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文学】张栓平:【那年那事那味道】(散文)

小主,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吧
三秦文学微刊ID:sanqinwenxue
不忘初心   梦在三秦
三秦

那年那事那味道

  文/张栓平

在我们居住的小区里,有一对打烧饼的夫妇。是在我参加工作不久就搬过来的,二十八年过去,旧房子不断拆迁,他们也跟着搬来搬去,周围做买卖的换了一波又一波,可他们一直在坚持,虽说是搬来搬去,地方换了,但他们打的烧饼,大小没变,味道也没变过。是我常常记起的味道,很是熟悉。

每到下班,总是来到他们的摊位前,买一块钱四个的烧饼,足够家里晚饭吃,拎着到家,只要家里有人,香喷喷的葱花味就会飘满了整个院落,心里便会充满幸福感。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了许久。

很快,排队买来的烧饼变成了一块钱三个,而且小了整整一圈,在众多的怨声中只维持了两天,到第三天,终又恢复了原来的大小,只是一块钱才买两个,那时企业的工资和现在一个样总是不见动弹,物价却一天一个台阶往上窜,很是奇怪,即使这样,大伙竟不再吭声,就这样接受了,一直延续到现在。

我每次都要现出炉的,这样的烧饼软酥脆,吃起来上口、感觉好,才够味。因此难免要等上一阵,也就跟老板拉起话来,知道他是西府人,家里有地,每年需要休业一个月,回老家去干农活。想想这样不同的生活方式更替着,是不会觉得乏味的,哪像我们这样一年四季两点一线,生活单调乏味。休业的一月,甚至是两月,我们就只好到别处去寻来蒸馍对付。那时他们的孩子还小,我们买饼子的时候会看见有个十多岁的男孩趴在他们背后一张看不清是桌子还是箱子的物件上写作业,全然不会顾忌周围的一切。于是,我经常以此为例教育自己的孩子,很容易被批驳,“环境造人,不是人造环境”,想想也是。也有好学的初中生来买烧饼,在等待的空闲,会问老板一些诸如“一天卖几袋面,一袋面能打多少烧饼?”的问题,问的乖巧,答的自然从容,没有丝毫的遮掩,听说这位来买烧饼的男孩初二就考去了新加坡,想想现在应该是在哪里毕业都参加工作啦。时间一晃过的就是快。再后来,偶尔问起他们的孩子----那个“环境造人”的范例时,老板还未急搭话,老板娘就已经开腔啦“上学去啦!不用我们管了”,不是具体,但十分鲜明,掩不住的兴奋和自豪,“孩子就是我们的骄傲,尤其男孩,能让你骄傲的不多!”这话真是一点不假。

现如今,随着工作的变化,在小区呆的时间明显少了,到晚上才回来,每次从他们的店面前路过,总看到夫妻俩忙碌的影子,老板娘在前面招呼许多学生模样的顾客夹菜,老板在身后翻弄着炉里的烧饼,我是最爱看他捧着刚出炉烫手的烧饼,远远地看到热气腾起来,香味飘过来。味觉就会做出强烈的反响。有时也会看到围围裙的的老板,点一支烟,悠然地吞云吐雾,眼里盯着架在头顶的一台十四吋彩电,我们经过的时刻,应该是新闻联播时分,老板看着,应着老板娘的唠叨和催促。缓缓的递着烧饼,着急了老板娘也会把身后的这个男人毫不客气的一下攉到一边,直接上手在热腾腾的盖布下抓起几个烫手的烧饼,动作再熟悉不过啦。听同事讲,他们的海带夹饼很好吃,偶尔早餐吃了一次,真是不错,量大,味正,怪不得回头客这么多。

时常,眼前也会浮现出十年前的情景,他们当时做买卖的门面就在小区原来的职工图书馆下面,旁边有一个大家都叫“螺丝坑”的地方,专门供职工演节目、放电影及组织较大规模的文艺汇演之类的娱乐活动,有戏台,有篮球场,平时看似空无一人,一旦热闹起来,那真可谓人山人海,小小的三个出口,往往是怎么挤进去就得怎么挤出来,但往往挤得热闹,挤得高兴,挤得难舍难分。就是这种场面,这两口决不会去凑热闹,默默的照常开着门面,很是固执的做着自家的生意,就在有人演节目饿了的也刚好到他们哪里夹个菜饼垫垫底,老板和老板娘总会同时离开凳子,站起来,很是热情的招呼你,让你感到受宠若惊,而老板老板娘却全然不觉,很是自然地一个递烧饼,一个夹菜。把套袋的菜夹饼递到你手里,前后不到一分钟,却叫你体味到他们全部的投入,节目还在上演,各种曲调顺着扩音器传遍整个社区,就在这嘈杂的都市生活里,他们夫妻两煞是悠闲地守在自家的烧饼门面,一左一右,面对面,似聊天,似商谈,似斗嘴,似守候,就那样久久地坐着,守着,迎送着属于他们生命中的每一天。

如今,“螺丝坑”因为盖高层而被拆,早就被掩埋在50米高的家属楼下面了,留给人人们的只剩下一些支离破碎的记忆!只有这烧饼的香味,依旧弥漫在我们的生活周围。

烧饼在通红的炉膛里翻烤,就像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打拼,他们的主人始终这样用温暖的双手将他们揉成团,压扁,擀薄,滚圆,然后置在手掌心,拍在火炉盖——一块烫热的铁板上发出啪啪啪脆响,并不断地被翻弄着,待逐个涨大起来,再依次排放进炉膛里继续翻烤。在主人幸福的微笑里,一个个外焦里酥的烧饼纷纷蹦进提前预备好的筐里,盖上盖布,等待需要他们的人到来。从主人的笑容里,从他们的不争里,从他们的坚持里,你会体味到一种幸福,因为只有幸福的人才会做出如此纯正的味道来。有所求,却从不强求,无所给,却天天在承载岁月变迁的同时默默地给予,默默传递着一种投入,一种态度,一种方便,一种人人应该具备的诚恳和简单,这一切的一切全都裹进这圆圆的,不厚不薄的烧饼里,味道如此熟悉,如此纯正,如此惹人回味。

本文图片来于网络

作者简介

张栓平,陕西彬州市人,高级工程师。咸阳市书法协会会员,咸阳市青春诗社理事,喜欢笔墨,文字,小有收获。在忙碌的工作之余,不辞勤耕,创作诗词文章近千余篇,常发表于《陕西工人日报》《咸阳日报》《咸阳诗词》《咸阳工业与信息化》等纸媒和各种网络平台。

往期回顾

【三秦文学】张栓平:【天子枫情】(散文)

三秦文学团队

发现“在看”和“赞”了吗,戳我试试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