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镜基本鉴别方法
铜镜一般是含锡量较高的青铜铸造。在古代,最早的商代是用来祭祀的礼器出现,在春秋战国至秦一般都是王和贵 族才能享用,到西汉末期铜镜就慢慢的走向民间,是人们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铜镜制作精良,形态美观,图纹华丽,铭文丰富,是中国古代青铜艺术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在古代时,镜子不止是能照出景色和人像,同时还代表着能照出世间万物,包括人心。这有着一定的哲学味道,古人觉得,人照镜子时,其实就是在审视自己的内心,一个君子当在照镜子时自省。所以,镜子在古代代表着自省、自爱、自强等等含义。
“喜欢铜镜本身固有的铸造艺术和纹饰艺术,喜欢深究铜镜与历史上显赫人物的故事,甚至还喜欢上了孟浩然、白居易、李商隐、刘禹锡、骆宾王等言及铜镜的诗歌作品。铜镜具体地反映了古代中国人的生动场景和礼乐变化,寄托了特定时期的人文理想。从一枚铜镜中,我们可以挖掘出丰富的文化信息。”
如果从其流行程度、铸造技术、艺术风格和其成就等几个方面来看,战国、两汉、唐代算得上铜镜发展史上三个最重要的时期。
汉代铜镜铜质银灰闪亮,唐代铜镜铜质银白闪亮,宋代仿镜铜质不如汉代、唐代铜镜,质较软,黄铜闪红。金代仿镜一般比宋代仿镜铜质略泛黄。明代仿镜黄铜闪白,清代仿镜黄铜透黄。这是辨别仿古镜与真镜的一个重要方面。
从器形来看,出现了手柄镜,如旧藏的“长柄仙人镜”。此类镜图片出版较多,目前仿造的也多,但仿造者常将镜身与手柄一次性浑铸,不得要领。还有一种短柄的铜镜,柄上部有镜托,柄下部有穿系孔,镜身图案是一个大大的“”字纹,周围饰龟、鱼纹。此类短柄镜图片很少出版,目前未见仿造。除手柄镜外,镜身的形状也有变化,如亚字形、桃形、葵花形、钟鼎形、瓶形、方形、长方形等。另外,金石学在宋代兴起,好古、仿古蔚然成风,所以此阶段还出现了一些仿古镜,如仿汉镜、仿唐镜等。
由于镜背面积较小,纹饰所选用的题材更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为我们认识和研究古代社会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铜镜在考古学研究中有着重要地位。它是我国古代墓葬中常见的随葬品。由于各个历史时期的铜镜有着各自的时代特征,它又是古代墓葬断代的标准器之一,因此人类从什么时候开始使用铜镜还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