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想太多,我们努力工作,就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不知道怎么回事,现在网络上都是宣扬家长一定要好好陪孩子的文章。什么“你不陪他作业,谁来陪他作业?你自己都不管,那还有谁来管?”,什么“你现在不陪他,一转眼他就长大了。”什么“你现在一辈子挣的钱,孩子一年就挣到了!”言下之意甚至是要我们放下工作,好好陪孩子似的。好像不这样,就是没有资格做父母似的。弄得很多努力工作,缺乏时间陪孩子的家长,觉得很对不起自己孩子。也弄得很多孩子,把自己学习上的不如意,不努力,都归咎于家长没有好好陪他。
以前我写过一篇孩子,爸爸妈妈不是不想陪你,而是有时候真的陪不起!
我的看法一直是,我们努力工作,就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孩子成长过程中,四种人对他们影响最大,父母、老师、伙伴、偶像。而结交什么样的伙伴,崇拜什么样的偶像,又间接受着家长和老师的影响。家长老师的言行举止和通过言行举止透露的三观,就是孩子成长的“外部环境”。一个自己不好好工作的家长,就是花再多时间陪孩子也不见得能培育出多么出色的孩子,就像一个自己不好好教书的老师,要学生好好学习一样缺乏说服力。
孩子有样学样,父母是孩子最早的榜样。
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家长的教育能力与他的社会阅历、视野、眼界、见识、价值观等紧密相关。而工作是增长一个人社会阅历、视野、眼界、见识和形成价值观最好最直接的方式。因此,很多时候,家长的视野、见识、工作能力和工作成就,可以直接转化成对孩子的教育能力。
所谓拼爹拼娘,拼的最终也是这一点。
当然,家长孩子之间,必要的交流是不可少的。什么样的交流对孩子触动最大,效果最好?
很多家长与孩子的交流,就是问孩子的学习,每次开口就是,作业完成没有,这次考了几分,班里第几名?
有一种更好的交流方式,那就是谈谈自己的工作,自己工作的社会意义、自己的职业操守、敬业精神、工作态度,工作业绩、工作带来的成就感、幸福感,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和解决方式、工作中的无奈、困惑,甚至工作中的委屈都可以与孩子说说。
这个话题,孩子们特感兴趣。它既可以让孩子更了解我们,也可以让孩子更早地“接触”社会;既可以加深亲子之情,也可以让孩子更早地明白世事艰难,更深地认识到学习的意义。
以前有句老话叫“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那是因为穷人的孩子更早地了解世事的艰难,生存的不易。其实更进一步地看,能不能“早当家”,跟穷和富没有直接关系。有关系的是,孩子的责任感。准确地说应该是,有责任感的孩子早当家,有能力的孩子当好家。
责任感,是孩子学习最好的精神动力之一。
而跟孩子多谈谈自己工作上的事,是培养孩子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感的最好方式。
跟孩子谈谈工作上的事,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增加孩子写作的材料储备。孩子写文章,一大难点,就是没有东西写。比如写自己父母亲,这应该是再熟悉不过的题材了吧,还是没有东西写!写来写去就是父母很早起来做早餐,一天两次接送我,生病带我上医院,考砸了怎么安慰我之类。有一次,我说,你们这写的都是父母的“共性”,天下父母基本如此。我这次要求你们写父母的“个性”,写工作状态下的父母,从他们的工作细节,工作态度,展现他们的工作意义和个性精神。有孩子说,我都不知道我爸妈是干什么的!我说,这太过分了吧?除了父母的工作是涉及国家机密或是不好意思说的之外,都去“采访”一下父母,有可能的话,去“见习”一下父母的工作。
这篇作文,是孩子们所有同类作文中最好的一篇。内容之丰富,情感之深刻,都是无可比拟的。同时,还有一个小小的发现:父母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和工作成就,与孩子的学业成绩紧密相关。
学业有成的孩子,大都出自事业有成的家庭!
仅仅“陪”孩子是不够的,这个“陪”不如那个“培”,用“耳朵”陪用嘴巴陪用眼睛陪,都不如给孩子提供自我成长的“土壤”,就是这个“培”!
父母的努力工作是孩子学习成长最好的土壤——既提供物质基础,也供给精神力量!
学习,为了成就一个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