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真正聪明的人顺天时,相地利,安人和

曾国藩博览群书,涉猎文献颇多,作为晚清名臣,不仅仅是位极人臣,更是在为人处世上颇有建树,以至于后世许多人推崇曾国藩的做人做事原则。

曾国藩曾说:“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所以,真正聪明的人会顺天时,相地利,安人和。

一、 顺 天 时

《易经》中讲:“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意思是说,君子要遏制邪恶,显扬善德,顺从上天所赋予的美好使命。所谓顺天时,就是要顺天而为,当时机成熟时,要能抓住机遇。

从28岁考中进士到37岁,十年间,曾国藩七次升迁。照这种形势发展下去,如果国家没有什么意外,他自己也没什么意外的话,大概再过十多年,他封侯拜相没有任何问题,可意外还是发生了。朝廷遇到的大事是太平天国起义,曾国藩遇到的意外是母亲去世。

咸丰二年,太平军冲出广西,向江南进军,东南各省陷入战乱之中,为了配合正规部队的作战,朝廷在江南各省任命了43位团练大臣。当时在湖南为母亲奔丧的曾国藩是第一个被任命的,接下来还任命了42个,43个团练大臣,在后来死的死走的走,几乎都没有办成什么事,唯一一个成就一番大业的就是曾国藩。

他能成就大事最主要的原因是他看准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时机,组建了一支乱世中的重要力量——军队。

本来,朝廷命曾国藩做团练大臣,并没有让他办军队,因为军队一向掌握在朝廷手里,从古至今概莫能外,何况那个时候的统治者是满族人,绝对不允许一个汉族官员在地方上建立军队。

曾国藩非常清楚此事的风险,但他看清了,在乱世如果真正要做事,要成就事,就必须有一支军队。所以曾国藩用了一招打擦边球的方法:他以组织团练的名义招募人手,而事实上这些所谓的团练最初的就按照军队编制,这支军队成了曾国藩日后成就大事的根本力量。

机遇可遇而不可求,它迅捷出现,也很快消失,它偶尔成型却很难复制。能否抓住机遇,关键在于能否审势,能否顺应天时。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之道在于自强,顺应天时的关键也在于平时自身实力的积累和培养,正所谓“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当你有了足够的积淀,才能在机遇来临时把握住,这才是顺天时真正的奥义所在。

曾国藩故居

二、相 地 利

人们常把地利理解成战略上的有利地势。其实地也非专指对应天的地。地是德,物承之。上古天道,天地化文;道循天规,德能地善。所以,相地利最好的方法就是修心立德。

在曾国藩看来,有德而无才,不过是一个粗汉,有才却无德,则会变成一个恶人,才学、聪明失去良好品德的驾驭,会变成一只猛兽。

曾国藩曾说:“吾人只有敬德、修业两事靠得住。此二者由我作主,得尺则我之尺也,得寸则我之寸也。今日进一分德,便算积了一升谷。至于功名富贵,悉由命定,丝毫不能作主。”所以曾国藩平生都以“敬德修业”为标尺要求自己。

曾国藩一生清正廉洁、克己唯严,长期身在军旅,他经手的银钱何止千百万,但却“誓不以军中一钱寄家用”,其妻在家中手中竟没有零钱可支配,家中杀一只鸡炼出来的油都可供全家吃三天。

他在北京的寓所只有两样东西,一是书籍,一是衣服,清贫到如此地步。曾国藩表示,将来罢官以后,除了适合夫人穿的衣服外,剩下的都与兄弟五人平分。所有的书籍,则一律收藏于利见斋中,无论兄弟还是后辈都不得私自拿走一本。除了这两样东西,曾国藩决心不再保留任何东西,他认为这才是真正的财富。他告诉儿子:“余服官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习气,饮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风,极俭也可,略丰也可,太丰则吾不敢也。”

在用人上,曾国藩也坚持“德在才前”。江忠源为人讲信义,在参加会试期间曾两次护送友人灵柩回原籍,千里跋涉,善始善终。咸丰帝登基后,诏令部院九卿举荐贤才,时任礼部左侍郎的曾国藩举荐了江忠源。

金安清非常有才,理财能力极强,但“心术不正”,他想进入曾国藩的幕僚,借助曾国藩的力量达到自己敛财升官的目的。据传金安清曾七次求见曾国藩,曾国藩七次拒而不见。

人生路上,品德比才能更靠得住,“德者才之王,才者德之奴”,倘若品德不过关,底子打得不好,不管之后获得多大的成就,都会有塌的那一天。

三、安 人 和

曾国藩认为,欲成大事,先得人和;欲得人和,则要宽以待人,不可求全责备。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人们的尊敬与拥戴,被宽容的人才会以德报德。

每个人都有缺点与不足,人无完人,如果过于刻苛要求他人,就没有朋友,也无人可以为己所用,也即“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所以,曾国藩提倡“恕”,不仅要容人之短,甚至可以接受旁人不可容忍之事。视人为友则心宽气顺,能容难容之事者必有过人之处。

曾国藩为人拙诚,语言迟讷,而左宗棠恃才傲物,语言尖锐,二人的性格反差很大。他们二人虽非同僚,却同在湖南,但是经常意见不一致,多起分歧,摩擦之事偶有发生。

曾国藩书法

左宗棠瞧不起曾国藩不懂经济学问,嘲讽道:“藩侯当国,问他经济又何曾”。咸丰七年二月,曾国藩父亲病逝,曾国藩闻讯立即从江西瑞州营中返乡。左宗棠大肆批评曾国藩不待君命,舍军奔丧的做法,将曾国藩陷入非常被动的境地。

但曾国藩认为左宗棠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对他始终有赞扬、无贬词,甚至说:“横览七十二州,更无才出其右者”,并不遗余力地向清廷举荐左宗棠,才让左宗棠有了实现自己抱负的机会。

因为曾国藩雅量大度的为人,使其纵横官场几十年,声名大噪,被誉为“完人”。欲成大业者,胸襟坦荡、大度宽容,这不仅是一种人格魅力的体现,也可以获得他人的支持和真诚相助,正所谓“多一个朋友多条路,多一个敌人多堵墙。”

所以,懂得顺天时,相地利,安人和的人,才是真正聪明的人。

愿看此文者,皆梦想成真
愿转此文者,皆圆满自性
愿赞此文者,皆幸福人生
全体中华儿女携起手来!
“大兴学习风、传播正能量、树立民族魂、实现中国梦”
重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您的一次小小转发分享,

足以点燃许多人的内在之光!

无大志不成大事,
无大愿不成大业,
大志大愿成就千古伟业!

如果你的使命是为民族复兴而来

如果你的志向是为民族担当而来

如果你的声音是为众生呐喊而来

我邀请你一起为中华智慧代言

共同推进民族伟大复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