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这一点,孩子一定不会再咳嗽
我家孩子快7岁,基本没有咳嗽过,因为他从小到大容易积食,所以我对他的饮食特别重视。而饮食不好与咳嗽又有着非常大的关系,后面中医部分会提到,所以饮食照顾的好,孩子一定不会经常咳嗽。我最早是用冀连梅的书中关于咳嗽用药提到的非处方药,乙酰半胱氨酸颗粒(富露施)来化痰,因为我家孩子咳嗽不是干咳,而是感冒后的带痰的咳嗽。具体效果我也不太清楚,因为我家孩子每次咳嗽并不严重,属于不喝这种药也能自己好,当然后来学了中医治本,我觉得控制饮食的作用更大。西医还有一种说法:如果是感冒时候的夜间咳嗽,是鼻涕倒流引起的,这个我一般用海水盐鼻腔喷雾器,把鼻涕的问题处理好,外加控制饮食,也能调整过来。以前我家孩子咳嗽,我注重饮食就调整过来了,从来没有为咳嗽烦恼过,就是知道应该这么做。上次看到群里有宝妈问咳嗽吃什么药,我只是觉得说要控制饮食,具体就有点答不上来,了解下面的这部分内容就会全部弄明白了。以下内容是我从徐文兵的书上看到的,个人觉得把原因说的特别透彻。事实上,咳和嗽虽然经常连起来说,却是属于两个概念。先来说咳,当遇到外部污浊的空气或者冷空气,气管内痰液分泌增多,这时候气管、支气管通过大幅度逆向运动,来排出气体或黏液,这种反应是咳。什么是嗽呢?很多人在吃饭以后就会不停地吐痰,原因就在于吃得过多,或消化能力相对太差。也就是胃里有痰上来糊嗓子,影响发声。简单地说,咳是气管振动,排出浊气和痰,而嗽是食管振动,同样排出痰浊黏液。金元时期的中医名家刘河间说过:“咳是肺气伤而不清也,嗽是脾湿动而为痰也。”咳嗽有密切的联系。从治病求本的角度讲,脾土生肺金,如果人痰涎过多,不停地咳的时候,一定要切断源头,从提高消化功能、治疗脾胃入手。(1)治咳要分清顺逆,因势利导,助肺排痰,不能一味止咳、镇咳。从促进排痰的角度来讲,中医多使用辛味药物宣发肺气,比如桔梗,麻黄,薄荷。碰上干咳,燥咳甚至咯血的时候,多使用一些清凉滋润的药物,比如麦门冬,北沙参,天门冬,西西洋参,桑叶,山药等。如果孩子的脾胃功能比较差,消化不了阴寒属性的中药的话,还需要先健脾再治咳。这就是为什么慢性咳,特别是干咳治疗周期很长的缘故。尽量不要用抑制中枢神经的止咳药,这些药物和止痛药一样,不是解除病痛而是让人感觉不到病痛。吃完了不咳了,但是病根并没有解决,很容易复发。反复使用,还会让人成瘾。(2)咳是肺气上逆,嗽是食气上逆。治疗嗽的关键在于节饮食、消积滞,控制饮食摄入的速度也是很关键的,也就是细嚼慢咽,好消化。我平时给孩子用到的消积食的药就是保和颗粒,然后是大山楂丸。保和颗粒含有的成份多一些,主要还是有导滞的作用,如果积食不是太严重,其实大山楂丸就可以了。大山楂丸是药食同源的药,感觉孩子有点积食了,给孩子嚼一颗,就像吃糖块一样,也很方便。可能咱们并不是专业的中医,分不清孩子是咳还是嗽,该用什么药。但是我觉得最最根本的是平时细心观察孩子,孩子稍微有点积食倾向,就给孩子牛奶、水果、肉、鸡蛋断掉,清淡饮食,孩子一定不会发展到咳嗽严重要用药的地步。这才是中医治未病的最高境界,把疾病控制在萌芽阶段。我能给孩子做到,你一定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