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有解(五)“有虞”溯河西迁,后裔虞舜终成“王”

很多学者因为解不出“良渚”人后来去哪里了,就想当然的总结道:

良渚先人把良渚文化引向了文明时代。然而,就是这一支在当时可称为相当发达的古文化,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后,像一颗绚丽多彩的流星,在令人目眩神迷了一阵后突然神秘地“失踪”了,给世人留下一个千古之谜。

到这里,难道就没人追问,良渚人消失之谜究竟是什么?

是海侵摧毁了良渚社会吗?

是洪涝灾害击败了良渚古人吗?

还是战争导致了良渚社会的衰竭?

……

在良渚遗址上找不到后继,是因为良渚文化消失了吗?答案是,否。

“树挪死,人挪活”这是千年古训。

良渚文明的建设非一朝一夕,要让这样的民族整体毁灭,这样的文明彻底终止,无可能!人类的智慧能战胜自然灾害,这才有了传承。

有虞氏、有虞国、有虞人以及他们的文明,非但没有被政治消灭,反而不停地进步、发展以及壮大,并通过一代代人不断往西迁移,使良渚人从最早的有虞国“占一角”、管一方,发展成后来虞舜的“占中”、王天下。

一个关键的问题是:有虞国为什么要进行西迁呢?

答案(之一),可以从史诗古歌中找到,不仅如此,我们还能从中追寻到虞舜王天下的地方在哪里!

史诗古歌摘录示之如下:

有山有水、有稻谷、有棉树,吃米饭/糍粑团……的地方,才是“有虞”向往和追求、虞舜定居和王天下的地方!

这样的地方,能在山西?能在中原?能在东方?想都不用想……

综合古歌提及的几点以及对遗迹、遗物的考证,最终吻合的地方,唯有四川“三星堆遗址”了,而且也只有“三星堆”才能还原虞舜及禹/夏史,失此则失虞、夏文明也。

还原历史

用以下问题和答案,还原“良渚”传承史:

①生活在良渚遗址上的人,是谁?(我是谁?)

良渚遗址是“有虞”方国遗址;良渚古人是“有虞”氏族之人,其族居山林、善驯虎,故被称为“有虞”氏(有虞即有虎);反山墓地是“有虞”方国历任统治者及配偶之墓;M12号墓主为“虞幕”,其方国号“幕国”。

②他们的祖先是谁,生活在哪里?(从哪来?)

良渚人之祖源在南方,是远古“五帝”中的颛顼帝。颛顼后裔有不同分支(古帝王都不是独子独孙,故一帝生多支),其中的一支逐渐从南迁往东,最后在东之浙江良渚遗址上安家落户、繁衍生息……“有虞”在良渚延续了数代。

③他们的后裔是谁,又去了哪里?(到哪去?)

良渚人的后裔,向往更美好的生活,于是他们又踏上了西迁之路(东为海,南为先祖已走过的路,北苦寒颛顼另一支后裔就是被流放于此,故剩下西迁最合适)。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生存离不开水,所以古人很早就知道“逐水而居”的道理。良渚后裔溯河西迁,即沿着长江(及其分支江河)逆河而上,寻找宜居之地,最后到了舜这一代抵达“都广之野”,安居在成都平原。

考古延伸

有传承,文明才不会终止,人类才得以延续,历史才有了联系,如果说天下一统的“王”文明是主流,那么家族、方国等小文明就是支流,但不管是主流还是支流,都归属于中华文明这条河流,所以家事、国事、天下事,都是祖先的“史”事,有传承,就能串联在一起。

“有虞”聚居的良渚之地,水系发达,湿润多雨,地势平坦,这样的环境及气候,易受水患之苦,因为雨一大,海水涨,江水漫,居地、田地就遭殃。都说“过犹不及”,水“过”也一样……所以良渚人不得不叠土为城,建坝、建库区,以防水患、以利农耕。

后来“有虞”不断西迁,到舜时定居三星堆,并在此王天下。舜是颛顼子孙,又是“有虞”后代,所以他的宗教信除了崇拜帝祖颛顼,必然还与“有虞”氏族联系紧密。

于是,在他(舜)王天下的地方(三星堆遗址),才会出现诸多的“虞”(虎)元素,因为这就是“炎黄子孙”的信仰传承——崇“祖”。

舜后之禹,因为对长江水患,治理得当,他通过分流疏水的办法,彻底解决了长江流域长久以来的水患,能前人所不能,造福百姓、流芳千古,禹也因此得以王天下。

大禹治水事件里,既是水患存在的延传,也是水患烦恼的终结。

“雁过留声,人过留痕”,循着古人留下的遗迹,我们能一步步还原他们的过去,例如可以经由良渚遗址,追寻良渚古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例如,通过“三星堆遗址”,我们可以追寻虞舜、禹/夏等天下一统的“王”国文明……

夏,古传承有“西夏”之说,但其真实本意,正如《博物志·异闻》中费昌问冯夷:

费昌问:“何者为殷?何者为夏?”

冯夷曰:“西夏东殷。”

意思即夏在西,殷(商)在东。但若不知“中”,何晓西、东?

古冯夷之答,即是以尧都『翼州』为“中”,夏位其西,殷位其东,故曰“西夏东殷”。

今人却把“夏”、“虞”、“唐”的王都一股脑的定在黄河以西、以北的“二里头”、“陶寺”,但我确信,历史最终会告诉我们,这是天大的笑话,仅是玩笑一下无伤大雅,若误人则有害了。

(连刊文章,未完待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