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琬在汉中守了六年,打算从水路伐魏,可身体又不允许了!

刘禅想的是挺好,辽东公孙渊反抗曹魏,魏国内部多少会受到影响,可没想到的是,魏明帝派出了能干的司马懿,花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在不影响魏国内部的前提下,平定了辽东,那么蜀国北伐的良机也就没有出现。

虽说公元238年蜀国没有大军北伐,可蒋琬也根据刘禅的指示做出了行动,他同前任诸葛亮一样,离开了成都,亲自来到汉中驻军,就是为了日后北伐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可此时蜀魏两国的对比形势已经不比从前了,经过了这些年的发展,魏国明显是越来越强,蜀国经过前期诸葛亮的五次北伐,国力消耗了不少,还有一点,蒋琬跟诸葛亮比起来,那还是有些差距的,诸葛亮还在草庐种地的时候,胸中就已经有了天下各处进军的路线图了,蒋琬跟他比还算是后知后觉的人。

对于自己跟诸葛亮的差距,相信蒋琬心里比我们还要清楚,所以他采取完全不同的对魏态度。蒋琬主动出击的次数不是很多,就是有那么几次让姜维率领一部分人马向西北方进军,算是做出了一种进攻的态度,可是目的性不强,收获也不大。蒋琬在驻守汉中的那些年里,主要还是摆出了防御的架势,收效也是比较明显,魏军也不敢主动前来进攻。

很多人看到蒋琬防御多进攻少,就以为他缺乏进取心,没有打算延续诸葛亮北伐的遗愿,其实并不是这样的,经过了多年的研究和思考,蒋琬打算走一条跟诸葛亮不同的北伐之路。

蒋琬认为,诸葛亮前后五次北伐,基本都是走陆路,从秦川出兵,那条路非常不好走,进军和退军都很不方便,北伐没有成功,这是一个很大的原因。蒋琬就转变了一下思路,他觉得可以考虑一下水路,蜀军可以沿着汉水、沔水向东而行,去袭击魏国的魏兴和上庸两个郡。

主意拿定以后,蒋琬就开始行动了,他命令属下建造了很多船只,打算从水路向东讨伐魏国。可事情偏偏不凑巧,就在大军还没出发的时候,蒋琬生病了,还病的挺严重,这出兵的事情就给耽搁了下来。

本来啊,蒋琬打算出兵之前,蜀国内部的很多人就不认可他这个做法,觉得人家诸葛亮没有从水路进攻,那是有考虑的,主要是水路出兵这个事情,出发的时候很容易,不管是装载士兵还是运输粮草,船的容量都足够大,可万一出兵不利,你也要是想从水路撤退,那就麻烦了,实在不是一个好办法。

如果蒋琬这次不生病,以刘禅对他的信任,以及他个人权力控制的范围,水路出兵伐魏基本上能成为事实,现在蒋琬生病了,事情耽搁了,朝廷里的反对声音就越来越大了,最后刘禅也没了主意,他派出了尚书令费祎和中监军姜维赶到汉中,去劝蒋琬打消水路出兵的念头。

这时候是公元244年,蒋琬感觉自己的身体已经不大好了,不太可能完成率军水路东进的计划,就抱病给刘禅上书一封。大概意思如下。

自从我奉命来驻守汉中,前后已经有六年了。作为君主厚望的臣子,恢复汉室天下,是我应该尽到的义务,可我这个人天资愚钝,身体又一直不好,所以事情到现在都没有进展,我心里十分惭愧,寝食不安。

现在曹魏占据了广阔的地盘,而且经营多年,想一下子把他们击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我们能同吴国齐心合力,形成掎角之势来一起发力,还是有希望的,就算不能迅速把魏国吞并,也可也慢慢的蚕食它的地盘。可这几年吴国有点犹豫,每次想跟他们约定出兵,最后都得不到一个明确的答复,所以这条路,不太好走了。

我之前同费祎等人商议,既然吴国靠不住,那就要自力更生另谋良策了。西部的凉州一带,地势十分险要,那里的羌胡人对汉室还是有感情的,没有死心塌地的依附魏国。之前我们发兵攻打羌地,就赶走了魏国的将军郭淮,根据目前的形势分析,占据凉州应该是头等大事。

所以任命了姜维为凉州刺史,把凉州作为前方根据地,以后姜维率兵从西北出发,攻击魏国的河右一带,我可以统军在后方作为他的支援保障。涪县那个地方交通十分方便,水路、陆路四通八达,哪里有紧急情况都能很快赶到,我就去涪县驻军好了。

上书给刘禅之后,蒋琬就开始进驻涪县,在这前一年,姜维就已经升任为镇西大将军,外加凉州刺史,为日后讨伐魏国,做积极的准备。

《秦汉三国五百年》第一部,从秦始皇一统天下到汉武帝登基!

《秦汉三国五百年》第二部,汉武帝绚烂夺目的一生!

《秦汉三国五百年》第三部,从霍光到王莽,两代权臣下的西汉!

《秦汉三国五百年》第四部,汉光武帝刘秀的开国之路!

《秦汉三国五百年》第五部,从汉明帝到黄巾军起义!

《秦汉三国五百年》第六部,从黄巾军起义到官渡之战!

《秦汉三国五百年》第七部,从官渡之战到曹丕、刘备称帝!

《秦汉三国五百年》第八部,从曹丕、刘备称帝到司马懿掌控魏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