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素材性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初步思考

陈卓

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品德与社会”课已经开始步入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活动之中。新的教科书为教师和学生留下了颇为广阔的填补素材的空间。换句话讲,课程的完整性与实效性,是需要通过课程内外素材性资源的开发利用来实现的。“素材性课程资源”是相对“条件性课程资源”而言的,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是作用于课程,注重可操作性。所谓“素材”,《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未经总括和提炼的实际生活现象。”在此提出的“素材性课程资源”是指能够运用于教学活动、具有一定教育有效性的实际社会生活现象。“品德与社会”课程随着逐步的推进和发展,其素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重要性尤为凸显。

一、理性的分析

(一)目的对

“素材性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进行思考分析的目的是保障在新课程的全面推进中,“品德与社会”课能够很好地完成新课程赋予的教育任务。

(二)理论依据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中明确指出: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课程与课程资源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没有课程资源也就没有课程可言,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一方面取决于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另一方面更取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水平。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转变课程功能和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可以超越狭隘的教育内容,让师生生活和经验进入教育过程,让教学活起来;另一方面,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转变为知识的共同建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学科理论角度分析,作为综合课程的“品德与社会”课,其真正的生长点在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没有社会生活做支撑,“品德与社会”课程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该课程更需要“素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保持“品德与社会”课程良好的发展,以促进“品德与社会”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和教师的专业成长。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实验稿)》有关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部分提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承担着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任务,课程资源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要使学生广泛接触和了解社会,就必须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以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由此可以推衍出“品德与社会”素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着广阔的开发空间和极其丰富的生活来源。因此,“品德与社会”教师在教学中就应对这一问题进行更为深入和具体的实践探索与思考。

(三)相关调查

在“品德与社会”学科教研过程中,教师对怎样补充教学资源、如何进行素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这一问题有着相当普遍的寻求指导和进行探讨的迫切需求。为此,引发对这一问题的操作性的具体思考。

二、实践的探索与思考

教师如何以丰富的素材性资源充实、完善课程,以实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呢?为此,“品德与社会”课教师在素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一)善于借鉴、融合教学实践中,教师肩负着开发、利用素材性课程资源的首要任务。当教材为教学留有很大发展空间时,教师就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而教师课程开发能力首先体现在对素材性资源的开发和运用上。作为教师,可以准备不同版本的教科书,从中选取有借鉴价值的内容与自己使用的教材进行融合,使自己的教学更加完善。例如:人教版教材“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在爱的阳光下”有三课内容:1 家人的爱;2 读懂爸爸妈妈的心;3 来自社会的爱。在教学时,可以借鉴北师大版教材“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温暖的家”中主题一“我长大了”,主题二“爸爸妈妈抚育我”,与人教版前两课内容相融合,采纳其中非常有意义的部分如“妈妈的心里话”、寻找自己小时侯的用具等等,为教学补充更为贴近学生的、鲜活生动的素材,以达到教育目的。又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花钱的学问”与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看看我们周围的商店”的内容有相类似的地方,如果借鉴北师大教材中“小文家一周购物统计表”、“小组统计结果图”以及课文中文字、插图等设计的亮点与人教版教材中“家庭小帐”、“钱该怎样花”、“购物场所我知道”等课相融合进行教学会令教学形式更活泼、教学素材更丰富。

(二)学生是素材性资源的积极开发者

《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有关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节提出教师、学生、家长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不仅如此,学生更是其他资源如图片、图书、录音、录像、软件等等的积极开发者。教师注意在“品德与社会”课上着手于学生搜集、整理、选择、运用素材性资源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素材性资源搜集的过程,是学生对社会生活深入认识的过程,也是学生锻炼自己学习能力的过程。此外,学生搜集、选择、整理来源于实际生活的素材性资源,有着极强的教育现实意义。一方面由于来自于自身生活实际,有着直接的体验,有利于对事物认识的深入,便于更好地分析现实问题并作为行动的借鉴与指导。如人教版教材“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和规则交朋友”的教学准备,由学生寻找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规则,以调查报告的形式展示,学生在调查、搜寻规则和形成调查报告的活动过程中,对规则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已经有一个了解,这时再经过与老师、同学共同经历课堂学习,就容易对规则有较明确的认识,为学生在社会上做合格小公民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学生以纯真的眼光看社会、以童心感受社会,并将所看到、所感受到的事实作为素材性资源进行有效地利用,补充了课程留有的空间,使“品德与社会”课因学生参与生成而丰满充实,具有鲜活的生命感和现实教育意义。第三,学生将所搜集的素材性资源应用于课堂学习的过程是师生、生生互动学习的过程。学生将自己搜集、整理后的素材性资源在课上进行展示,教师和学生同时处在展示、倾听,相互进行信息交流与吸纳的过程中。这个学习过程恰恰是令师生身心愉悦的,是能够使教学进入最佳境界的过程,有利于科学学习方式的构建和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

(三)源于生活,选择和提炼育人素材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学会做人,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其根本是对学生的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总目标中提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其课程性质的一些关键词“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根据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基本理念第二条“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上述有关的重要叙述都指明课程要源于学生的社会生活,要对学生进行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既然品德是社会人在社会生活中所表现的行为、所遵循的心理规范,那么“品德与社会”课就必须从鲜活的生活入手,大量选取有利于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的事例,即从生活中选择和提炼育人的素材性资源。因此,教师在进行这一类素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时,要紧密地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站在学生的角度对有关的素材性资源进行选择,提炼出有积极意义和教育意义的实例填充到课堂教学的内容之中,才能具有较高的教育实效性并且为学生乐于接受,达到课程预期的效果。例如,人教版教材“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们共欢乐”中的“1 不一样的你我他”。在这一课教学中,不仅让学生了解各自的特长能够为班级体争光,而且恰当地寻找出学生平时一些“不好”的不一样。分析类似这样的“不好”的不一样会给班级、自己带来什么影响,自己应该如何面对自身存在的这种不一样,利用这些负面现象引领学生初步学会反思自己,思考如何改正缺点,完善自我,为学生将来具备反思能力和完善自我能力打基础,并且对学生起到深入内心的教育作用,促进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和相关优良品德教育。

(四)合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

术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为现代教学及素材性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在《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课程的开发与利用一节明确提出“教师应尽可能使用现代化教育技术与本课程教学有机结合,丰富课程资源,有条件的地方要尽量开发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由此可见,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是具有必要性的。然而,实际教学中对信息技术资源的运用必须恰当合理,即当用则用,重实效;可用可不用,避浮华。所谓“当用则用,重实效”,旨在对教学确实有辅助作用,利用信息技术资源能够突出良好的教育效果。例如,人教版教材“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公路不是游戏场”一课,利用网络资源以网页形式向学生展现交通事故的现场以及对各种交通标志及作用进行选择性浏览,使学生对交通安全意识有一个质的飞跃,从而明确地突出了本课的教育目的,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另外,调动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的积极性,带动学生上网查询学习的有关资料,引导学生学会筛选网络提供的信息,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网络资源的辨别、选择、使用的能力。所谓“可用可不用,避浮华”,是指对于一些来源丰富的素材性资源,从效益和实用出发,尽可能使用更为简洁明了且具有良好教育效果的资源,避免为了为了“使用课件”而使用课件这种浮华现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