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天初作品】凭海弄潮一路走来——龙海浯屿岛漫笔

龙海的浯屿岛,犹如一颗灿烂的明珠,闪耀在浩瀚的东海碧绿之上。

如果说,几年来龙海市委、市政府落实《关于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海洋经济发展,把涉海项目作为海洋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和支撑点,2012年全市实现渔业产量37万吨,渔业产值达45亿元,渔民人均收入超万元,渔业经济运行保持平稳增长态势,那么,作为“首富渔村”的浯屿,一路走来所呈现出的日新月异的风貌,则堪称是最具典型意义的写照!

龙海是我常来常往的地方,但是到浯屿岛还是第一次。

从市区出发,到龙海斗美村的轮渡码头,不到半个小时的车程。今日,港湾的天空显得特别深远而蔚蓝,隔海相望,海面上银涛万顷浮光跳跃;对岸浯屿岛一座座“小洋楼”清晰可见;远方一个个礁屿酷似海上盆景映入眼帘,大海深处吹来海的亲切的气味,一种畅快、神秘的心情难以形容。

走进浯屿,一上岸,就觉得这里的海风比陆上强劲多了,发出一片海涛的音响,这时,正值海潮泛涨,一个接一个的波浪,轻盈地漫上码头,又轻盈地退了回去,这里的海水特别干净,就算海水到了嘴巴里也只是有淡淡的咸味。

浯屿岛孤悬海隅。这里民宅楼房鳞次栉比,小巷成为街道,夹在簇新建筑中,我们迂回曲折地穿街巷而行。没走多远,在几家门前狭长本地称为“埕”的空地上,见到一群妇女在忙碌地补着渔网,主人介绍:“岛上遵循着男人下海大鱼,妇女岸上织网的传统。”在直通岛心的三条小巷交汇处,2011年10月,福建省政府立有一块硕大的长方形玄武石碑,我如获至宝,认真细录:

浯屿,位于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市海域,地理位置为北纬24°20′,东经118°08′,隶属龙海市港尾镇,为村级岛,距港尾镇斗美村东海岸约2公里,岛体形如蝶,呈南北走向,长225米,宽480米。

市海洋渔业局的王语同向我介绍:浯屿岛北距厦门岛8海里,与金门的大担、二担岛仅三四海里之遥,面积仅有0.96平方公里,驻岛人口4280,外来人口5000多。不少学者在其著作中,包括1982年8月版的《辞海·地理分册》,把浯屿与别称浯洲屿的金门岛混同起来,《泉州府志》《厦门志》地方志,记述最为准确。当问及,岛称“浯屿”,出自何处时,却是少有人知。

我查阅一些资料,读到不多的零星记载,清代地方志记载:“浯屿在县极南,孤悬大海中,左达金门,右临岐尾,水道四通,为漳州海澄、泉州同安二邑门户”;清《同邑海防论》记载:“浯屿,据海疆扼要,北连江浙,南接百粤,东望澎湖、台湾,外通九夷八蛮,风潮之所出入,商舶之所往来,非重兵以镇之不可”。说的是,浯屿的历史可以远溯宋元时代,自古以来是兵防要地。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江夏侯周德兴入闽建镇海卫所,第二年在浯屿建成“水寨”,驻兵2000多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总兵戚继光征剿盘踞浯屿倭寇,第二年浯屿归新建的海澄县管辖;清顺治八年(1651年)郑成功驻军浯屿,建墩台、营房和南北炮台,在今码头一侧;清道光四年(1824年),由福建水师提督许松年所立的《浯屿新筑营房墩台记》石碑称,“门户固而厦门岛安,厦岛安则内陆举安”,详细记述浯屿在中国海防史上占据着显赫位置。

由于浯屿岛自古以来是海防要地,同时又是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收舶港、发舶港和贸易集市。现岛上不仅留存有古城墙、古炮台等众多军事史迹,也保留不少反映民俗文化的遗产,记录了浯屿各时期的历史,昭示着作为海岛渔村的特征。

在岛的西岸,陪同我参观的主人说:“这里的天妃宫,供奉的是渔民们最信赖的妈祖娘娘,是浯屿的重要文物保护单位。浯屿打鱼人信奉妈祖,时逢出海作业季节,家家户户都带上贡品到天妃宫祭拜妈祖,以求出海作业一帆风顺,满载而归!”

考证天妃宫始建于什么年代已不重要了,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重修,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重建,经近代多次修葺一新。据说,天妃宫右侧有“大厅公庙”;岛中有“江府太师庙”;港仔尾有“王爷庙”,还有在山仔顶和西港学校旁,两处大、小“土地公庙”和设在一岛民家中的“关帝庙”,祀关帝,陪祀周仓和关平,等等。其实,浯屿岛古迹和古建筑还不少,这些遗址遗迹和人文景观,形成于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留下岁月沉淀的记忆,留下长长的故事,有独特的魅力。

浯屿岛上风光旖旎,有八景:虎头探海、霞鞍望月、观音听潮、后江波练、仙洞钓鳌、烟墩决胜、延平跑垒、长礁远眺,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我们来到浯屿岛,宁静的港湾风和日丽。

这儿,一艘艘钢质大马力渔轮,整齐有序地泊在港湾内,场面极为壮观。陪同我们的主人介绍说:“海岛南北走向,北端为岩石悬崖,浪大涌急,南端海湾有万顷沙波和沙鞍,西北部水深浪小,有较好的锚地,两座码头都不受潮汐影响,是浯屿岛上天然避风停泊的良港,外埠船只也常在此停泊。由于一年一度的休渔期即将开始,渔船陆续返航,不是临近休渔期是见不到这样场面的。”

每年8月1日庆祝休渔禁捕期结束,鸣炮开船,几百艘船浩浩荡荡一齐出海,整个场面热闹非凡。此后,每年在农历腊月二十九日之前,所有出海的船只又都会回到浯屿岛,外出谋生的人也会回到岛上和家人一起过年。在除夕这一天,浯屿岛居民有一个传统仪式,名曰围炉,即点燃木炭置于一个土炉内,然后把土炉子放在桌子的正下方,一家人围坐桌旁,表明家庭团团圆圆,和和睦睦,祝福来年风调雨顺。

浯屿人骄傲地说:“我们的捕捞业已经由内海闯出到大洋了”。渔民捕鱼范围已由原先的几十海里逐步扩大,捕捞船出海一次,一般都要十几天,甚至要一个多月,有时一个航期长达两三个月之久。现在有的船队配合运输船、补给船,由收购船每隔三四天往返各作业渔场之间,把新鲜鱼产转运到市场上交易,只要不是恶劣气候影响,长达8个多月在海上作业是常有的。

尤为难得的是,“发展走上快车道,起步于改革开放初期,经历一段艰辛的创新历程。”据介绍,从悬挂帆靠人风力的木橹船,到使用机械动力的帆机结合船;从1994年被称为“浯屿第一船”的铁船下水,到2007年全部淘汰木质船舶;从1965年全村只有15条“封网”船,到现在拥有450多艘钢质远洋捕捞船和百多艘交通运输船,浯屿在跳跃式地前进,向现代捕捞业跨越。令人深为感动的是,以往靠土罗盘把握方向,靠舵手观察星辰或固定目标辨别航向,现改用磁罗经、卫星导航,安装无线电台通报鱼情、购置渔业无线电设备接收防台风警报、安装高科技产品探测鱼群,形成网络指导渔业生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91年10月,开始引进卫星导航,使用上国际先进渔具,现在高科技多功能卫星电话已普及全岛及渔船,全岛渔船都已安装上各种多功能对讲机、雷达,为安全生产起到关键作用。超过一半的家庭拥有大钢质船,实现渔船机械化、渔网化纤化、指挥电信化,渔场拓展,作业多样,既增加产量,又开发出相关配套的产业链,在浯屿得到实现!

然而,尽管如此,浯屿人仍不满足。浯屿岛四面环海,海岸线长7.3公里,又处内外海交界处,水深流急,海水循环交换水质较好,海滩海礁石上还盛产石花草和紫菜,海区适宜海水养殖。渔民除了从事外海捕捞作业外,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海上网箱养鱼,现在这里的海水网箱养殖也是村民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

看网箱养鱼,也不远。网箱养鱼主要分布在东港和西港海域,岸线长约3公里。那海面上养殖的网箱,纵横交错却井然有序,也许正因为这天气的缘故,加上今日出奇地风平浪静,海湾一望无际。

浯屿网箱养殖的活鱼品种丰富,多是些高经济价值的鱼种:真鲷(加腊鱼)、青斑、黑格(黑鲷)、黄翅(黄鳍鲷)、高体鰤鱼、褐石斑鱼、美国红鱼和黑包等等,成品部分远销韩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厦门酒店大排档上的活鱼大都来自于此!

如今,浯屿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创造了腾飞式的发展速度,写下了值得骄傲的历史,向世人展现。在短短的20年间,经济发展,从1992年总产值一亿元、年人均收入2000多元,到2012年总产值10亿元、年人均收入2万多元,实现“两个翻十翻”,跳跃式地前进,由贫瘠的渔村,转变成社会主义现代新渔村,成为远近闻名的“金浯屿”。

斗美村开往浯屿岛的轮渡可载客54人,每小时对开一班,十分便捷。

“花径不曾缘客扫,逢门今始为君开”,我们乘渡船赶到村委会,村党支部书记蔡文山热情迎候我们。

话题提起《海霞》这部影片,电影中原型人物是浯屿岛民兵,外景地是选在浯屿八景之一的“霞鞍望月”海滩拍摄。让人想起“大海边,沙滩上,风吹榕树沙沙响。渔家姑娘在海边,织呀织渔网织呀么织渔网……”这首旋律优美、曲调婉转的《渔家姑娘在海边》插曲,感到十分亲切。据介绍,被誉为“英雄岛”的浯屿岛民兵连,组建于1950年2月,军民同心协力,日夜巡逻在浯屿岛的海岸线上,穿梭在村间小巷里,活跃在渔船码头间,在参加社会建设、拥军支前、维护治安中,谱写出一曲曲军民鱼水情深的壮歌,作出了巨大贡献。浯屿岛的女子民兵哨所,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而闻名遐尔。

采访在进行着。蔡文山深有感触地说:“浯屿是革命老区村,早在1930年5月,港尾成立中国共产党特别支部,在浯屿建立了党的地下革命据点,谱写了革命的光辉篇章。如今,村党支部发扬革命传统,心系村民,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我读到不少翔实资料,村“两委”因地制宜,对海洋产业发展作出全面规划,“开发外海、拓展远洋”。村“两委”班子坚持南北随行,提出渔船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还设立流动支部,服务转场的渔船,服务安全生产。

提到服务渔业生产第一线,近年,村“两委”与浯屿边防派出所成立海上联动指挥中心,联合推出了海上船只编队及港区规范管理的新型管理举措。将浯屿出海400多艘渔船划分为3个支队,下辖6个大队,每大队各辖5个中队,组成三级管理体制,利用电台等系统实时掌握船舶动态,实行结伴作业、编队集体航行,对出海船只进行日常跟踪护航。令人称道的是,海上联动指挥中心集“110、119、120、122”等多种功能于一身,为渔民群众提供服务。正如一位渔民所说:“现在我们船上都安装了GPS、AIS短波渔场安全救助终端等高科技产品,一旦有不好的天气,我们都会在第一时间接到通知,并按指示就近靠岸。”

新形势下,浯屿如何实现科学发展?蔡文山告诉大家说:“这几年,在上级领导下,村‘两委’提出‘渔业兴岛,产业带动’。”据了解,关于“产业带动”,渔业船舶修造业是浯屿岛的一项传统产业,有一定的历史基础和产业规模。村“两委”因势利导,提出浯屿渔业船舶修造业走规模化、集约化的四条措施,浯屿先后又办起十几家造船厂,同时带动办起网具厂、修配件厂和制冰厂,还建起供电站、加油站,使运输产业得到提升,取得成效。

村长蔡建平说得好:“产业带动,离不开科技的提升、离不开人们智慧的凝聚。唯有创新,才有发展力;唯有独特,才有生命力。”据介绍,1986年拖网渔船开始推广应用余热锅灶和减烟节能器,两年后渔船全部使用,节油率达5%以上,大大提高节能效率。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渔具生产上做足文章,取得实质性突破。历史上的渔网,多以黄麻、苎麻等编织而成,用薯榔或荔枝、龙眼树作染料;棉纱织的则用桐油、煤焦油作染料。这类网经海水浸泡,容易腐烂破损。上世纪50年代后期,随着化学工业发展,逐步改用化学纤维,既轻便又耐用。如围缯和定置网,改以低压聚乙烯线编织,网线细小,网目增大,网围根据捕获不同水层鱼类的需要,加长加大。钓绳和流网线,1958年开始改用尼龙丝,钓具连接线改用不锈钢线。1959年木质浮子改用塑料浮子,陶瓷沉子改用铅沉子。渔网基本实现化纤化,并使用机械起网机拖网,定置网也使用起网机打桩。

当然,美好的社会事业发展,同样来源于不断地孕育和创造。浯屿人编织着大海的梦,让我们感到一份同心奋进的深沉力量:从渔民轮流派工上集体船出海作业,到体制、机制改革,完成合股承包经营;从80年代建造自来水厂、1979年建立发电厂、1988年架设二条海底电缆,到铺设沿海环岛主干道;从建设农贸市场、建成几座冲洗公厕、设置垃圾回收站,到整治村容村貌;从设立信用社,到成立“渔业协会”;从建中小学校、落成渔民活动中心、建立农村基层组织学习活动场所,到发展休闲渔业、海岛旅游、拓展文化交流空间,浯屿的脚步越迈越稳健。几年来,为改善村民生产、生活环境;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为浯屿社会发展的进一步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村“两委”不遗余力。

……

“面朝大海,浯屿岛春暖花开;面向世界,浯屿人时不待我。因为勇气,我们有理由期待更美丽的春天;因为信心,我们更相信繁花似锦的未来。”

话里画外,我们为浯屿喝彩。

梧闽风采


郑亚水,笔名梧闽,自号"山石码'',毕业于厦门大学政治学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先后由漳州市图书馆出版《秋水白云》、《西方国际政治研究》、作家出版社出版《白云深处》、海风出版社出版《月泊龙江》等书籍,散文作品并入选《中国散文家大辞典》(作家出版社)。

2001年中国东欧经济研究会授其《企业文化一一现代企业的灵魂》''优秀社科论文一等奖'',该论文已经被清华大学收归《n<1知网空间》智库咨文。

2010年度荣获中国散文学会颁授“中国当代散文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