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文学】李创:【萧冢依旧】(散文)
关注蓝字,关注我们!三秦,梦盛开的地方
作者:李创
轰隆的“空客”从头顶飘过,落日的光辉把机身上红色“凤凰”照得更加鲜艳。下班之余,我走进空港新城的萧何曹参墓冢,试图与萧相对话,试图探寻历史,试图寻觅些什么......
中华五千年文明,除却帝王贵胄,历史名人灿若星河,经年累月产生的帝陵墓冢文物更是多如牛毛,被称之为 “挖一撅土就会挖出一件文物”陕西省,便是这一真实写照,如坐落在骊山脚下,气势恢宏的秦始皇陵;还有以 “乾陵”等代表的依山而建的唐十八陵,以及关中渭北塬上的秦汉陵群。而散落在渭河北塬上空港新城的萧何曹参墓冢也是其中一员,虽然他没有其他帝陵等宏大规模和精美绝伦的石雕,但历经千年,他不卑不亢,依旧屹立。
萧何曹参墓冢很朴素,中间是冢堆,上面长满草,周围在几年前,经过修缮,建成圆形的广场公园,分布陈列着一些石碑,周边有新栽种的各类树木,也遗存着一些不知何时栽种的冬青松柏。听附近村民讲,以前的萧何曹参墓冢,只剩下土堆和残破的墓碑。信步走到大理石阶上,沿着葱葱的冢堆庄严的凭吊一圈,然后静静的坐下,注视精致的石碑上汉初名相萧何的“丰功伟绩”。突然,我陷入一种沉思,我凝视着墓冢,注视着石碑,顿生几分疑惑?这墓冢真的是“萧相”的吗?如果没弄错,那历经千年,萧何竟仍存一“冢”让后人凭吊和追忆,“萧相”都做了什么?
穿越时空,跨越二千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仔细寻觅着萧相的踪影。我仿佛看见吕公寿宴上,不屑一顾,斜眼瞅着,虽身无分文但高呼“贺钱一万”然后堂而皇之成为吕公寿宴上“座上宾”的刘邦,此时的刘邦“一介泗水亭长”,喜欢吹牛,无所事事;我也似乎看到,在昏暗的月光下,慌张的都等不及请示“汉中王”,快马加鞭,连续追赶了三天三夜,才在河边发现的淮阴侯,从而改写着中国的历史,也改写着被追者的人生,最终让人们在矛盾中含泪吟唱着“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故事;我好像看到在寂静的夜晚,伏案钻研秦朝律令,终将写成被誉为“律令之宗,百代不易之道的《九章律》”,让大汉王朝“有法可依”......
“噶!”一声,不知是野鸡还是什么小动物在墓冢周边的草丛瞬间跑过,把我惊醒,从二千年前拉回现实,我摸着仍然散发余温的石阶在想:二千年是一个什么概念?恐怕没有人经历,也没有人能真正体验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漫长历史,虽然我们经常在影视剧中进行随意穿越,任意“篡改”。萧何之所以被历史铭记,在现实留存墓冢,他的历史功勋和贡献早已被史官深深的镌刻着,今日我凭吊萧相,也不仅仅是想追忆萧相的丰功伟绩。其实,此冢到底是不是萧相的,对历史学家有重要的意义,或许对一位普通的过客,我个人感觉已经没有多大的意义,我们凭吊的难道只是这一堆被称之为“冢”的黄土?太史公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萧“冢”在历经千年风雨后,依然徜徉在渭河北塬,尚且依然保留着些许黄土,供后人凭吊,足以证明,后人怀念他的历史贡献,足以证明群众没有忘记他,足以证明他的一生有意义。那人的一生何以有意义?高官厚禄乎?万贯家财乎?著书立传乎?......
有些人一生都没弄明白;有些人好像弄明白了,但却从未做到;有的人却很早就明白而且一生坚持.......其实我本一介莽夫,无意在喧嚣的环境下,探讨一些令人觉得沉重的话题,但我觉得已过而立继而不惑的人,不追寻一些诸如此类的话题,能“而立”得好吗?能“不惑”得起吗?“时间就如一匹脱缰的驴”,我们等不起。
微风渐起,思绪万千,萧冢依旧.......
文中图片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速联系删除
作
者
简
介
三秦宗旨:营造一片文学爱好者的乐土,共创文学梦想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