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穿支与穴位的研究历史

我觉得以后会有很多人不断的说类似的话。因此,我觉得需要把这一个事情说清楚。以后在有人说类似的话,就直接翻出这一篇文章。这里面有三个前提:

1、        我是中国人。必须站支持中国、支持中国文化的立场。责无旁贷,义不容辞,绝不背叛。

2、        不要把喜欢中医等类似的、带有某种情感的帽子扣在我头上。我说过很多次,我就是因为做皮穿支手术做多了,才感觉皮穿支分布图和穴位分布图相似的。是很理性的发现、很直接的感觉,一点也不绕弯。

在发现这个皮穿支穴位之前,对中医近似于一无所知。众多的关于中医存废的争论、网络上非常热的验孕大战、各种中医学术研究、历史上的中医大师,等等,我都不知道。以前忙于手术没工夫搭理。说实话,连黄元御和乾隆杯酒的关系,我也是在2018年才知道。

等开始系统研究的时候,才发现不仅仅是医学,更是一个文化冲突现象,开始多元、多角度研究。

因为我发现皮穿支穴位之后,按照理性思路,去寻找“经络穴位”的定义,这样一来,很快就把各种中医书籍列为后世之书,而把黄帝内经看做一本“概念定义”之书,因此,黄帝内经是我反复读的书,其他的中医书包括伤寒论,都没有读通,也就是读过、但不是很懂。

3、        日本对中医的影响,没有考证过。也没有去过日本。日本有一个显微外科的高手,就是他提出的“超级显微外科”概念,号召显微外科医生去做吻合皮穿支的游离皮瓣移植手术。

4、        大多数近代研究经络穴位实质的论文,我都浏览过。我都思考过历史上的观点,与我的观点的差异。我也借鉴了很多人的观点。

5、最关键的,最早人们认为经络就是血管。但是失败了,所以人们认为经络是神经。而现在的皮穿支是血管。但是,这并不是走回老路。

基于以上,笔者写一下我对有关皮穿支、穴位的研究的看法。

1、无试验基础的猜测

这一类猜测很多很多。最早研究者就认为经络是血管的一种形式。因此与血管有关的假说有好几类。

比如穆祥等提出的经络实质是“有序态的微血管网络”。从某一个角度看,“有序”也可以算皮穿支分布的一个特点。

无实验基础有两个意思,一个是观点的提出者,没有实验经历,不是从某种实验、现象出发来提出观点,而是通过对文本的理解。另一个就是他们没有办法提出下一步的实验思路。

我的皮穿支思路,有的是科学实验设计。比如前一篇文章,里面提到 三个验证皮穿支穴位对应关系的文章。第一个实验,我们已经尝试了。第三个实验,我们正准备做。

所以,看到本文的读者,如果想做实验,欢迎联系我。大家一块做。

2、物理性质差异的假说

有一些研究者是通过客观的物理化学手段的研究来说明经络。穴位皮穿支观点能够为物理学的经络研究提供合理生物的结构基础。

比如祝总骧的实验。

比如,经络的电学特性。中、日学者中均曾经用电阻测定仪测得肾病患者的足部皮肤有一系列的低电阻点,这些点的连线与古代经络图上的足少阴肾经基本一致。日本京大江川将皮肤上的低电阻点,称为“良导点”,将良导点的连线,称为“良导络”。

比如,经络的热学效应。人体经络腧穴的温度要比附近非经穴的温度普遍高出 0.5℃~1.0℃。经络光学特性 我国科研人员应用光子计数法,测试发现人体体表不断发射超微弱的可见光。

以上物理学特点,都可以认为与皮穿支的粗大分支的分布有关。即侧枝循环血管沿线上电阻低、热度高

三、筋膜论

近年来,欧美国家的针灸学科发展很快,针灸受到了欧美国家人民的逐步认可。西方人理解不了中医,但是西方本身就有一些按摩之类的医学,于是针灸和按摩等学说结合之后,就出现了一个新的针刺流派-干针,有基础有临床。

干针的基础研究,内容很多,出发点就是筋膜结缔组织是遍布全身的网络系统,筋膜能进行自我调节以适应身体的压力和张力,按摩筋膜能改善筋膜的紧张度,粘弹性和结构。

更深刻的基础理论也很多。比如发现了针刺可以激发内源性阿片肽的释放,比如提出闸门控制学说理论。理论内容包括局部的轴突反射、背根反射、同节段和跨节段的神经调节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效应等。典型的理论比如针刺合谷止牙痛的机理,用大脑皮层内的牙痛兴奋灶被针刺手部产生的新兴奋灶替代或转移来理解。他们认为对传统穴位的刺激很有可能就是对神经系统的感觉刺激,其发挥效应的机制主要包括3个方面:局部效应、脊髓节段效应及脊髓上效应。

研究组织比较强大的有两个,一个是Helene MLangevin的研究组,另外一个是中国南方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的原林教授团队,遗憾的是现在已经解散了。

国外的筋膜工作,最出名的就是一本筋膜列车的书,受到很多中国正骨手法医生的推崇。

但是原林教授的工作,不能被忽视。值得说一下:1、筋膜不仅有固定肌肉的支持作用,还是一个遍及全身的本体感觉网络,而且由于全身的筋膜结缔组织富含血管,神经,淋巴和干细胞,它可能对人体自身有检测和调控的作用。2、从发育生物学角度来看,在个体发生的过程中中胚层间充质分化成多个器官系统,其后所遗留的部分形成遍布全身的非特异性结缔组织筋膜支架,该支架构成以干细胞为核心的独立功能体系,在神经统和免疫系统的参与下构成支持储备系统。3、非特异性结缔组织中的干细胞不断分化出定向干细胞+功能细胞,这些细胞维持人体细胞的不断更新,从而使生物维持较长的生命周期。

实际上,皮穿支大部分都是在肌间隙筋膜中穿出的。既然原林教授认为经络是筋膜,穴位是筋膜上的特殊点,那么,只要筋膜理论继续走下去,一定会走到皮穿支血管处是穴位处。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走下去。

事实上,在2015年之前,我也不知道筋膜理论。等我开始系统检索过文献的时候,非常吃惊。因为再走一步就是穴位皮穿支了。

原林教授进一步提出了人体分为两部分的观点。认为人体一部分是实质性功能性,另外一部分是筋膜。这个观点很有特色。按照这个视角,脂肪组织、上皮组织、血管都可以看作全身的一种独立部分。这些共同构成了人体的基础支持功能。而肾小球、干细胞、神经胶质细胞等等,是人体功能器官的实质细胞。

读者可以看出,我现在提出来的血管体理论,也是受到这一个人体两部分理论的启发的。

四、孙络皮穿支说。

孙络与穿支血管的对比研究是由一系列论文组成,研究者是刘斌,出身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的科班中医。文章中提出,依据“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和穿支血管发自深部知名血管的分支结构的特点,从血液循环的角度来看,孙络与穿支血管同为这个功能系统的分支管路,究其各自的中西医定义亦有相通之处。

喜欢研究的读者可以自行检索其文献。他文章很多。

不过他的皮穿支与孙络的是我的文章被接受待刊发的阶段读到的,我的思路已经基本上固定。基本上没有对我有影响。而且我也不太懂他们中医的研究思路。

五穴位的整体解剖

很多人研究穴位的时候,就盯着某一个穴位点。比如足三里穴位周围有什么形态,有什么分子细胞啊。这种研究路线,在回答穴位经络实质、或者回答穴位特异性上是死胡同的。

我的发现是皮穿支和穴位的全身性对应关系,在这一个方面,国内还有一个教授做过,就是楼新法教授。

楼教授是专业的解剖学教授。他的观点是:腧穴是神经血管束或含血管神经的筋膜结缔组织穿经骨、肌或筋膜围成的孔道,和脑脊神经终末及其伴行血管终末在身体中轴的浅出交汇部位,是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体表路径中的节点和终末点。

据说,这一个模型图的实际人体标本就是他做的。

显然,一方面这一个观点支持了皮穿支血管和穴位的对应关系。另一方面却把感觉神经放在了相当重要的地位。

所以,换一个角度,从楼教授的文章得出皮穿支血管和穴位的存在对应关系也是对的。

但是,神经和血管两条船都踩的结果就是两条船都上不去。

· 六陈太羲

这一个人的研究,在中国知网上基本上查不到太多的内容。因此,最早我是忽略了。直到有一个中医大师告诉这个人,我才知道。

我很佩服这一个图。

所以,写过一篇文章。陈太羲的穴树集合观,深渊

读者可以再读。

皮穿支穴位的关系,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我展开了研究。如何证明“皮穿支点和穴位点存在一对一关系”更进一步实验研究,无能为力。
原因很简单,没有钱。比如,最好的方法是让大家看到人体的皮穿支,问题在于怎么看。到手术室参观吗?肯定不可能啊。
动物研究,可以看到皮穿支,知道原理,但是动物不是人体。

人体尸体实验是一个办法。但是尸体都出现血液凝固的问题,所以,只有在血管内灌注胶体后才能显影微小血管。这一个灌注技术,就很难掌握。压力大了,血管被挤破,全是染色胶,分不出哪和哪。压力小了,小血管看不见。所以,这是专门的技术人员的工作,而这个技术,又很冷门,属于花钱也找不到庙门的那种。

总之,皮穿支穴位的对应关系,是一个我的原创的发现。也是一个可以进行“科学范式”的规范研究,而且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新兴领域。

希望有志气、希望在未来医学史上留下名字的人,加入皮穿支队伍。 

(0)

相关推荐

  • 足底筋膜炎让你举步维艰?中医按摩 6 穴位助解痛

    足底筋膜炎是成年人脚跟疼痛常见的原因之一,典型症状是早晨下床的第一步,脚后跟前的脚底会从深处出现剧烈疼痛,就像是被针扎到一样,之后才会慢慢缓解. 中医科主治医师郭俊佑表示,足底筋膜是位于足底的一段筋膜 ...

  • 398个穴位,你找准了吗?经络腧穴学-经别、经筋、皮部

    398个穴位,你找准了吗?经络腧穴学-经别、经筋、皮部

  • 皮穿支(穴位)定位的演示

    这是一个朋友体验用超声寻找穴位录下来的. 因为这是显微外科医生的专业操作.很多朋友看不明白,我特此解释一下. 这一个仪器,是日本货,名字叫做多普勒血流探测仪.读者可能更熟悉的是b超,基本上在医院里是一 ...

  • 穴位皮穿支的研究框架

    穴位皮穿支内容是这个公共号的主要内容,剩下的就是吵架群的总结. 写了很多篇,很多人看文章之后感觉非常乱,看不懂.其实,乱,可以理解,因为我心里也没有这个想明白,我是通过写来梳理,这是我的责任.但是看不 ...

  • 回到中医的思想源头-穴位皮穿支之五

    前几天读了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黄龙祥文章<灵枢>乃医学理论体系构建之作.黄龙祥认为"黄帝内经不可能从天而降,作者的编撰思想也不会凭空产生,一定是在前人已经探索取得成功经验之上 ...

  • 关于穴位皮穿支的讨论(之四)

    上一篇文章是应吵架群里的人的要求写的,因为在吵架时聊到这个,发现他们不理解.于是我就想写长文,却发现怎么写也写不深刻,也没有啥深刻逻辑,只是很简单的推理一个"总量恒定"导出来的一个 ...

  • 伟哥抑制三阴交-穴位皮穿支理论之三

    皮穿支穴位理论,更主要的是一个哲学的认识论方法论的应用,正如维特根斯坦所说:哲学不是一种理论,而是一种活动.因此,最好是把穴位皮穿支理论作为一种"活动"思维工具去使用,把它当做一把 ...

  • 穴位皮穿支理论是什么(之二)

    准确的说"体表皮穿支部位和体表的穴位点存在一对一的关系".并不是"穴位的实质是皮穿支",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违背了中西医理论体系之间的哲学关系,中西医之间只能 ...

  • 穴位皮穿支理论是什么?(之一)

    这一个观点很多次.但是很多朋友依旧不知道"穴位皮穿支理论"到底是什么.本文就从头讲解一下: 1.准确的表达 我有一个原创的发现,这个原创的发现用一句话来表达是"皮穿支血管 ...

  • 干针,针灸,皮穿支针刺

    群里有人讨论干针.以前我可能还是局外人,现在开始提出皮穿支针法,那么肯定要参与干针.针灸之间曾经爆发过的论战了. 一 皮穿支针刺治疗方法来源与皮穿支与穴位的对应关系.也就是说来源于中医,这一点是大是大 ...

  • 奇经八脉与皮穿支

    黄帝内经的概念很多,有一些概念只有只言片语.比如奇经八脉.从皮穿支角度理解奇经八脉和阿是穴以及"宁失其穴务失其经",很容易,但是要知道很多显微外科的解剖知识.因此得分为两部分,本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