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能力是否被高估了?

朱元璋的能力如何,由他治理国家经济上可见一斑,我就说下这一点。

元末明初,到处都是战爭的废墟,显现出人口銳減、田土荒芫的淍敞景象。龙风三年(1357年)朱元璋攻克扬州时,昔目的繁华之地竟仅余十八户人家(见于明太祖实录卷5)。㓋武元年(1369年)闰七月,明军北伐,至河北时见'河北州县,时兵革连年,道路皆榛塞,人烟断绝'(见于明太祖实录卷29)。

如此状況在明初比比皆是,比如说当时中原诸州'积骸成丘'。甘肃河州卫'城邑空虚,人骨山积'。陕西谷县'田野荒芜,人烟稀少'。总之,明初的社会已是力竭财尽了,各地官府卫所不断报告'累年租税不入',租税无所从出'。不少府州因户粮数过低只能降格,如开封由上府降为下府,莱州由上府降为中府(见于明太祖实录卷96,102)。洪武十年(1378年),河南、四川布政司由州改为县者十二,县并者六十(见于明太祖实录卷112)。可以说,明初的经济已陷于破产的景地。

而朱元璋要治理陷于如此景況的江山,单是減轻赋税是远远不夠的,朱元璋运用了他的铁手腕进行了一系列的兴革措施,挽救破败的社会经济。经过元末的动乱后,全国人口大量減少,农村勞动力严重缺乏,为了解決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朱元璋严格限制僧道的数量。㓋武六年1373年八月,礼部报告全国共有僧尼道士九万六千三百二十八人,朱元璋认为人数太多,安坐而食,于十二月下令:'府州县止存大寺观一所,并其徒而处之,择有戒行者领其事。若请给度碟,必考试,精通经典者方许'(见于明太袓实录卷84)。同时又以民家多以女子为尼姑、女冠,规定:'自今年四十以上者听,未及者不许'(见于明太祖实录卷86)。及至洪武十七年,礼部尚书赵瑁报告全国僧道数量仅余二万零九百五十四人(见于明太袓实录167)。由此僧道数量大为減少,不仅減轻朝廷与民间的负担,而且也相应增加了生产的劳动力。

另外朱元璋又因应元末战乱后,一些起义农民屯聚山林成为'绿林好汉'而下诏实行大赦,诏书规定:'避兵人民,团结山寨,诏书到日,并听各还本业。若有负固执迷者,罪在不原。'(见于克复北平诏)大赦的实行,也使许多逃户回到农村生产,对于安定社会与发展生产起了积极作用。

由于全国荒地太多,只靠流民僧道回乡耕垦,其力量有了限,于是朱元璋开始大规模移民屯田,展开了中国史上最大规模的移民行动,即洪武大移民。

早在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月,朱元璋令徐达挥师北上中原的同时,、就已下令迁徙苏州富民实濠州,成为大移民的先声。洪武三年(1370年)五月,明廷在河南设立司农司,议计民田,负责移民垦荒之事宜。六月,以苏、松、嘉、湖、杭五府地狹民稠,而临濠地多闲弃,迁五府无田之民4000户,由官府资给耕牛、种籽、舟车和粮食,往临濠垦荒,占为己业,三年不征田赋。同月,又令北方无田之民开垦近城荒地,每人15亩,菜地2亩。有余力者不限顷亩,三年不征其税。(见于明太祖实录卷51)

洪武四年(1371年)三月,移山后之民往耕北平,人数多达17000户。六月,再徙山后民35800户,197200口,入藉北平各卫所和州县。此后又复移徙沙漠故元遗民32860户,到北平开荒,总计立屯254,垦田1343顷。(见于明太祖实录卷66)

洪武五年(1372年)七月迁妫州、宜兴、兴、云等处居民至北平屯田

洪武六年(1373年)九月,迁山西弘、蔚、朔、安定、武、天城、白登、东胜、丰、云等州县凡8238户民于中立府

洪武七年(1374年)三月移河曲府山谷民凡2092户徙置塞內。又移江南民十四万户于凤阳屯种。

洪武九年(1377年)十一月,移山西及北直隶真定等处民无产业者垦凤阳。

洪武十五年(1382年)九月,迁广东番禺、东莞、增城诸县24400人入泗州屯田。

洪武二十年(1387年)十月,命湖广常徳、辰州二府民有三丁以上者,出一丁往耕云南。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八月,移山西泽、潞二州贫民往河南就耕,给钞备农具,免三年税。

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四月,迀苏、松、杭、湖、温、台诸府民无田者,往滁州、和州等地开荒,赐钞回置农具,免租税三年。九月,召募山西地狭民稠州府县之民,赴北平、山东、河南土旷人稀之地耕种。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七月,命户部籍浙江等省、应天诸府富民14300余户,悉徙其家,以实京师。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二月命徙苏州府崇明县滨海民之无田耕种者2700户于江北屯种,又徒山东登、莱诸府民贫无产者5635户,赴东昌等处耕种。十二月,令户部遣官赴湖广、江西诸郡县买耕牛22300余头,分发山东贫民。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二月,迁苏州府崇明县无田民500户于昆山开种荒田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二月,移青、兖、登、莱、济南五府1051户无田贫民往东昌屯种。

(见上见于明太祖实录卷51,53,62,66,75,84,110,148,186,193,216,223,236,239,250及见于明史食货志1)

以上所列洪武年间可考的移民户口数据就多达300576户,据学者徐泓于《明洪武年间的人口移徙》考据,洪武年间民屯移民总数多达300万人之多。如此大规模之移民于一朝之內实施,其艰难可想而知,正因如此,其成就亦是非凡。明初移民本着由'狭乡'移入'宽乡'的原则,以达致均衡人口,调节地力,使'地无遗利';'人无失业,而有恒产'。促进良好的人口流动,是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条件,而洪武大移民在当时大规模的兴屯垦荒,开发土地,本身就是中国历史上人口分布与耕地分布的一次重大调整。这种历史性的大调整,有利于缩小中国南北及內地与边境的发展差距,并且使北方被完全毁灭的经济得以重生,大大加快了东北、西北、西南等边区农业生产的发展。这是明初大移民对于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贡献。

其二,就全国人口及耕地面积之增长而言,明太祖移民垦荒,实是着眼于长远的根本利益:通过恢复农业生产,改变农村环境,改善农民生活,保障赋役征发,最终达到户口增,田野辟,国家之长治久安之目的。

人口的增长,必须具备两个起码的条件:比较充裕的粮食供应及稳定的社会环境。移民垦荒与军队屯田,从其移动结果而言则必能促成人口,耕地及粮食之增长。无田贫民通过开垦荒田,进行生产自给,由无田可耕变为有田可耕,成为自耕农,而且政府減免其三年或五年的赋税,额外开荒者还可以永不起科。有田可耕和轻徭薄赋,是农民最大的愿望。民有其地,则自食其力,有所生计。'狭乡'由于迁出大量居民,減轻地少人多的压力,'宽乡'由于移入大量居民,荒地得以开垦,耕地面积增加,农民对土地的需求得到满足,緩和了社会矛盾,穏定社会秩序。总括而言,这些积极因素都有利于降低人口死亡率,提高人口出生率,使社会劳动力得以恢复。

至于耕地面积的增加更是显而易见的,几百万的移民当中,绝大部份都是专事垦荒,耕地面积自是日增,据明太祖实录提供的资料,从洪武元年至洪武十六年间,仅有记录的12年下,所垦荒地就达2053314顷(见于明太祖实录卷37,48,59,70,86,95,103,110,116,128,134,158)平均每年垦荒17万顷之田土。

田野开辟则确保了粮食供应充足,税粮收入增加,洪武十四年岁入粮食为2600万石,十年后即洪武二十四年,岁入粮食就达到了3200万石,几乎达到元朝岁入粮1211万石之额的三倍之多(见于元史食货志1),至此,明代的农业生产不仅得到恢复,而且更是全面超越前代,达到一个新的高峰。

而移民屯田以外,军队屯田,亦即军屯是明初恢复生产的另一项重大兴革。其与移民垦荒同步进行,可以视为全国大移民垦荒运动的另一个组成部份。军屯与民屯互相促进,互为䃼充,不仅提高了军队本身粮响的自给能力,而且減轻了百姓的经济负担,減少了军民之间的矛盾。

建国以来,明太袓以边区为重点,以不坐食民租为主要目标,完善了军屯制度。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命诸将分军屯种滁、和、庐、凤阳等地。凡开立屯所,设都指挥员统之。

洪武六年(1373年),令在黄河迤北宁夏所辖境內,以及四川一帶置将镇守,务农屯田。

洪武七年(1374年)正月,朱元璋以河南、山东、北平诸卫,兵饷日劳民供,命都督佥事王简、王诚、平章李伯㫒分别往彰德、济宁、真定,统理军政,专事镇守屯田及训練之务。

洪武八年(1375年)正月,遣卫国公邓愈,河南侯陆聚往陝西;中山侯汤和、平章李伯㫒往彰德、真定;指挥冯俊、孙通、赖镇往汝宁;李溢、耿孝、黄宁、李青、陈方庸、武兴往北平、永平'董兵屯田,开卫戍守。同年八月,敕韩国公李善长,永嘉侯朱亮祖、南安侯俞通源'抚谕诸屯,劝督农事'。

洪武十一年(1378年),置贵州都司卫所,开设屯堡。

洪武十三年(1380年)九月,诏陕西诸卫军留三分之一守城,余皆屯田给食,以省转输。

洪武十五年(1382年)八月,遣延安侯唐胜宗、长兴侯耿炳文,巡视陕西城池,督军屯田。

洪武十六年(1383年)三月,命西平侯沐英镇守云南,沐英在滇期间于永宁至大理,每60里设一屯堡,留军屯田。沐英及其子沐春十七年间共垦田31万余亩。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九月,敕天下卫所屯田,岁得粮500余万石。同年二月更定屯田法。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命延安侯唐胜宗往督贵州各卫屯田。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二月,命陕西西安右卫及华阴诸卫官军8000余人往甘肃屯田,给农器、谷种。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二月,诏成都六卫西蜀重镇以十之六屯田。八月,遣冯胜、傅友德等分行山西,籍民为军,于大同、东胜诸处设立十六卫,大兴屯田。

(以上见于明太祖实录卷 87,96,100,133,147,179)

值得注意的是明初对于边境军屯的投入,例如辽东云南均是大举开发之地。从洪武十五年至洪武二十年的5年间,云南为全国移民垦荒与军队屯田的重点区域。仅二十年八、九、十,三个月內,调入云南屯守的军队可查者就达108000人,供给屯牛10000头。三年后又再给云南诸卫屯牛6770头。而辽东亦是如此,洪武二十六年,辽东都司有屯牛13878头,开军屯共29158顷田(见于万历大明会典卷18)。洪武初年,每年需由南方运粮六七十万石入辽饷军,至洪武后期,辽东军已可自给自足。进入永乐朝更是自给有馀,屯米常溢三分之一。专任战守的常操军达19万人之多。

洪永时,移民最多,军屯也最多。仅洪武一朝就开垦军屯64万顷(见于万历大明会典卷18),明人叶春及就曾经对此评价道:'军之食,军自给之,边储之所运,军需之所征,供于民者无几也。军多为农,故虽额设数百万,而不见其冗;食出于军,故虽岁费数十万,而不见l匮'(见于皇明经世文编卷266)

而明史食货志亦称:'于时,东自辽左,北抵宣、大,西至甘肃,南尽滇、蜀,极于交阯,中原则大河南北,在在兴屯矣。''天下卫所州县军民皆事早辟。'

总括而言,明初推屯军屯,重新耕垦荒田确实是为明王朝创造了极大的财富,永乐元年,岁入屯田子粒达2300万石,占当年岁入粮食的43%,可见其对明王朝所产生的巨大作用。

对于恢复社会生产力而言,水利工程可以说是国之大事,水利是农业的命脈,水利的兴废与生产息息相关,而朱元璋在此的成绩也是不少。

元朝末年,由于长期的动乱而引致水利失修,湖渠破坏,河道阻塞,水利工程受到严重的破坏。而在朱元璋即位后,在全国兴起了治理冮、湖、河、海水患,其中投入的人力物力之多,在古代是少见的。

洪武元年(1368年),修筑南直隶和州铜城堰闸,周围200余里农田受益。

洪武四年(1371年)正月.修治广西桂林府兴安县灵渠,为防水泄又筑陡渠36条,可灌农田万余顷。二十九年又再次整治,浚渠5000余丈,筑提150余丈。

洪武六年(1373年)征发松江、嘉兴民夫2万人,开上海胡家港,自海口至漕泾长1200余丈,可通海船。同年,还调民夫25万疏浚开封府从小木到陈州河河口18闸。

洪武八年(1375年)十月,命长兴侯耿炳文督修陕西西安府泾阳㓋渠堰,以灌溉农田。自此之后,泾阳、高陵、三原、醴泉、临潼五县农田大得其利。

洪武九年(1376年),整修古代著名水利工程都江堰。

洪武十二年(1379年),命宁夏卫将士整修唐代旧渠,灌溉农田数万顷。

洪武十四年(1381年),修筑浙江海盐县海堤。又用民夫2万人,修治开封黄河大堤。

洪武十九年(1386年)六月,筑福建长乐县海堤。长乐农田,半数濒海,庄稼年年为海潮伤害。筑堤以后,海潮之害止息,而民获其利。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七月,朱元璋命工部官员调集淮安、扬州、苏州、常州四府民夫252800余人,修筑崇明、海门海堤,计长23933丈,以障潮汐。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再次掀起全国兴修水利的高潮。是年八月,朱元璋派遣大批国子监生和其他人员,到全国各地督责地方官民用心修筑水利工程。㳄年十二月统计,天下州县总计修筑堰40987处、河流4162处、陂渠堤岸5048处。(以上见于明太祖实录卷66,101,178,203,207,208,221,224,242,247,256等)

事实上洪武时期的水利建设均取得不少的成果,足以为后人效法,宣德六年(1431年)八月,明宣宗在修治水利时下令'所在工部令天下有司悉遵洪武旧制,于农隙时发军民協同修浚,惰慢者罪之。洪武年间的水利建设,改变了元末以来农田水利灌溉的落后面貌,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回复及发展,成为明代水利建设的开端时期,为后世治水兴农奠定了基础。

那么,总结而言,朱元璋交出了一张怎么样的成绩表呢?洪武十四年,赋役黄册编成,是岁记天下共有户10654362,口59873305,在籍人口数量超过元朝全盛时期58834711人(见于元史食货志),而由建国开始算,这仅仅只是用了15年的时间。洪武二十六年,诸司职掌编成,共记天下有田8507623顷,而据学者陈梧桐之推考认为洪武元年全国共有官民田180多万顷(见于洪武皇帝大传p.514),以此数据为基本,可考朱元璋于27年来为大明王朝增加了670万顷的农地,这一数字还高于宋代最高田额467万余顷的农地数!(见于文献通考卷四)

明史对此称道:'洪、永、熙、宣之际,百姓充实,府藏衍溢。盖是时,劭农务垦闢,土无莱芜,人敦本业,又开屯田、中盐以给边军,餫饷不仰藉于县官,故上下交足,军民胥裕。'

'宇内富庶,赋入盈羡,米粟自输京师数百万石外,府县仓廪蓄积甚丰,至红腐不可食。'

有的史籍还记述道,明初:'四民各有定业,百姓安于农亩' '人间道不拾遗,有见遗钞于涂,拾起一视,恐污践,更置高洁处,直不取也。(见于松江府部,野记卷2)

这类记载都说明了在朱元璋的治理下,明王朝强盛富裕,治世安民的盛治局面,以这一点而言,朱元璋的能力未被高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