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兆明作品]良才芋•粮齐芋
在我上山下乡的农场附近有一个小村子叫良才村,它是龙海市角美镇铺透村的一个自然村。说起良才村,那是远近闻名,为什么呢?一是它的独特的地理位置,二是村里出产的一种土特产。
良才村是龙海市与长泰县交界的地方,在漳州地区非常著名的“倒马城”和“狮岩十八洞”就在良才村的旁边。这里背靠天柱山,植被茂密,土地肥沃,清澈甘甜的山泉奔流不息,从村里蜿蜒而过。这样的地理环境十分适宜槟榔芋的生长,所以,村里盛产槟榔芋。良才村生产的槟榔芋品相好、口感佳、营养丰富,人们称这里生产的槟榔芋为“良才芋”。有这样一个说法:“要吃芋就吃良才芋”。而村里吴清山老人种的“良才芋”更是芋中的极品,他的芋头除了具备所有良才芋的品质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香”。每当他家在煮芋头时,与他家相隔二三十米的人家就能闻到芋头飘出来的香气。
至于“良才芋”的来历,据当地的老人说,还有这样一个传说故事:
相传乾隆皇帝游江南时,有一天来到这个小村子,此时天色已晚,乾隆皇帝及其随从们都饥肠辘辘,饿得头发昏,四肢无力。村里人不知来人就是乾隆皇帝,以为是过路的客人,不过山里人历来好客,就十分热情的招待客人。要知道山里人生活条件并不好,只是粗茶淡饭而已,实在拿不出什么好吃的东西来,只能拿出当地的土特产芋头来招待客人。也许是乾隆皇帝饥不择食,看到一饭筐热气腾腾的芋头就大吃起来,觉得好吃。吃饱之后,乾隆皇帝问这是什么东西,这么好吃。村里人说这是“粮齐芋”。“良才”在本地话里的发音就叫“粮齐”。乾隆皇帝听说是“粮齐芋”很高兴,后来就指示官府年年进贡朝廷“粮齐芋”。乾隆皇帝是否真的来到良才村,已无据可查,也不足为信,因为像这类的传说实在太多了,绝大部分是牵强附会,人们总是喜欢攀龙附凤。为什么叫“粮齐芋”呢?其实,粮齐寓意粮食齐了。以前,山里人生活水平低,大米常常不够吃,只能用番薯、芋头来补充,有上等的槟榔芋来冲抵粮食,那不是粮食齐了吗?所以我觉得叫“粮齐芋”比叫“良才芋”更有意思。
粮齐芋的吃法有好多种。把芋头洗干净放到锅里煮,煮熟后剥皮蘸着酱油吃,这是最普通的吃法。把芋头作为蔬菜吃,那可以做出好多种菜色。还有一种比较普遍的做法是做成“芋头粿”,逢年过节的时候,很多家庭会做芋头粿。最为有特色的吃法就是做“芋泥”,其做法是芋头去皮、切片、蒸熟,然后捣松,放入烧热的锅里,加上猪油、白糖、炒熟捣碎研成粉末的花生仁或者黑芝麻,旺火热锅、不断搅拌,直到猪油、白糖、芋泥完全融合均匀,装入碗里,再拿到蒸笼里蒸五六分钟,让芋泥中的白糖完全溶解,然后拿出来,再往碗面上淋上少许熟的猪油,这样一道味道柔绵香滑、又甜而不腻的特色风味美食——芋泥就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芋泥”在龙海一带非常盛行,在过年过节时,是很多家庭必备的菜肴,特别是在角美镇,每有婚庆喜宴、农历七月普度的宴席上,总有“芋泥”这道菜。不过,在吃芋泥时要十分小心,以防烫伤嘴巴,因为芋泥煮熟之后,上面有一层淡淡的油面,这层油面把热气掩盖住了,碗面不会冒着腾腾热气,很多人被它的假象所欺骗,大口舀起就吃,这样很容易烫伤嘴巴。本地有这样一句话是这样说的:“霜条(冰棒)看会熏,吃会冫質(zun);芋泥看勿会熏,吃会圇(lun)。”意思是说冰棒看起来会冒气,其实吃起来会冷得发抖;芋泥看起来不会冒气,其实吃起来会烫得浑身收缩打激灵。所以,芋泥要等它凉下来,温温的吃才好吃。一般煮熟后要凉它半个小时左右,这样,芋泥里面的热量大大降低,此时来吃芋泥既安全又好吃。
不过,现在要吃到正宗的地道的良才芋,已经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因为在良才村种植芋头的农户非常少,只有少数人家还有种植,大部分农户都改种茭白笋、火龙果等效益高的经济作物。而种植芋头效益不高,且今年种植芋头的地块,明年不能再种植,要让地休息,要两三年后才能再种植。所以,良才芋的种植面积逐年减少,良才芋的数量也在减少。目前,整个村子只有吴清山等十来户人家还有在种植芋头,面积也只有二十来亩。主要原因是销售渠道不畅通,农户担心产品卖不出去。只有帮助农户解决销售渠道问题,提高产品附加值,使种植农户能从种植中获得更高收益,这样才能有效的保护“良才芋”这个品牌,使“良才芋”不至于消亡。
梧闽风采
郑亚水,笔名梧闽,自号"山石码'',毕业于厦门大学政治学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先后由漳州市图书馆出版《秋水白云》、《西方国际政治研究》、作家出版社出版《白云深处》、海风出版社出版《月泊龙江》等书籍,散文作品并入选《中国散文家大辞典》(作家出版社)。
2001年中国东欧经济研究会授其《企业文化一一现代企业的灵魂》''优秀社科论文一等奖'',并入选《中国改革发展论文集》(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9年11月,该论文被清华大学收录《n<1知网空间》智库咨文。
2009年9月《新文化泛思》入选中央党校全国思想政治工作科学专业委员会编审的《科学发展观学习与实践文集》;《<兰亭序>拾遗》一文于2010年9月入选《中国散文家代表作集》(作家出版社),并荣获2010年度中国散文学会“中国当代散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