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永武:【国学智慧•论语】孔子论修身与“不念旧恶”

开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薛说人才

阅 读

人生在世,应该力求做到喜怒不形于色,才能有利于事业的成功;只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才能“不念旧恶”,远离怨恨。我们不妨看看孔子的智慧吧!

原 文

5.19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陈子文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译 文

子张问孔子说:“令尹子文几次做楚国宰相,没有显出高兴的样子,几次被免职,也没有显出怨恨的样了。(他每一次被免职)一定把自己的一切政事全部告诉给来接任的新宰相。你看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可算得是忠了。”子张问:“算得上仁了吗?”孔子说:“不知道。这怎么能算得仁呢?”(子张又问:)“崔杼杀了他的君主齐庄公,陈文子家有四十匹马,都舍弃不要了,离开了齐国,到了另一个国家,他说,这里的执政者也和我们齐国的大夫崔子差不多,就离开了。到了另一个国家,又说,这里的执政者也和我们的大夫崔子差不多,又离开了。这个人你看怎么样?”孔子说:“可算得上清正了。”子张说:“可以说是仁了吗?”孔子说:“不知道。这怎么能算得仁呢?”

评 析

这段话是孔子与弟子子张的一段对话,涉及到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其中,令尹子文是楚国的著名宰相;崔杼是齐国大夫,曾杀死齐庄公,在当时引起极大反应;陈文子是陈国的大夫,名须无。

孔子认为,令尹子文忠于君主,尽职尽责;陈文子不与逆臣共事,为人很清正,但他们两人都还算不上仁。因为在孔子看来,“忠”只是仁的一个方面,“清”则是为维护礼而献身的殉道精神。所以,仅有忠和清高还是远远不够的。

这段话还有两点给我们以启示:一是子文的情商非常高,喜怒不形于色,胜不骄败不馁,这对于我们做人处事很有启发意义。二是陈文子为人清正,不与政治混乱的社会环境同流合污,而是选择离开,这也体现了人生主动选择的主体性。

实际上,我们对于社会环境,一般有三种处理方法:第一,是适应环境;第二,如果有能力,就改变环境;第三,如果没有能力改变环境,就只能逃离环境。

原 文

5.20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译 文

季文子每做一件事都要考虑多次。孔子听到了,说:“考虑两次也就行了。”

评 析

季文子,就是鲁国大夫季孙行父。他处理问题非常慎重,考虑很多,但由于做事过于谨慎,顾虑太多,就会患得患失,反而不够果断。笔者认为,我们考虑问题应该尽量成熟一些,但不能老于世故,因为办事犹豫不决,反遭受祸害牵累。《黄帝四经·兵容》:“因天时,与之皆断;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所以,孔子的话也不无道理。

原 文

5.21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译 文

孔子说:“宁武子这个人,当国家有道时,他就显得聪明,当国家无道时,他就装傻。他的那种聪明别人可以做得到,他的那种装傻别人就做不到了。

评 析

宁武子:姓宁名俞,卫国大夫,“武”是他的谥号。这段话讲了宁武子善于与时俱变的人生智慧,他处世为官的策略灵活得当。当国家政治清明的时候,他就为国家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当国家政治黑暗的时候,他就退居幕后或处处装傻,以便等待时机。孔子认为,一般人可以在政治清明时干一番事业,但很难做到在政治黑暗时装傻。

从人生哲学的角度来看,当社会处于黑暗时,你可以直接反抗黑暗,你也可以根据自身条件,暂时委曲求全,甚至通过装傻,以待天机。孙斌在受到庞涓迫害的前提下,就是通过装疯卖傻才得以保住性命,最终报仇雪恨。

原 文

5.22 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译 文

孔子在陈国说:“回去吧!回去吧!家乡的学生有远大志向,但行为粗率简单;有文彩但还不知道怎样来节制自己。”

评 析

孔子说这段话时,正当鲁国季康子执政,欲召冉求回去,协助办理政务。所以,孔子允许弟子回去为官从政,实现他们的抱负。但同时又指出他在鲁国的学生尚存在的问题:行为粗率简单,还不知道怎样节制自己,这些还有待于克己修身。

孔子这段话是讲人生修养的,要注重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实际上已经蕴含了他在后面的《论语·雍也》篇中所说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原 文

5.23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译 文

孔子说:“伯夷、叔齐两个人不记人家过去的仇恨,(因此,别人对他们的)怨恨因此也就少了。”

评 析

伯夷、叔齐是殷朝末年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死后,二人互相让位,都逃到周文王那里。周武王起兵伐纣,他们认为这是以臣弑君,是不忠不孝的行为,曾加以拦阻。周灭商统一天下后,他们以吃周朝的粮食为耻,逃进深山中用野草充饥,后来饿死在首阳山中。

孔子这里称赞伯夷叔齐的“不念旧恶”,对于我们的人际交往很有启发意义。在对待人际关系中,要做到“不念旧恶”,既往不咎,非常不容易,没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是很难做到的。伯夷、叔齐认为周武王伐纣是“以暴易暴”,既反对周武王,又反对殷纣王,但为了维护君臣之礼,他还是阻拦武王伐纣,最后因不食周粟,而饿死在首阳山上。孔子则从伯夷、叔齐不记别人旧怨的角度,对他们加以称赞,因此别人也就不记他们的旧怨了。孔子用这样一个故事讲述了为人处世应有的态度:“不念旧恶”,才能远离怨恨。因此,学会宽容与谅解,君子不计小人过,也是一直胸怀和豁达。

责任编辑:孙圆圆

好书推荐

简 介

薛永武《审美与人才开发》一书是“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物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人才强国战略出版工程出版物,由中组部归属的国家级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年出版。

该书是人才美学的代表作。作者运用了哲学、社会学、人才学、美学、文化学、教育学、现代仿生学、脑科学、思维科学、价值论哲学等多种研究方法,对于青少年的成长与成才、对于家庭和各类学校教育,提供审美的视角和方法,通过审美全面激发人们的想象力、感悟力和创新能力,促进人才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全面开发;对于国家人才战略和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而言,拙著对于全社会克服金钱和权力对人性的异化,引领人生超越平庸,走出人生迷途,促进全社会的人才开发,对于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