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6篇  写在红山之前——生命的起源与延续5

(续)中国神话中的许多怪物,也是由形象的增殖变形而产生的。蛇的意象在中国古代比之希腊出现得多,在性质上也更原始。我们仅就《山海经》一书便可以看到许多蛇的材料:《西山经》称诸次之山,“是山也,多木无草,鸟兽莫居,是多众蛇”。多蛇的诸次之山一片荒凉,连鸟兽也不住在这儿,从“多木无草”四字上可见这儿大约是一片森林,和这种丝毫未人化状态相一致的,自多怪蛇和大蛇了。“猿翼之山”、“崌山”和“洹山”为“多怪蛇”之山。“大咸之山”则“有蛇名曰长蛇,其毛如彘豪,其音如鼓柝(tuo)。”郭璞注云:“说者云长百寻。今腹蛇色似艾绶文,文间有毛如猪鬐,此其类也。”而“錞(chún【名】古代乐器名。青铜制,形如圆筒,上大下小,顶上多为虎形钮,可悬挂,以物击之而鸣。常与鼓配合,用于战争中指挥进退。盛行于东周至汉代)于毋逢之山”,“有大蛇,赤首白身,其音如牛,见则其邑大旱”。其他如“多怪兽”的“禹槀(gao)之山”、“无草木”的“耿山”和“碧山”,也都多“大蛇”。
大蛇的意象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十分突出:《山海经·大荒南经》云:“黑水之前,有玄蛇,食麈(zhǔ古书上说的一种鹿一类的动物,尾巴可以当作拂尘。)。”“有巫山者,西有黄鸟。帝药,八斋。黄鸟于巫山,司此玄蛇。”《大荒北经》亦云:“大人之国”,“有大青蛇,黄头,食麈。”麈,《埤雅·释兽》云:“似鹿而大”,食麈之蛇,该是巨蟒了。食象的巴蛇,则为大蛇意象的极度夸张。《山海经?海内南经》云:“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君子服之,无心腹之疾。其为蛇青黄赤黑。一曰黑蛇青首,在犀牛西。”《海内经》中的“朱卷之国”,亦有“食象”的青首黑蛇,郭璞注云:“即蛇也。”这样一个夸大的蛇意象,使后世的屈原感到难以理解:“一蛇吞象,厥大何如?”
如果说这些怪蛇、大蛇还仅是自然物的写照或夸张,则“肥遗”、“鸣蛇”、“化蛇”“飞蛇”,便是一些人们幻构的图像了:一首两身的肥遗蛇,出自“浑夕之山”和“彭 之山”。“其状如蛇而四翼,其音如磬”的“鸣蛇”,不仅“鲜山”有,而且“帝囷(qūn古代一种圆形谷仓)之山”也有。化蛇的图像比鸣蛇更复 杂:“其状如人面而豺身,鸟翼而蛇行,其音如叱呼。”而《中山经》“柴桑之山”的“飞蛇”,便是螣蛇:一种乘雾而飞的蛇。《韩非子·十过》篇云:“昔者黄帝合鬼神于泰山之上,……腾蛇伏地。”腾蛇即螣蛇。黄帝合鬼神在西泰山上,而腾蛇亦在,明其有神性也。
蛇的意象从自然原形向幻构图像的演化,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而造成的,现在也难以知晓了,但还可以有些蠡测。
希腊神话中蛇的形象最为基本的含义是大地,而中国神话中蛇形象则以荒莽之山为其基本含义。
黑格尔说:“象征在本质上是双关的或模棱两可的。”“既然是象征,它也就不能完全和意义相吻合。”
蛇的形象不仅可以同时表达男女阴阳之两极,而且还可用以兼指善恶两方。
在中国神话中,后羿的神话便是一个原有意义有所流失、断裂,而新的意义则又有所附加、增益的典型例子。

X
在以比德为美的先秦时期,龙蛇被比喻为君子之德。《仪礼·乡射礼》郑玄云:“蛇龙,君子类也。”《庄子·天运》篇云:“孔子见老聃(dan老聃,即老子)归,三日不谈。弟子问曰:‘夫子见老聃,亦将何规哉?”孔子曰:‘吾乃今于是乎见龙!龙,合而成体,散而成章,乘气而养乎阴阳。矛口张而不能嗋(xié),矛又何规老聃哉!“孔子拟老聃为龙,此龙既养乎阴阳,似是以大蛇意象为其渊源的,但其灵变多化则比德了智者的深邃难识。《离骚》云:“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王逸《章句》云:“言我驾飞龙,乘明智之兽、象玉之车,文章杂错;以言已德似龙、玉,而世莫之识也。”这儿所谓“飞龙”,自是飞蛇意象的演化,却又以智兽比美君子,在先秦,灵变有章的龙之象,同智者难测之意,又正是相为表里的。
在汉代,龙的意象十分突出,并且表现了相当丰富的历史沉积。马王堆“T”形帛画上龙占的画面最大,总共画有六条:人首蛇身的神居于最上部的中央,蛇身自相环绕。其“自环”之状,乃承之于《山海经》所载之远古形象。日乌与月蟾的下方各有一条相对的龙,华盖下方,有两条穿壁互幡的龙,这四条龙都是画蛇而添了足的。左上方一条有翼,大约是飞蛇、化蛇一类,亦或是如王逸在《天问》注中所谓“有翼曰应龙”之“应龙”。画幅下部力士脚踏双鳌,一赤蛇穿胯而过,头尾与幡龙相钩连。“赤蛇”在《山海经》中屡见为神所践。从保持爬行动物原态的赤蛇,到就动物形状而增殖变形了的有爪或有翼之蛇,再到人兽杂糅的神形,正是蛇龙意象发展的一个大致的历程。在汉人的观念中,这一切却相互并陈而层积为一幅由下而上的画面。
这种画面,其实正是一种意象图式。它以一种直观的图景,来表达汉人以三界观念为基础的一整套关于生前享受、死后升天的生活哲学。那多种多样的动物形象和人的形象相穿插,展开为一个错综纷纭的带有浓重巫术意味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动物仍比人多。当然,这些已然有所精致化了的动物,是围绕着人并为人的升天而服务的;但那多量动物的赫然触目,及其夭蹇(jiǎn)连偃的姿态所表达出来的一种活力和动势,不由人不联想到一个十分久远的历史传承。在那个久远的历史中,所采用的正是意象图式的表达方式;马王堆汉墓“T”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