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雾之韵
雨细蒙蒙的,包裹着雾霾。
浓重而污浊的空气,景物的含蓄中藏污纳垢,人身处其中甚至不敢大口畅快的呼吸。不过十多年时间,一个叫“雾霾”的新概念,几乎颠覆了几千年来中国人形成持有的一种很重要的审美观:朦胧之美。
从“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设景,到“香雾空蒙月转廊”审美定势的形成。偏去雾里看花,并不要物象直接显现出来,含蓄着,就要那份遐想。
那种润婉,似在而无的飘逸,实在是妙不可言。
霾的出现,让一切雾里的朦胧成为不能触碰的险恶。
有次在井冈山景区偶遇的景象久久难忘。
第一回那么确定眼前所见是雾不是霾,敢于置身其中,去赏玩夜晚那么美的云里雾里。
我们开车时就遇到了麻烦。
在迷蒙中几乎不辨景物,烟雨里小心翼翼的踱进井冈山茨坪区。几个同伴沮丧的絮叨着天气的不作美。我却有一种直觉,预感到我们将能观赏到井冈山的另一面奇景。直白的阳光高调的照耀着的井冈山有点单调,它的山势毫无奇拔险峻可言。
茨坪挹翠湖的景致在浓雾的笼罩中被灯光调色出一种奇异的绚丽,你只能用“雾韵”来形容。
灯光中的树木润泽而迷幻。
雾里透着清新,能闻出一丝丝山里水珠的甜味。
那是只可在画面的观赏中才能体会到的一种愉悦与绝美的风情。
朦朦胧胧的你我,天无雨却要打着伞防潮湿。
尽管是晚上,游人们纷纷从屋里出来,在雾里兴奋的品味着朦胧之美。
好像是上天在对我们这些兴致勃勃的夜行者进行奖赏,雾气不一会就居然逐渐消淡了浓烈,漏出肌肤的挹翠湖的秀美与恬静,此时呈现出洁净到精致的那种空灵.....
也就是将面纱撩开了一刻钟的时间,大雾复包裹住湖面。
茨坪在雾中安眠了。
一清早我们动身去看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故居,恬静娇美的挹翠湖又盛装呈现它的美丽。
但总不及昨晚雾来雾去中好看。
茨坪偶遇美丽雾景那年我们已经深陷霾的困扰。
在井冈山各处,你会经常看到轻纱薄笼,那俊秀的青山绿水亦因之而分外秀美。你得小心的分辨:它是霾,亦或仅仅是雾气。
颜色、通透度与气味,我们练就了识别的本领。
再不能轻易冒险去看雾韵,怕是霾的化妆。
旅居黄山的上海画家陈佐凡先生,经常会在朋友圈发一些他在山脚家居小院,日日看到的雾韵群峰的美图。
真真慕羡他。
青山所在的地方,还会有纯净的烟雾缭绕,山水花木的朦胧之美还在存留。
那一日,小城画家董克文在他的高层书房里拍出的相山雾景,给人一种山色空蒙雾亦奇的美轮美奂。
凭经验就可以断定,那不是霾。
朋友许建军跑去杜集梧桐村,那里的高山流水的传说景致又展现出来;而远山中则笼罩着的一层薄雾,恰似古琴的声韵。
作者相关文章
关注马尔的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