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生活故事:陕北插队5年,临走时,老丈人一句话让他至今难忘

如仪爱影视

关注
2021-07-31 02:18
张旺财是地地道道北京人,今年已经71岁了,已经退休十多年了,平时生活很是简单,每天和老伴李玉娟,养养花,遛遛狗,有时候会带着老伴去旅游一下,两个人结婚46年来,从来没有吵过架,是别人眼中的模范夫妻,两个孩都已经成家立业,大儿子在北京开了一家公司自己创业,女儿在北京一所高校教书,用张旺财的一句话说:“这辈子值了”。
1970年5月,21岁的张旺财和其他几百名北京知青一起,坐上了北京开往陕西汉中的知青专列,这是他第一次出远门,心里有些紧张,临走时父母告诉自己,去了一定要学会吃苦,和老乡要搞好关系,在张旺财心里这次就是去玩,过一段时间就会回去,没想到这一去就是5年时间。
坐了两天两夜的火车,有倒了一趟班车,终于来到了,他们此行的目的地,汉中刘家湾小河村,刚下车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一望无际的山沟沟,一片荒凉,远处山坡上零零星星能看见几只羊和数只牛,此时张旺财的内心五味杂陈,有些女知青直接流下了眼泪,可是此时想回去已经不可能了,只能既来之则安之。
小河村一共有两个大队,相距七八里地,一对是大队,人数也是最多的,而且平地比较多,二队人数少,老乡多半都是住在窑洞里,种地都是山地,碰巧的是在给知青分配的时候,张旺财被分到了二队,二队队长李茂才是一位40多岁的陕北孩子,身材瘦小,皮肤黝黑,不过从做事和说话中流露着陕北人的朴实和真诚。
张旺财住的地方是一间新挖的窑洞,门和窗都是新的,里面还有一个灶台可以做饭,一进门就是一个长四米的大炕,可以住下5个人,张旺财简单收拾了一下行李,队长李茂才就召集知青开了一个动员大会,会上李茂才对知青的到来表示了热烈欢迎,顺便给大家讲了一下纪律,和每天的工作任务,开会结束之后,因为知青们的口粮还没有发下来,队长李茂才安排知青们去老乡家里轮流吃饭,等过一段口粮下来了,知青们就可以自己做饭了。
张旺财去吃饭的老乡家,正是队长李茂才家,张旺财去了才知道,原来李茂才家里只有他和女儿两个人,李茂才的女儿名叫李玉娟,比张旺财小两岁,去的时候李玉娟已经准备好了饭菜,第一次吃农家饭张旺财还是比较好奇,仔细打量了一下饭菜,一盘土豆丝,一盘咸菜,几个玉米馒头,和几碗不见几粒米的稀饭,吃饭的时候李玉娟见张旺财吃的少,以为他害羞,就对张旺财说道:“多吃一点,不要晚上饿肚子”,张旺财说道:“我饭量小”,简单吃完饭后,张旺财就回去睡觉了。
第一次睡陕北窑洞张旺财实在是睡不着,到了半夜张旺财肚子“咕咕”叫了起来,这几天一直没怎么吃饭,在老乡家里有没吃多少,这还是张旺财第一次感受到饿肚子的滋味。
第二天早上知青们起来很早,就下地帮着老乡们去干活了,张旺财好不容易坚持到吃饭的时候,这次张旺财可是真饿了,李玉娟看着狼吞虎咽的张旺财说道:“慢点吃别噎着,馒头管够”,这一顿饭张旺财一个人吃了6个馒头,从此之后张旺财“大胃王”的绰号就转开了。
吃了人家的饭当然要帮人家干活了,张旺财每天就帮着李玉娟家干点农活,要说最累的还是挑水,挑水的地方都是在沟里,山路不好走,挑一趟水要一个两个小时,所以大家用水都是比较节俭,洗澡就更奢侈了,大家十天半个月才能洗一次。
经过几个月的生活,张旺财也适应了陕北的生活,和李玉娟也成了好朋友,平时李玉娟就帮着张旺财洗一下衣服,缝一下裤子。
1974年一天晚上,下着大雨,熟睡中的张旺财听见有人在敲门,打开门一看是李玉娟,李玉娟哭着说道:“我爸他病了,肚子疼”,张旺财二话不说,感觉跟着李玉娟回到家里,找了一辆架子车,把李茂才赶紧送去了医院,最后医生检查说是肝癌晚期,听到这个消息李玉娟瘫坐在椅子上,张旺财安慰李玉娟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李茂才临走时独自对张旺财说道:“我女儿以后就拜托你照顾了,我能看出来她是喜欢你的,希望你以后不要辜负她,好好照顾她,这孩子从小就吃了很多苦”,张旺财此时内心很挣扎,不过还是答应了。
在李茂才去世第二年,张旺财就接待了返京通知,一天晚上张旺财对李玉娟说道:“我过几天就要回北京了,我希望你能和我一起回去”,面对突如其来的问话,李玉娟内心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她喜欢眼前的这个北京知青,可是总觉得有点配不上他,张旺财看出来李玉娟的心思,对着李玉娟说道:“我们两的事情我已经给父母说了,他们也非常高兴,回到北京我们就结婚”,李玉娟低头说道:“听你的”。
回到北京两人结婚以后,张旺财顶替了自己的父亲,进入了一家国企工作,李玉娟的户口也迁到了北京,家里人也给李玉娟找了一份工作,两人婚后有了两个孩子,日子过得非常幸福,张旺财一直没有忘记老丈人的话,这些时常想起在陕北插队的日子,眼里总是闪过一丝忧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