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工程长期挂账很容易造成已完工工程的长期闲置,形成资源浪费问题,同时也不利于资产、折旧的及时确认和计量,降低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影响资产管理效果。因此,财政部门应对长期挂账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及时处理,保证财务管理效果。在实际工作中,财政部门在对决算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后,发现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会计核算过程中,存在在建工程长 期挂账的现状。该现状主要体现为挂账在建工程在资产负债表中占比高、已经投入使用或报废的工程依然挂在“在建工程”科目 中等情形,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影响了资产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此外,其中部分在建工程项目,由于无法施工、无法顺 利完成竣工验收等原因,也长期处于挂账状态,不利于在建工程 的正常使用,造成浪费资源。(一)重建设轻财务管理就目前来看,在行政事业单位中,部分工作者还未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并将所有工作重心放在建设上,使工作实践中 依然存在“重建设、轻决算、弱收尾”的情况,部分工作者尤其 是单位领导层对在建工程转固工作的重视不够,形成了在建工程 长期挂账问题一直以来得不到改善的现状,这不仅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也不利于资产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二)工程管理不善 在审计工作实践中,可以看到,无法顺利完成竣工验收而长期挂账的工程项目,大多是由于单位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差,未建 立从工程立项、预算、招标、合同签订、工程款支付、工程进度 控制和质量管理、结算验收的全过程管理。事前基建手续不完善,未按规定执行审批、变更程序,留下“半拉子”工程;事中 对施工单位监督把关不严,人员变动频繁,资料缺失。在此过程中,建设程序、工程审批、资料整理都比较烦琐,加之多数工作 者重建设轻财务管理的观念,使得各项建设程序、手续办理的周 期较长,导致这些工程项目长期无法顺利通过竣工验收,出现了长期挂账问题。(三)业务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沟通衔接问题一般来说,具体的工程项目建设,主要由业务管理部门负 责,大多数情况下,财务部门只能通过业务管理部门间接地对工 程建设进度及其形成资产情况进行了解,但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中缺乏部门间的沟通机制,业务部分没有财务概念,财务人员 不懂业务,经常会出现信息孤岛的状况,导致业务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难以进行高效的沟通衔接、信息传递不畅,造成在建工程长期挂账的问题。(四)政策文件不够清晰细化现阶段,虽然财政局陆续下达了多项关于在建工程完工后转入固定资产科目的政策文件,但这些文件中,尚未对个别有争议 的在建工程项目是转资产还是费用化核销进行具体、清晰的界定,如征地拆迁补偿项目,这使得工作者一直难以对已经完工的 在建工程进行合理的会计处理,形成了该类型工程的长期挂账问 题,影响了后续资产管理工作的准确性。(五)工程移交、转固流程不清晰在工程建设中经常会出现多个建设单位,或者建设单位与使 用管理单位相分离的情况,在此种情况下,尚未形成清晰的工程 移交、转固流程,导致相应的会计处理工作难以真正走入正轨。为此,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都会采取观望、等待的态度,以期待到财务竣工决算批复时,再进行相应的处理,来保证工作的准确 性,而竣工决算周期往往较长,所以造成了在建工程长期挂账的 状况。(一)加强建设单位财务管理意识,并在单位内控制度中加以体现 财务管理是促进单位以既定成本,实现价值最大化的重要工作环节,其可以通过为决策活动提供翔实的资料,来增强资源利 用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而在重建设轻管理的条件下,工作者往往对长期挂账问题持有不重视的态度,导致各项解决措施都难 以产生实际效果,影响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并对正常的资源利用 决策产生干扰,造成大量资产的闲置浪费。为此,行政事业单位应当转变工作观念,将财务管理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使工作者能 够意识到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改变重建设轻管理的现状。在此过 程中,行政事业单位可以通过开展培训、会议等活动,加强对《基本建设财务规则》《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加快做好行政事业单位长期已使用在建工程转固工作 的通知》等文件的学习,使财务人员与业务人员都清楚明确工程 竣工验收、竣工结算、竣工财务决算、竣工财务决算批复等各环节的时间要求和操作要点,使工作者能够积极处理在建工程转固 业务,逐步化解长期挂账问题。(二)加强工程项目管理无法顺利完成竣工验收导致在建工程长期挂账,很大程度上 源于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工程审批程序不规范不及时、工期进度 控制不够、工程资料管理不足等情况。一般来说,如果施工期间,不能及时处理上述事项,待其搁置一段时间后,重新梳理工作程 序就会更加困难和复杂,进一步延长挂账时间,加剧在建工程长 期挂账问题。为此,行政事业单位应当严格遵守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相关规定,在开展业务时按规定执行项目立项、审批、变更等程序。在工程项目批准建设时,明确划分事前、事中工程管理工作内容,然后设计标准的业务办理流程,制定相应的流程操作标准,再基于此,构建出一个完善的资料、工程审批等业务办理工 作制度。建立健全工作交接制度,明确交接内容、程序等,并严 格执行到位。明确接任者职责,接任者不仅要做好接任后的工作,对前期工作情况也要了解和掌握,确保不因单位职能转变、人员 变动而影响工作衔接。为每一个业务办理步骤制定一个合理的周 期,以起到督促、指导工作者办理业务的效果,防止在建工程转固定资产所需的业务被搁置,逐步消除在建工程长期挂账问题。(三)建立有效沟通机制,加强业务和财务的融合行政事业单位应构建一个行之有效的沟通机制,以信息在部 门间的快速传递,打破各部门的信息孤岛现状。在此过程中,行 政事业单位需要加强信息建设,并构建出一个跨部门的综合信息共享平台,同时给予各部门既定的访问、修改、填写权限,实现 信息共享,以解决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的衔接沟通问题,例如:在信息系统中,当在建工程形成时,业务部门需在系统中建立一个文件项目,并实时地在其中填写、更新工程的建设进度以 及形成资产情况等内容,然后给予财务部门在建工程文件的访问 权限,使其能够直接通过进入系统查看最新的信息,并对关键节点进行审核确认,确保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的准确和同步,使得 财务部门能够及时对已经完工的工程项目进行在建工程转固定资 产操作。(四)进一步细化政府会计制度及解释政策文件对在建工程转固定资产还是费用化的不清晰界定, 是在建工程长期挂账的一个客观原因,也就是说,如果政策的界 定一直不清晰,那么工作者就一直无法真正解决某些工程项目的长期挂账问题,这不仅降低了会计处理的效率与合理性,而且还会影响资产管理决策的准确性。基于此,政府部门只能通过不断 完善相应的会计处理标准、规定,来使在建工程转固定资产或费用化的界定更加清晰,确保工作者能够顺利处理长期挂账的问 题。但就目前来看,各地财政局已经陆续针对该项问题,开展了 研讨活动,并通过拟定相应的政策文件,来完善相应的界定政策,以期寻求更好的问题解决方法 。(五)明确工程移交、转固流程工程建设涉及多个部门,或者建设单位与管理使用单位分离时,容易造成推诿、延迟的情况。工作者对工程移交、转固流程不清晰,在办理相关业务时,长期处于决策、思考状态,很容易为了追求会计处理的合理性,而不断拖慢转固、移交工作进程, 同时,还会养成待竣工决算后,再进行相应处理的工作习惯,加 剧在建工程长期挂账问题。为了有效应对上述问题,建议主管部门一方面明确资产对应的会计主体,根据政府会计准则中资产由 占有、管理使用的政府会计主体予以确认的原则,在工程立项、 概算批复时一并批复国有资产产权权属或管理责权,减少产权或管理责权的纠纷、推诿,有利于资产的交付办理和会计上的公允 反映。另一方面健全工程移交、转固流程规定,并明确具体的工 作步骤以及流程操作标准,针对一些复杂的细节,设置翔实清晰的解释,及时将冗余的流程进行精简,以缩短工程移交、转固流 程办理周期。综上所述,有效落实挂账问题解决措施,能够优化行政事业 单位在建工程管理水平。在财务管理中,借助在建工程挂账问题 的应对策略,可以调动工作者处理问题的积极性、提高业务办理速度、实现跨部门信息共享、完善相应的政策制度、精简冗余工 作程序,从而消除该问题引发的行政事业单位资源浪费。
来源:哲企业管理、兴启晟,审计之家编辑整理。(如有转载,请注明以上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