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闽微信杂文系列之三十五:《菩提本无树》


梧闽文学作品展示

微信文章系列

  释迦牟尼佛灭度后百余年间,通过“七百集结”和“万人集结”两大法会,形成上座部和大众部两大系统。就其共同点而言,就是“缘起无我”。这个无我,一是人无我,二是法无我。佛教认为,任何个人,都是色、受、想、行、识五蕴合和而成,其中色蕴是物质部分,其余四蕴是精神部分。总而言之的人,包含有物和心两大部分,研究“人”这一种最高等的特殊动物,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取向都是片面的。

  《般若心经》中开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人要自觉觉人,首先要认识到人我都是五蕴合和、心物合和而成的一个假象,不悟到这个其实如电如露的人我假象,就会自然而然产生贪、瞋、痴、慢、疑等种种烦恼,因而自陷于娑婆世界,难脱生死苦海!所以说,佛教禅宗以顿悟方式明了人生“空”谛概念,置人于人外、置生于生前死后,在彻底悲观主义的人生观中反照人生过程的乐土与幸福!恰如人一旦经历了一次死里逃生过程之后产生那种豁达、自足与宽容等智慧一样,这也许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之一佛教文化,特别是禅宗的人生智慧!

  佛教认为人生本质是苦的,造成苦的原因是烦恼。人的欲望即人心是无限的,甚至比大海、天地还大,而人所生存活动的世界是一个充满缺陷和不足的娑婆世界,这种现实的矛盾必然带来种种的烦恼和痛苦,对此佛教的苦、集、灭、道“四谛”有详尽的阐述。它不仅从现实的这一世来究其因果,而且还追溯到前世去寻找原因,一直贯穿于过去、现在、未来的三世之中,佛教称这个超越常识的生命流为“三世因果”。而一世的生命际遇有“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和地狱”六种状况,佛教认为生命不断于其中生死交替为“六道轮回”,这个前提是灵魂不断灭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另外二家,道家在这个问题上,承认灵魂的不灭,人死后的灵气,上天为魂,下地为魄,得道者化为神仙真人,失道者变成野鬼游魂,没有多少辩证逻辑或成熟自圆的理论,但在世俗中却有广泛的认同感。儒家对这个问题是敬而远之,孔子曾回答子路等学生的疑问,鬼是怎么回事呀?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意思是说,你连人的事情都没有弄清楚,还谈什么鬼呢?子路又问,那么死是怎么回事?孔子又答:“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孔子说,你呀,连活着的事情都没有弄清楚,还考虑死后当鬼干什么!以后儒道在生死问题上的认识,基本上都附会佛教的说法,没有提出标新立异、自成一家的理论。西方传来的基督教认同灵魂的存在,但不承认有“三世因果”和“六道轮回”,并断言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必须信仰上帝,求得解脱,不然死后灵魂只有听任基督的末日审判,该升天堂的升天堂,该下地狱的下地狱,人生的回旋只有“一次得救”,自由少得可怜。

  佛教认为人的生命是无穷之流,可以无限转生,只有觉悟成佛才可以脱离“六道轮回”,而永续极乐净土。对于这一教义有的人认为是迷信,但佛教徒则非承认不可,否则,就连一个画饼充饥的精神寄托都不存在,何况全部的佛教理论体系。人生的命运参差不齐,一人一个样,可能有相近的,但不可能有相同的。每个人的性格、气质、品德、智力、财富、地位、感受和经历都不尽相同,种种差别,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用基督教的语言说,大家都是上帝的儿子,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但事实上人与人之间尽是不平等的,产生不平等的原因,不从三世因果中去寻找,今生现世的理论是永远解答不了的,这也许就是马克思解释宗教作为“精神上的鸦片”成因,以及宗教,包括佛教长期存在的必然性所在。

  开悟即可得道成佛,当年释迦牟尼历经苦修劫难,终于在一棵树下开悟成佛,这棵树就叫菩提树,“菩提”梵文的意思是觉悟、开悟的意思。据《坛经》记载,唐代六祖慧能上山砍柴,下市准备去卖柴养母时,路过一个客舍听到一个客人在诵经,“一闻经语,心即开语”,后来问客人时,才知道这本经义名叫《金刚经》,“金刚”比喻颠簸不破的东西,《金刚经》也就是颠簸不破的真理。现在诵读《金刚经》的人很多,开悟的人却廖廖无几。六祖慧能听了别人念经,“心即开悟”,按照《坛经》解释,因为他有前世修来的德,即“宿习有缘”。人有不同根器,即不同的智商和悟性,如学习某一项技术或技能,有的人一看就会,有的则学了大半辈子,仍不能熟练掌握。释迦牟尼佛见道之前,在王宫里当太子都不舒服,当时他已娶了老婆,生了孩子,就在于解不开生死烦恼的大难题,出家修了六年的苦行,仍然莫名其妙,摸不到开悟的魂头,直到在树下静坐七七四十九天后才豁然开朗,“觉悟之难”对于佛祖释迦牟尼尚且如此,何况一般凡夫俗子。大乘佛教的理论首先指出“人人都具佛性”、“人人都可成佛”的信念,但怎样开悟成佛,是渐修,还是像释迦牟尼出去苦行呢,这又是一个新的烦恼,禅宗提出了“即自见性,直了成佛”的渠道,即“顿悟”之道,破繁就简,点出“心即是佛”,但人人都不可能如六祖慧能大师因“宿习有缘”,而“一闻经语,心即开悟”最终修成正果,怎样去开启心中的佛性,这就是禅宗简单又不简单的证悟实践。据《五灯会元》上载,佛祖在灵山法会上,对着百万人天,默然不说一句话,只自轻轻拈起一枝花,向大众环示一转,大家都不了解他的寓意,只有大弟子摩诃迦叶,会心地破颜微笑,于是释迦便当众宣布:“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这便是禅宗的开始。在印度传到第二十八代菩提达摩大师,大师谓东土震旦(中国)有大乘气象,逐渡海东来,从广州上岸,与南朝梁武帝谈论不合,“一苇渡江”在河南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后付传心法和衣钵给中国的第二代祖师神光,直至南传慧能为第六代正宗禅师……一言以蔽之,禅宗不同于其它佛教派别,如净土、天台、唯识、律宗等门派的关键不同点是觉悟之道在于“心领神会”,不靠文字理论,也没有严格学习修行程序,更无固定老师指点迷津,这是只有上等根器的人才能实现“顿悟”成佛的方法!赵朴初居士曾讲过,毛泽东曾给他开过玩笑说:“佛经里有些语言很奇怪,佛说第一波罗密,即非第一波罗密,是名第一波罗密。佛说赵朴初,即非赵朴初,是名赵朴初。看来你们佛教还真有些辩证法的味道。”说明毛主席老人家也非常熟悉《金刚经》。“佛说,即非,是名”是《金刚经》的主题。比如有人说您是好人,您并非是天然固定的好人,因您能为大众的利益服务,故称您为好人。“即非”是性空义,“是名”为缘起义。佛教的核心思想是“缘起自性空”,其涵义为“凡是存在的,没有无因而自然的,没有常恒的,孤立的,一切的一切,都是关系条件的存在,因关系条件的和合而现在,因关系条件的分离而转化。”经论中说:“从无住本定一切法,让无所住而生其心,不坏假名而说实在”等,都属缘起义、无自性义或中道义。本着如上的宗旨,佛教的修行者,皆应“以无所执着心去作一切事”,或“以出世的精神作入世的事业”,这种“悲智双运”、“福慧双修”,集积弱智二种资粮的菩萨行,乃为成佛的正因。

  《金刚经》这个智慧就是叫人“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不要有“先入为主”的前摄概念,以免误判是非!因此,我们在这里说佛,即非一般人理解的寺庙里塑着金身、被香火贡果供养的“佛”,而是借着“佛”的名义研究人如何成为有觉悟、有智慧的人,而这一过程乃需这个人,无论选择渐修或顿悟,或者在不断渐修中不断顿悟,以至变成不是原来那个一般的凡人,而是佛教包括禅宗所期待的没有烦恼的“弗”人,即成佛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