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刘表到底有无能力?先看匹马定荆襄

(一)匹马定荆州

东汉末年,汉道倾覆,自董卓祸乱以来,汉中央政府基本上已经名存实亡。而各地州牧、刺史、太守,也是竞相做大。依托各自的部曲、宗族,逐渐的割据一方。相互之间,更是为了地盘、私仇而相互攻杀,一片混乱。

作为天下的十三刺史州之一,荆州大地,自然也是如此。东汉末年,荆州大致领有今天的湖南湖北、河南南阳一带、两广的一部分,分为南阳郡、南郡、江夏郡、武陵郡、零陵郡、桂阳郡、长沙郡七郡(一说有竟陵郡)。

其领地纵横千里、相当广袤,汉水、长江纵横州内,物产丰盈,人口众多,民生富足。是南方诸州当中,数一数二的存在。

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三月,时任荆州刺史王睿被长沙太守孙坚以私仇逼杀。时灵帝初崩,董卓刚刚执掌朝政不久,为了自己的野心,急于安抚天下,因此,也是紧急物色下一任荆州刺史的人选。

就在此时,汉末领荆州十九年的一方诸侯,刘表进入了群雄割据的大风云之中。刘表,字景升,是西汉鲁恭王后代,也算是地道的刘汉皇族。此人外表俊秀,是为“身长八尺余,姿貌温伟”

刘表少有才名,据史书原话所说“与同郡张俭等俱被讪议,号为“八顾””。当时朝中下诏逮捕党人,刘表逃亡得以不被牵连。

等到灵帝驾崩,天下大乱渐起的时候,刘表再一次回到了官场之中,而因为之前的“八顾”,使得他此刻也是声名鹊起,名声大噪。因此,当董卓物色新一任荆州刺史的时候,刘表进入了他的视线。

很快,朝廷的新一任任命诏书下达,而刘表,自然便是新一任的荆州刺史。若是放在寻常年代,这样的任命落到自己身上,那绝对是一件天大的喜事。一方刺史,封疆大吏,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官位。

可是而今世道大变,天下丧乱,东汉中央政府的权威虽然还有,可是各地太守、刺史、割据势力也是抱着相当的观望态度。

具体表现为对于本地新上任的刺史、太守,虽然说他有朝廷的任命诏书,可此人若是唯唯诺诺、不太硬气,那么这些本地的土著势力则完全不会将其放在眼里。

可若是新来的这位还算有些作为,那么加之朝廷的余威,这些地方豪强大族也会暂时给这位新刺史一个面子。要么听从新的刺史、太守,要么扶持新的刺史、太守,来维护自己宗族的地位。

可想而知,当刘表接到荆州刺史的任命的时候,他的内心也是极其犯难的。原因很简单,此刻的荆州境内已经乱翻了天。前任刺史被人逼杀不说,单单此刻的荆州境内,就已经是宗族割据、各郡独立了。

当时,刘表的身上虽然有着皇帝的任命诏书,可是可笑的是,他这个身负皇命的刺史竟然连赴任都无法做到。

因为当时袁术屯兵鲁阳,几乎完全的占据了南阳一带,而当时的荆州州治已经因为刺史的权威受到威胁,而迁到了汉寿(今湖南常德市东),所以,袁术盘踞在南阳郡,恰恰阻挡了刘表进入荆州的道路。

这还不算,自从前任荆州刺史王睿末期,荆州境内,可谓是乱到了极点,也就是史书所说的“江南宗贼盛”

吴人苏代为长沙太守,为乱一方。贝羽为华容长,也是割据一方。至于桂阳、零陵等郡,各路宗族、豪强蜂拥而起,拥兵观望。

所以,摆在刘表这位新刺史面前的第一个难题是,他究竟该怎么上任,并且彻底的平定这混乱的荆州?

否则,一个不小心,他就会是下一个王睿。思来想去之后,刘表的内心,萌生了一个大胆的主意,他放弃了董卓派给自己的随行护卫兵马,转而单骑越过了南阳。

他的手下都很是不解,荆州如此混乱,有着兵马保护刘表,他尚且不安全,更何况是刘表孤身一人呢?

可是刘表却是有着自己的考量,原因很简单,袁术也是一时豪杰,如今他阻隔盘踞在南阳,很明显,也是有意荆州,此人目中无人,至此天下丧乱之际,是断然不会放自己顺利的就任荆州刺史的。

而一旦要是强行突破,那也未免太不现实,甚至说自己会过早的成为下一个王睿。

既然如此,刘表就要快速的寻找到可以支持自己的力量。朝廷不能给他依靠,那么,他就只有靠自己!而这,也许也是他的一个机会。更何况,刘表单骑孤身犯险,也是因为自己在荆州,应该会得到相应的支持。

很快,单骑越南阳的刘表来到了宜城(今湖北宜城东南),在这里,他见到了三个人,也可以说,三个自己的故旧。一个是襄阳人蔡瑁,另外两个是中庐人蒯氏兄弟蒯良、蒯越。

襄阳蔡氏、中庐蒯氏都是襄阳大族,势力庞大。更何况,三人早就熟识,蒯越更是与刘表共曾供职于大将军何进帐下,早已深相接纳。

而除却这一点,刘表也深信,蔡氏、蒯氏在这等纷乱的情况下,如果想要保护自己宗族的利益,辅助有皇命在身的自己,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就这样,几人几乎是一拍即合,甚至是让人怀疑这几人早有预谋一样。会晤之后,几人也是就目前荆州境内的纷乱情况做了一番细致的分析。

刘表对几

人说道:

“同宗族结成的盗贼虽然多,但大家并不归附于我,如果这些人被袁术利用,灾难必然来临。我想征兵于荆州百姓,可是又担心结合不起来,得采用什么计策?”

对此,蒯良与蒯越兄弟二人却有着不同的意见。在蒯良看来,人心不附,是因为仁德不足。而众人依附、万民归心却又不能妥善治理,是因为道义不足。

如果在此天下大乱之际实行仁义,老百姓们就会“归之如水之趣下”,又有什么好忧虑的呢?

听过蒯良的话后,刘表默而不语,紧接着他又问计于蒯越。而蒯越的观点,则与蒯良有着很大不同。在蒯越看来:

'治平者先仁义,治乱者先权谋。兵不在多,在得人也。袁术勇而无断,苏代、贝羽皆武人,不足虑。”

也就是说,在蒯越看来,所谓仁义之道,若于太平盛世,当为首选。可是时移世易,当今乱世,当以权谋为上。

只要得到了人心、人才,雄师立马可以出现。只要抓住问题关键,所有问题也就会迎刃而解。因此,在蒯越看来,袁术此人,勇而寡断、非英雄也。

苏代、贝羽,乱世一武夫,更不足为虑。当今问题的关键是荆州境内宗族武装割据太过严重,刘表若想要真正的安稳的统领荆州,那么最主要的就是在荆州境内确立刺史的无上权威、确立起刺史的统治权。

而荆州境之内的各个宗族割据势力,恰恰是阻碍刘表统一荆州的最大障碍,只有内部稳定了,才有实力、精力谋求外部的利益。所以,蒯越认为,当下最应该解决的是境内宗族武装分立割据这一局面。

而对此,他也提出了自己的对策。

在他看来,荆州境内宗族割据势力虽然多,但其内部却并不是完整的一块,很容易将其瓦解。因为那些宗族统领大多贪婪、暴虐,与部下的关系并不融洽,也就是所说的“宗贼多贪暴,为下所患”

而为今之计,就是利诱这些贪婪的人,这些人必定前来。到那时,诛杀这其中的无道之人,任用其部下当中的可用之人,如此的话。则“一州之人,有乐存之心,闻君盛德,必襁负而至矣”。

这样一来,刘表就拥有了在荆州立足的武装力量,以此为基础,百姓们也会前来归附,这个时候,就可以图谋大业了。也就是蒯越所说的“南据江陵,北守襄阳,荆州八郡可传檄而定。术等虽至,无能为也。'

至此,刘表的心里已经有了定论了。他胸有成竹的对几人说道:

'子柔(蒯良)之言,雍季之论也。异度(蒯越)之计,臼犯之谋也'

所谓的雍季之论、臼犯之谋指的是两个历史人物。雍季和狐偃。这两个人都是晋文公重耳手下的重臣。前628年,晋、楚城濮之战前夕,晋文公曾问计于二人。狐偃主张用诈。

雍季反对说,诈谋虽能得逞于一时,但不是取胜的长久方法。后来,晋文公用狐偃之谋战胜楚国子玉,但在论功行赏时,却把雍季排到狐偃前面。左右不解,晋文公笑着说:

“雍季之言,百世之利也。臼犯之言,一时之务也。焉有以一时之务先百世之利者乎?”

因此,很明显,从刘表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他,他已经决定了。用蒯越的诈谋定荆州,而又用蒯良的仁义之道来治荆州。因此,决议已定,刘表派人“诱宗贼,至者五十五人,皆斩之。”

而后,刘表袭取这些人的部属,并且加以任用。又说服了襄阳境内的张虎、陈生等人,由是“江南遂悉平”

可以说,这一雷霆血腥般的举动,使得荆州的所有人大为惊恐与震服。好多太守、县令听闻刘表的手段后,大多数识趣的辞官而去(多解印绶去)。

因此,刘表迅速的平定了荆州,并且将荆州州治从汉寿移到了江汉平原之上的襄阳,此地扼守南北要冲,水路通达,人口密集。又有坚城江陵、樊城为前后拱卫。

可以说,很有利于成为刘表的统治中心,并且在此期间,刘表依靠收服宗族武装,逐渐的建成了一支隶属于自己的荆州军,其规模最少有十万人,尤擅水战。

此时,距离他单骑走马上任,不过一年左右的时间,而他,已经稳定了自己在荆州的统治。因此,这也足以说明,刘表于汉末乱世能够统领一方还是具有着相当的能力的。

本文为《刘表篇第一章》,喜欢的朋友可以点个关注,蟹蟹!

主要参考资料:

1、《三国志》陈寿

2、《三国史》马值杰

3、《三国史研究》张大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