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咨:机辩捷对,奉使称意
寄声万里心绸缪,莫道异趣无相求。开篇依然要提醒大家出行的时候要做好防护工作呀。古时候各势力之间常有使者往来,史书中会记载些表现出众者的事迹。比如本篇要谈及赵咨,字德度。
赵咨是荆州南阳人,南阳郡作为汉末三国时期人口较多的一个郡,也是曾经的帝乡,这里走出了为数众多人才俊彦,有着阴氏、邓氏这样的豪族。汉末舞台上有众多南阳人在史书中留名,之前的文章中也已经列过这一时期南阳人的名单了,赵咨也是其中之一。
此外,魏国那边还有个与司马朗同县的河内人赵咨,两者只是同名但表字并不同,魏国的这位表字是“君初”。这位南阳人赵咨,年轻时就博学多才,并且能言善辩,所以他在孙权作为吴王时期,被提拔为“中大夫”。案《三国志·吴主传》,赵咨担任的是都尉,《吴书》记载的则是“中大夫”。
不过中大夫在东汉时期就已经改为光禄大夫了,还有别的可能是“中散大夫”、“太中大夫”,也许是记载有脱漏,比如同样有使者经历的郑泉担任的就是太中大夫。
“凡大夫、议郎皆掌顾问应对,无常事,唯诏令所使。凡诸国嗣之丧,则光禄大夫掌吊。”——《后汉书·百官志》
与郑泉出使季汉不同的是,赵咨奉命出使魏国,魏文帝曹丕挺看好他,不过该问的该嘲弄的照样不少。案《三国志·吴主传》,曹丕一上来问的是赵咨如何评价孙权,赵咨给的回答是“聪明仁智,雄略之主也”,对于君主自然是要维护的。
曹丕听完还要赵咨解释他这评价是怎么来的,赵咨也就一一道来,重用鲁肃体现了聪慧,提拔吕蒙体现了明智,没有诛杀于禁体现了仁慈,兵不血刃拿下荆州体现了智计,占据三州虎视天下体现了雄才,向魏国屈身称臣体现了战略。
《三国志·吴主传》的记载就到这,而其引注的《吴书》还记载了曹丕与赵咨的另一段对话。这次曹丕问的是孙权是否好学,赵咨则表示孙权哪怕忙里偷闲也要读书,借此博览群书,并且不像一般读书人那样只是堆砌词句。
曹丕又问“吴国是否能出兵征战?”,赵咨回应“大国才有兵马征战,小国只能固守自保”,曹丕再次追问“吴国是否怕魏国?”赵咨则强调“吴国有带甲百万兵,占据江汉天险,又有什么好怕的?”曹丕再问吴国有多少像赵咨这样的人才,显然赵咨的机辩让曹丕颇为欣赏,赵咨回答特别聪慧的有八、九十人,像自己这样的数不胜数。
“聪明特达者八九十人,如臣之比,车载斗量,不可胜数”——《三国志·吴主传》注引《吴书》
此后,赵咨还多次出使魏国,他的事迹也传到了孙权的耳中,因此提拔他为骑都尉。赵咨还顺势给孙权提了建议,他指出魏国早晚都会背盟,还是应该早做打算准备称帝,孙权也采纳了。《辨亡论》中也认可赵咨出使时的表现,写了句“奉使则赵咨、沈珩以敏达延誉”,作为使者还是要机辩过人,以保证不败坏背后势力的名声。
不卑不亢,奉使称意。
孙坚诗词:孙坚:子嗣优秀,诗词中都有人夸
祖郎:祖郎:强宗骁帅,有我名号
看官如感兴趣,关注下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