证发展的总趋势之一,表明各种病证发展到一定阶段均存在络脉病变,是许多慢性常见病的基础病变和共同归路,也是多种病证在“入络”阶段异病同治的病理基础,这就是络病的实质所在,对于久病入络的治疗思路源于《灵枢・小针解》云:“宛陈则除之者,去血脉也”,络病的产生在于络脉痹阻不通,故治疗时就应以通络祛瘀为原则。“菀”通“宛”,王冰注“菀,积也;陈,久也;除,去也。言络脉之中血积而久者,针刺而除去之也”[11]。久病慢性病多虚实夹杂,治疗时抓住“久和络及瘀”,既要补虚又要泻实,治疗时既要通络活血化瘀,又要补虚固本。刺灸治疗的思路即是,采用“阿是灸”和刺血以通络化瘀,温灸以补虚固本。
4.2临床上的具体运用特点
众所周知灸法治病起到温经散寒,消瘀散结的目的,刺灸治疗时找准施术部位采用“阿是灸”结合刺络放血,往往对一些慢性病起到良好效果。“阿是灸”由笔者自创(阿是灸运用的目的是为了下一步的了刺络放血创造条件,即在施术部位进行灸治后,使施术部位血流加速,血管充盈后再刺络放血以达到治疗目的),施灸后往往使皮下的血流量增加[12],此时可以迅速运用刺络放血疗法。如具体在治疗慢性腰腿痛时往往会遇到这么个情况,在肘窝或委中放血时常常遇到点刺后出血量达不到治疗目的,尤其是在冬天或遇到年纪较大的人,这时先在施术部位采取电针疗法以松解周围紧张肌肉,后在施术部位艾灸(即“阿是灸”),可使放血顺利,后在足三里、神阙、关元、气海实施温灸以固本。这种艾灸和刺络结合的方法使得补泻结合。关于刺络和温灸的时间和量是施术重点,即是温灸时间宜长,而刺络时间宜短,温灸的量较大,而刺络放血的量宜少。无论是刺络放血或是灸法,还是两者的组合使用只要运用得当,它就起到双向调节作用。
参考文献:
[1]周水平,仝小林,徐远.络病的基本概念与病理特点探析[J].Chinese Archiv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02, 20(6):724--726
[2]毛秉豫.红细胞变形性与久病入络为瘀关系探要[J].Chinese Archiv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02,20(5):688
[3]雷燕.络病的病机和临床特征[J]. 中国中医药报,2004,09-23
[4]吴以岭.络病学[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北京,2006:58-60
[5]刘兰印,杨慧萍.血瘀证从络论治探析[J].Chinese Journal of Information on TCM,2005,12(6):94
[6]Hunt BJ Jurd KM著,周福德译.内皮细胞活化―核心的病理生理过程[J].
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1992,2(1):10
[7]徐斌.刺络放血疗法的血管生物学基础[J].中国临床康复,2004,8(24):5126-5127
[8]穆祥,段惠琴,陈武,等.腧穴实质与微血管相关的生理学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7(12):47-52
[9]李晓泓.论刺络补虚[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22(1):73-74
[10]王雪争,郭义,刘庆华.刺络放血疗法治疗虚证之我见[J].针灸临床杂志,2009,25(2):6-8
[11]杨华森,吴洪文,钟枢才.简明中医字典[M].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1985: 317
[12]田和宗德.不同施灸壮数对血流的影响[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3,25(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