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八月,厦门的骰子声要从初一响到卅
中秋博饼,郑成功留给厦门最接地气的遗产
又农历八月了(今天是八月初一),秋高气爽的时节,对于其它地方的人来说,静等中秋小长假和国庆黄金周无疑是这个月最大的主题,但对厦门人来说,博饼才是这个月的头等大事。
寻常百姓家,有的人会迫不及待,早早就把收藏的骰子拿出来,没事的时候先玩几把试试手气,期待中秋这一天家人团聚在一起时一举中魁;众多商家也是早早准备,都想发一笔“博饼财”;工厂等企事业单位同样不会闲着,早有行政后勤人员开始给员工们筹划一年一度的博饼福利;还有中小学校也会组织学生们博一博,把它作为一堂传统文化的教育课。
关于厦门中秋博饼的源起,流传最广的一则传说是:三百多年前,郑成功在鼓浪屿操练水师,其士兵多来自福建、广东等地,中秋前后愈发思亲怀乡。
郑成功问部将洪旭是否有良策解士兵之乡愁,洪旭经过在兵部衙堂与属员推敲,巧设“中秋会饼”作为筹码,与骰子、骰子游戏规则有机结合,让全体将士在中秋之作博饼狂欢,结果一举解了这个难题,还鼓舞了士气。
郑成功见之大喜,下令每年的中秋节固定举办博饼活动,从而形成博饼文化的雏形。
不过后来据文史专家考证,这种传说并不准确,比如有专家从《台湾府志》中考证得出:明末清初,台湾府(现在的台南)中秋时就开始出现士子们以骰子博饼做游戏的记载,这应该是厦门“中秋博饼”习俗的源头。
这种说法马上有人提出不同意见,台湾士子以骰子博饼做游戏恰恰是从厦门传过去的,这反而证实厦门中秋博饼最迟明末清初就已经是一种很普遍的民间习俗。
反正考证来考证去,厦门中秋博饼到底准确的源起在哪里,也没有哪个专家考证出个能让人心服口服的所以然。
所以郑成功这个版本还是最流行,民族英雄、佳节思乡、收复台湾等这些元素组合在一起形成的传说太深入人心,管它真的假的,老百姓就认这样的传说。
在鼓浪屿,到处都是郑成功的身影,单单雕像就有三尊(皓月园一尊,郑成功纪念馆两尊),其中皓月园的郑成功雕像是全国最大的大理石历史人物雕像,矗立在据说当年郑成功站在上面指挥水兵操练的覆鼎岩上。各种遗迹遗址更是不可胜数,把鼓浪屿叫成“郑成功纪念岛”一点也没有违和感。
鼓浪屿对面的厦门岛,和郑成功相关的遗迹遗址同样很多。总之郑成功在厦门岛和鼓浪屿留下的足迹多到让生活在这里的人有时都目不暇接,不过要论郑成功留给厦门最接地气的遗产是什么?答案当然只有一个:中秋博饼。
今天厦门的“中秋博饼”,早已经从一种民俗演变成一个商家做各种促销的由头,并反过来让“中秋博饼”越加发扬光大,从一种联结亲情的家庭娱乐变成创造商机和各类企业给员工福利以提升凝聚力的功利性活动。
其实“中秋博饼”商业化从上世纪2、30年代就开始了,不过这个时期的“博饼”是真的博饼——奖品就是月饼。当时厦门各行各业中,制饼行业尤其发达,叫得上名号的就有几十家,市场竞争特别激烈,到了中秋时节,为了促销月饼,有商家就在店门口摆出骰子,凡到店购买月饼者,凭消费金额的大小获得次数不等的博骰子机会,从“一秀、二举、四进、三红、对堂、状元”6个等次中博出哪一等,就能得到一个那一等的月饼一个。
博饼的商业化尽管让这个传统习俗失去一些传统的味道,却制造了更多人们可以在街头巷尾茶余饭后的谈资,比如某某某在哪家商场博到状元,比如某某某拿下公司多少钱的状元王,比如某某某今年手气好博到好几个状元等等,说起来都是特别欢乐的事,也会特别羡慕那些博到状元的人,怎么我就博不到呢?通常人们都是一边怨自己手气不好一边喝茶聊天,过了也就忘了,谁也不会真把没博到状元当成手气不好的证明然后怨天尤人,就图个乐呗。
一种传统只有让人们愿意乐此不疲地谈论,生命力才会越加旺盛,厦门的“中秋博饼”就是最好的证明。
总之,进入农历八月,厦门的博饼季来了,这个月,厦门最大的声音一定是骰子声;这个月,在厦门的人要是没有参加一场博饼活动你都不好意思说;这个月,厦门最大的王是“状元王中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