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鉴赏辞典》第五百一十三首《写情》(李益)

 【篇目】

 【作品介绍】

 【注释】

 【译文】

 【作者介绍】

 【赏析一~~赏析四】

      写情

     【中唐·李益·七言绝句

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拼音版

shuǐ wén zhēn diàn sī yōu yōu,qiān lǐ jiā qī yī xī xiū。

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

cóng cǐ wú xīn ài liáng yè,rèn tā míng yuè xià xī lóu。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作品介绍]

《写情》是唐代诗人李益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描写主人公与喜欢的女子约会不至而感到失望、无奈,甚至绝望不已的心情。诗中主人公望穿秋水,苦苦等待,奈何伊人爽约,于是失望之极,形象地表现了失恋的痛苦。全诗语言简练,以美景烘托和渲染愁情,用虚拟手法突出人物形象,诗境含蓄深邃,在唐代众多描写男女情事的小诗中别具一格,历来为世人所传诵。

[注释]

⑴水纹珍簟(diàn):编织着水纹花样的珍贵竹席。思悠悠:思绪很多。悠悠:漫长,遥远。
⑵佳期:本指好时光,引申为男女约会的好时机。
⑶良夜:美好的夜晚。

  [译文]

躺在精美的竹席上思绪万千,久久不能平静。期待已久的一次与恋人的约会,一下子告吹了。
从今以后再也无心欣赏那良辰美景了,管他明月上不上东楼,下不下西楼。

  [作者介绍]

李益(748—829)(一说约750—约830),唐代诗人。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大历四年(769年)登进士第,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年)登书判拔萃科。初因仕途失意,客游燕赵间。后官至礼部尚书。其诗音律和美,为当时乐工所传唱。长于七绝,以写边塞诗知名。今存《李益集》二卷,《李君虞诗集》二卷。
赏析

壹/

此诗创作时间不详。蒋防《霍小玉传》中说,李益早岁入长安应试,与霍小玉相爱,立下结为终身伴侣的誓言。后来,李益回乡探望母亲,不料其母已给他和表妹卢氏订婚。迫于封建礼教,他不敢违拗,霍小玉也为此饮恨抑郁而死。从此,李益“伤情感物,郁郁不乐”。但此诗与霍小玉是否相关有待考证。

整体赏析

李益这首诗以“写情”为题,很像是写恋人失约后的痛苦心情。诗中所反映的时间是在女友失约后的当天晚上。诗人躺在花纹精细、珍贵华美的竹席上,耿耿不寐,思绪万千。原来期待已久的一次佳期约会告吹了。对方变心了,而且变得如此之快,如此之突然,使人连一点思想准备也没有。“佳期”而言“千里”,可见是远地相期,盼望已久,机会难得。“休”而言“一夕”,见得吹得快,吹得彻底,吹得出人意外。而这又是刚刚发生的,正是诗人最痛苦的时刻,是“最难将息”的时候。夜深人静,想起这件事来,不禁失眠。一、二两句从因果关系来看是倒装句法,首句是果,次句是因。
这个令人痛苦的夜晚,偏偏却是一个风清月朗的良宵。良夜美景对心灰意懒的诗人说来,不过形同虚设,根本没有观赏之心。不但今夜如此,从此以后,他再不会对良夜发生任何兴趣了,管他月上东楼,月下西楼。月亮是月亮,自己是自己,从此两不相涉,对失恋的人来说,冷月清光不过徒增悠悠的愁思,勾起痛苦的回忆而已。
这首诗在艺术上主要有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以美景衬哀情。在一般情况下,溶溶月色,灿灿星光能够引起人的美感。但是一个沉浸在痛苦中的心灵,美对他起不了什么作用,有时反而更愁苦烦乱。此诗以乐景写哀,倍增其哀。用“良夜”“明月”来烘托和渲染愁情,孤独、怅惘之情更显突出,更含蓄,更深邃。第二个特点是用虚拟的手法,来加强语气,突出人物形象,从而深化主题。三、四两句所表现的心情与外景的不协调,既是眼前情况的写照,更预设了今后的情景。“从此无心”四字表示决心之大,决心之大正见其痛苦之深,终生难忘。“任他”二字妙在既表现出诗人的心灰意懒,又描绘出主人公的任性、赌气的个性特点,逼真而且传神。这种虚拟的情景,没有借助任何字面勾勒,而是单刀直入,直接表达虚拟的境界,与一般虚拟手法相比,又别具一格。

名家点评

清人宋顾乐:极直极尽,正复情味无穷。(《唐人万首绝句选评》)
清人郭麐:李益“水纹珍簟思悠悠……”含思凄惋,命意忠厚,殊不类薄幸人。(《灵芬馆诗话》)
近人俞陛云:诗题曰“写情”,实即崔国辅《怨词》之意。因此生已休,虽有余情,不抵深怨也。(《诗境浅说续编》)
佚名

赏析

贰/

这是一首描写失恋的诗,属痛定思痛之作。
        “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二句,写诗人躺在花纹精细、珍贵华美的竹席上,思绪万千,夜不成寐。水纹,即花纹精细;珍簟,珍贵华美的竹席。簟(dian),供坐卧用的竹席。这两句,是因果关系。原来期待已久的“佳期”,因“一夕休”而使诗人“思悠悠”。悠悠,指思念之情绵绵不断。读到这里,不仅使人想起白居易《长相思》中的名句:“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这悠悠不尽的情思,“割不断,理还乱。”本来,诗人已做好了千里赴约的准备,未曾想“佳期”“一夕休”,这怎能使人安然入睡呢! “悠悠”二字,既是对静谧、孤寂环境的渲染,又是极形象地对诗人思想情状的描画。“一夕休”,言“休”之突然与彻底。看来,对方也是经过深思熟虑做出的决断。从诗中,我们仿佛看到,这是一位办事十分果断,决不优柔寡断,精明强干的姑娘。
        “休”当然是痛苦的;痛定思痛,经过一番反思,找出“一夕休”的原因,总结经验,以便在今后处对象时加以克服和纠正,倒也是一件好事,但诗人因陷入失恋后的痛苦之中,一时不能自拔,所以他对周围的事物及环境也就厌烦起来了。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良夜是美好的,是令人神往的。有多少恋人在明月下海盟山誓,赴约相会,私定终身。但是,在令人痛苦的夜晚,明月良宵又怎能减轻失恋后的痛苦呢? 由于失恋,诗人似乎有些心灰意凉,从此以后不管良宵如何美好,也勾不起对它的一脉深情,管它月上东楼,月下西楼呢! 足见决心之大,痛苦之深。在这两句中,“从此无心”和“任他”几个字用得十分确切和巧妙。它既表达了主人公失恋后心灰意懒的情状,又生动形象地反衬出主人公的任性、赌气的个性特点,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人以《写情》为题,颇具匠心。情可“抒”,而怎能“写”? 细玩全诗,诗人以“写情”为题,却有道理。“写情”,而不是“抒情,含有无可奈何,心灰意懒之意。感情是受情绪影响的,人在痛苦之时,怎能抒发呢! 那么只好写下来罢。题目是与内容和谐、一致的。看来,在选择诗的题目上,诗人是花费了 一番功夫的。
        这首诗在艺术上值得称道之处是,诗人在表现手法上的与众不同。失恋是痛苦的,怎样通过周围的客观环境来衬托这种痛苦,诗人颇费了一番脑筋的。按一般写法,人们往往用环境的恶劣,诸如风、雨、雷、电等的来临,反衬人物的心情,起到烘托和渲染气氛的作用。而此诗在表现手法上却打破惯用的一般写法,用“良夜”、“明月”等美好的景色来反衬失恋后的怨情。良宵、月夜美,但一个沉浸在痛苦中的恋人,心里无论如何也是美不起来,乐不起来的。这样,美景与哀情反衬,更显得哀伤、痛苦之深沉。

佚名

赏析

叁/

李益

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这是一首抒情诗,诗题已为我们透示了这一消息。“写情”的“写”字不可作寻常意义理解,这里是“宣泄”的意思。关于这首诗的事实原型,富寿荪认为“殆为霍(小玉)而作”(《千首唐人绝句》),葛杰、仓阳卿也说:“本诗也许与此事(指李益与霍小玉之间的爱情悲剧)有关。”(《千家绝句》)几位先生的意见无疑为我们读解这首诗提供了方便。

诗的首句写面对竹席而引发起悠思。“悠”,久,远。“簟(diàn)”,即竹席。“簟”前用“珍”“水纹”作双重修饰,不仅表明竹席的名贵,《类苑》载:“明皇赐太真(杨贵妃)水纹竹根簟。”同时还暗示了“水纹簟”所含特定内容。李益早年入长安应试,与霍小玉相爱,发誓要与小玉“偕老”,后回东都洛阳探望母亲,其母已替他订下了表妹卢氏。李母性格“严毅”,又迫于封建礼教,李益不敢违拗,被迫接受了这桩婚姻(蒋防《霍小玉传》)。但其内心十分痛苦,因此当看到床上铺的那领呈水波状纹路的珍贵竹席时,情不自持地便想起了两三年前炎夏与小玉初次交往时恩爱情景。现在“物”是人非,其内心痛苦程度可知。

次句写“千里佳期”转瞬化为泡影。“佳期”前饰以“千里”,是因为“远道相期,此期不易”(沈祖棻语)。李益在从长安到洛阳探望母亲前,曾对小玉说过:“皎日之誓,死生以(同)之。与卿偕老,犹恐未惬素志,岂敢辄有二三(三心二意)。固请不疑,但端居相待。至八月,必当却(还)到华州(实指长安),寻使奉迎,相见非远。”(《霍小玉传)》其共同约定、希冀的“佳期”一下子宣告完结,这突如其来的打击该有多么沉重!

三、四两句写诗人对其悲剧命运的抗争。其中第三句从反面着笔:月明风和之夜正是男女之间互相倾吐爱情之时,诗人发誓,从此他将不再对“良夜”动心。第四句则从正面描写:“任”,任凭;“下西楼”,从楼西天际落下。诗人决心要对“月出月落”持一种冷漠态度。无疑,诗人的反抗是软弱无力的,但他觉得这样心里好受,而且对远方的姑娘也算是一种赎罪。

《写情》称得上是心灵的呼喊,它将诗人心中积愤痛苦径直宣泄了出来;而且由于充分发挥了“七言”优势,更使其感情如江河之奔泻,汹涌澎湃而又绵延不尽。

佚名

赏析

肆/

明朝戏曲家汤显祖最早创作的《紫萧记》,正是根据唐代传奇小说《霍小玉传》改编而来,讲述的是唐朝才子李益与霍小玉的爱情故事,原著是以悲剧收场,但是汤显祖改成喜剧,最终有了一个圆满的大结局。故事其实非常的简单,当时的李益在上元节拾到了霍小玉的萧,从此展开了一段千古相遇,两个年轻人也是爱得轰轰烈烈,但是后来李益考取了状元,还去到边塞出征,由此有了一系列的曲折的经历,也让霍小玉产生了误会,不过后来李益从边塞回来,两个人重温旧梦。

汤显祖最早的这部《紫萧记》在艺术上显然不太成熟,只能算是练笔之作,所以到了晚年之后,他进行了修改,变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紫钗记》,增加了一些人物,剧情也变得更加曲折,于是成为了《临川四梦》中的第一梦,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让这个经典的爱情故事深入人心,成为了大家最为津津乐道的一出戏曲。

那故事中的李益实人其人,也实有其事,李益是唐朝著名的才子,也是一位优秀的诗人,他当年与霍小玉一见钟情,不过这段恋情其实最后无疾而终,所以唐代传奇小说《霍小玉传》更加真实,汤显祖是做了艺术上的架空,只是套用了那个故事,再进行第二次创作。这个故事是一个典型的悲剧,李益后来被父母强行拆散,毕竟霍小玉出身卑微,身处在红尘之中,他父母不同意李益娶歌女,在家里给他另寻觅了一位女子,也就是他的表妹。

李益离开霍小玉之后依旧念念不忘,尽管已经与表妹成婚,可他依旧还是忘记不了初恋,于是还写下了一首很感人的诗《写情》,在这首经典的爱情诗中,李益把自己对于霍小玉的一片深情描写得感人至深,也使得这首诗家喻户晓,从而感动了历代的读者,成为了爱情里的经典名篇。

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霍小玉是很典型的悲剧人物,出身卑微,可是她敢爱敢恨,当她第一次遇到李益时就被他英俊的外表,还有过人的学识所打动,两个人很快就坠入爱河,只是命运弄人,当时的李益不得不听从父母的安排回家所表妹卢氏成婚。正是由于李益抛弃了霍小玉,千百年来人们对于李益的评价,那也是褒贬不一,认为他移情别恋,才导致了悲剧的发生,使得霍小玉最终是郁郁而终。

那这首诗写得极为深情,从开篇到结尾都充满了浓浓的爱意,在第一二句中李益,用一种极为悲痛的口吻诉说着当时的无奈,现在一个人躺在要精美的竹席上,始终是辗转反侧,难以入睡,还在思念着远方的爱人,可是千里佳期的相会,突然之间成为了一种幻影,再也不可能实现。从此再也无心去欣赏良夜,任他月明上西楼,还是月下东楼,对于我来说已经是无所谓了。

李益在与初恋霍小玉分开之后,他还是在思念着对方,只是由于当时被父母强行拆散,还让他与表妹成婚,这也使得他失去了与霍小玉相见的机会,这也成为了他人生中最大的遗憾。那在这首《写情》一诗中,他也是道尽了相思之苦,表达了自己的一片深情,虽然无法与霍小玉在一起,但是他也不可能再爱上别人,心里始终是装着对方,这样的一份深情也是很令人感动,所以说李益也是一位痴情的才子。

佚名

点击辑期图标,畅游古诗文世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