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不起眼城中村,藏有“中国名人大营救纪念馆”,村民称作宝地

▲都说深圳由“小渔村”变成如今的“国际大都市”,没多少文化底蕴,但其实细细发掘,还是能发现不少历史遗迹。在深圳龙华新区白石龙村,一个著名的“城中村”,名为“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的院落偏居小巷深处。

▲从大门进入纪念馆后,就可看到文化名人的石像雕塑。74年前抗战时期,邹韬奋、茅盾、梅兰芳、夏衍、何香凝等千余位文化名人,躲避日军搜捕从敌占区香港逃离后,正是在这里安营扎寨,然后跋涉千里,走进大后方。
▲据悉,当年的白石龙村是一个只有200户人家的小山村,而今天,这里已变成了一个高楼林立、机器轰鸣,聚集了数万工人、市民的繁华工业区和居民委员会。白石龙要通往深圳市区和香港,必需经过梅林关,这里以前叫“梅林坳”,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方。在深圳设立特区之前,梅林坳只有一条曲折的山路,是原关外散落的自然村村民们进入深圳墟的唯一通道。
▲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馆长朱赤说,当年抗战进行文化名人大营救的路线,从被困的香港,走元朗罗湖线,经青山道口、九华径、荃湾,进入大帽山区,再经落马洲,渡过深圳河,然后翻过梅林坳,到达游击队根据地宝安白石龙村。当这些文化名人历经千辛万苦,到达白石龙村时,尽管仍然有危险,但是因为已经处于游击区,所以基本上已经较为安全了。因此,当年的白石龙村在这些文化名人眼中,成了“希望”的代名词。
▲这是馆内的文化名人大营救广场,广场背后的墙壁上雕刻了在那次大营救中的文化名人浮雕头像。
▲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共设三个展厅,分别为一号、二号展厅和白石龙会议旧址。一号展厅入门处是一个LED大屏幕,上面滚动播放着文化名人大营救的视频。
▲全篇共分九部分,一至三章为展览的前奏,简要地讲述龙华的人文历史和日军占领深圳,到后来广东人民抗日武装队伍发展壮大的过程;四至六章是展览的重点,情节最生动,讲述了文化名人如何在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下,安全转移到白石龙村;七至九章则表达出秘密大营救的伟大的意义和核心价值所在,总结了民族危难时中国共产党和当地人民群众的家园情怀。同时,展览整体采用三级标题,文字比较简练,可阅读性强。
▲丰富的图文资料、文化名人大营救相关的文物展陈、互动的多媒体设施,“声光电”高科技元素在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随处可见。
▲互动多媒体也增设了多媒体人物墙,上面有百余名营救文化人士、民主人士和盟军安全脱险背后无名英雄的头像。点击人像,就会弹出图文介绍,让市民直观地感受当年游击队和老百姓在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克服困难,忍饥挨饿送情报、送医送药等情景。
▲纪念馆共采集历史事件与相关营救者和被营救者的图片超过450幅,视频方面采用了2008年、2009年CCTV10大型历史纪录片的部分内容作为补充。高科技元素方面,增设了16个屏幕、14个互动多媒体,其中包括弧形影院、动态图文影像触控系统以及立体多媒体电子沙盘等。
▲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是目前岭南地区收藏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史料及文物最多的主题性纪念馆。
▲纪念馆先后被命名为“广东省统一战线基地”“广东省红色革命遗址教育基地”“深圳市党史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后来又被广东省委宣传部公布为深圳仅有的两个首批革命遗址重点建设示范点之一。
▲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建筑面积不足800平方米,为打破传统博物馆展陈“严肃”“冷漠”“沉闷”的尴尬,展览采用了多种展示方式。
▲丰富的展览展示形式
▲丰富的展览展示形式
▲展厅出口处的一个弧形影院,播放的是香港沦陷后对文化名人进行抢救的视频。
▲模拟实景展示香港铜锣湾避风塘驳船码头小船中邹韬奋、茅盾夫妇等准备“横渡”九龙红磡的场景。
▲纪念馆内丰富的展览内容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总部——白石龙天主堂研究部署秘密大营救方案的场景
▲据悉,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的开放时间为周二至周日上午9:00至下午5:30,周一闭馆。市民可根据开馆时间前来参观、浏览。超过10人以上的团队如想前往纪念馆参观,需通过电话和邮箱方式,提前1天预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