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1 脑科学日报| Nature:“伴侣”蛋白的恢复可以预防阿尔茨海默病斑块形成

第1124期   脑科学日报

2021年8月31日

科  学  时  讯

1,香港大学宋又强团队揭示阿尔茨海默病的新潜在治疗靶点
来源:小柯生命
β淀粉样蛋白(Aβ)斑块和过度磷酸化的 tau 形成神经原纤维缠结(NFT)是阿尔茨海默病的两个标志性病理特征。连接β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的分子途径仍不清楚。近日香港大学宋又强博士团队在Brain 上发表了研究论文。
研究发现Pax6, 一个在神经发育中的重要转录因子, 在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模型和病人大脑中表达升高。在AD神经元模型中,Pax6表达的下调可以减少β淀粉样蛋白诱导的神经元死亡,此外,Pax6有助于介导β淀粉样蛋白对tau蛋白磷酸化的影响,揭示了阿尔茨海默病的新潜在治疗靶点。
阅读连接:
香港大学宋又强团队揭示阿尔茨海默病的新潜在治疗靶点
2,神经炎症促发阿尔茨海默病?新研究首次在活人大脑中找到证据!
来源:学术经纬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中的神经炎症程度高于健康老年人
神经炎症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的一大特征。其中一个重要的标志是,驻守在脑中的免疫细胞——小胶质细胞,呈现出被激活的状态。《自然-医学》杂志近日发表了一项有关阿尔茨海默病的新研究,提出神经炎症是导致大脑中关键病理性蛋白扩散并驱动认知障碍发展的主要因素。
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实时成像,首次从在世患者的大脑中找到证据,表明神经炎症并不止是疾病进展的后果,而是疾病发展的关键上游机制。这项研究进一步在人的大脑中检验了小胶质细胞的活化与tau蛋白在整个大脑皮层中扩散以及发生认知障碍的关系。
阅读链接:
神经炎症促发阿尔茨海默病?新研究首次在活人大脑中找到证据!
3,杨小鲁Nature发文:“伴侣”蛋白的恢复可以防止阿尔茨海默病斑块形成!
来源:生物通

DAXX(顶部红色)阻止与癌症(底部深绿色)相关的突变p53蛋白在细胞中聚集

近日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Nature 上发表文章,首次分析了恢复DAXX蛋白质和一大批类似蛋白质的水平,可以防止已知的导致阿尔茨海默病和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异常蛋白质的错误折叠,以及导致癌症的某些突变。这一发现可能导致新的靶向方法,从而恢复旨在控制关键蛋白质并预防疾病的生物系统。
阅读链接:
杨小鲁Nature发文:“伴侣”蛋白的恢复可以防止阿尔茨海默病斑块形成!
4,STTT | 同济大学等多单位合作,高正良/韩欣欣发现c-Myc在神经干细胞的静止和激活中的关键作用
来源:iNature
通过与 GFAP(绿色)/Sox2(白色)/Ki67(绿色)和 DAPI(蓝色)共染色,确认 NSC 和祖细胞区室中的 c-Myc 表达(红色)
在成人大脑中,从神经干细胞(NSC)静止到激活的过渡是神经再生的调节焦点,过渡中的失调会导致大脑疾病。在此过渡期间,细胞周期状态和代谢(包括线粒体)进行广泛的重编程。对这种全面变化的深刻理解是全面了解生理学的先决条件,可能有助于抗击疾病。然而,协调其时空规则的机制仍然是一个鲜为人知的主题。
近日,同济大学高正良及复旦大学韩欣欣共同通讯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在线发表了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协调代谢重编程(例如线粒体重塑)与细胞周期状态,揭示了c-Myc在NSC静止和激活稳态中的核心作用。该研究还举例说明了如何利用体外建模来全面了解静止和激活如何通过主细胞周期和代谢控制器(如c-Myc)协调。对转变及其动力学的系统理解将有助于揭示神经再生疗法的新策略。
阅读链接:
STTT | 同济大学等多单位合作,高正良/韩欣欣发现c-Myc在神经干细胞的静止和激活中的关键作用
5,科研成果 | 脑电数据的多变量模式可预测慈善捐赠数额
来源:深圳大学师范学院心理学院
慈善捐赠是常见的亲社会行为,以往研究发现捐赠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纯粹利他动机和非纯粹利他动机等。慈善捐赠作为一种决策行为,受到主观价值计算的影响,以往功能磁共振成像的研究发现腹侧前额叶皮质(VMPFC)参与了整合多种信息、进行价值计算从而做出决策。
李鹏副教授课题组近期发表在NeuroImage 的论文探讨了慈善捐赠决策中脑电数据的多变量模式分析。研究表明被试在诱发情绪状态的影响下整合捐赠对象的信息,为后续的决策行为做准备。在情绪图片诱发阶段早至200ms的脑电活动就能预测被试的捐赠数额;慈善机构提示刺激诱发的脑电同样可以预测捐赠数额。脑电的多变量时空信息能够反映这些过程。
阅读链接:
科研成果 | 脑电数据的多变量模式可预测慈善捐赠数额
6,这个测试能等同于一种确定失智症风险的方法吗?
来源:阿尔茨海默病
在失智症风险测试中,显示出不太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吸烟、高血压和不良饮食)的人,可能还会出现以下情况:思维能力测试得分较低,脑部扫描出现更多变化,认知障碍风险较高。这是根据近日发表在美国神经病学学会医学期刊Neurology 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得出的结论。研究还发现,在男性中,测试分数与记忆力差和大脑萎缩的标志物有关。
这是一项名为“大脑健康生活方式”(Lifestyle for Brain Health,LIBRA)的测试。研究人员认为,LIBRA评分可能有助于更早地识别出患失智症风险更高的人,从而可以更早地解决潜在的生活方式因素,并对其进行更密切的监测。我们的研究发现,很大一部分大脑变化可能是由可以改变的风险因素造成的。
阅读链接:
这个测试能等同于一种确定失智症风险的方法吗?
7,“学到老,活到老?”研究发现:平均每天阅读30分钟,能多活2年!
来源:生物谷
“活到老,学到老。”这句朗朗上口的俗语出自于“雅典第一诗人”梭伦之口。近日一篇由耶鲁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发表在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上的文章发现,长达12年的研究数据表明读书有助于更长寿。当你平均每天阅读30分钟的书籍,就有机会多活2年。
研究者认为“深度阅读”能使读者身临其境,对外面的世界能够更好的认知,以及书籍可以提高人的社会感知和情商等。爱好阅读的人的这些认知过程促进更高的存活率。
阅读链接:
“学到老,活到老?”研究发现:平均每天阅读30分钟,能多活2年!
8,速递 | 显著改善帕金森病患者运动症状,新型缓释疗法3期临床结果积极
来源:药明康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