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平平无奇,却深得诸葛亮赏识,《出师表》中被推荐给后主刘禅

  诸葛亮北伐之前写下了千古名篇《出师表》,其中前《出师表》提到了向宠,是唯一推荐给刘禅的可靠的军事顾问。不过历史上的向宠能力平平,他何德何能受到诸葛亮如此赏识呢?我认为除了年龄因素,主要还是他与诸葛亮处事风格接近所致。

  向宠身份不简单

  蜀汉阵营中,按年龄分辈分,刘备、关羽、张飞、马超、赵云、黄忠、法正等人要算老一辈,诸葛亮、李严、魏延、庞统应该算第二辈了,而本文的主角向宠则是第三辈,与姜维、费祎、蒋琬等人也是第三辈。

  向宠有个叔叔向朗,师从司马徽,而司马徽跟黄承彦交好,对后辈徐庶、庞统、诸葛亮很是照顾,实际他们是抱团的荆州名士。这里可以看出诸葛亮跟向朗是同辈,也勉强能算同窗师兄弟,向宠按辈分来说是诸葛亮的世侄,照顾或者重用自然不用说。也正因为有这层关系,所以诸葛亮比较熟悉向宠,对其评价是“性行淑均”,应该是很中肯的。

  《出师表》感动千古除了诸葛亮情真意切之外,还提到了蜀汉因为夷陵之战损失惨重导致人才青黄不接,所以他特别重视对后代的培养。比如前《出师表》提到的郭攸之、费祎、董允、向宠都是诸葛亮重点培养对象,是极力向后主刘禅推荐的贤臣。诸葛亮推荐向宠,是其培养后代的战略之一。

  而事实上,即便是政敌李严的儿子李丰,诸葛亮依然是很重视,经常苦口婆心地劝诫他做个有用之人,为蜀汉做贡献。

外举不避亲,内举不避嫌,这便是诸葛亮用人态度的真实写照,其心胸何其宽广。

  向宠的真实水平

  那么向宠有什么值得诸葛亮肯定的地方呢?

  首先向宠是在夷陵之战中存活下来的少数将领之一,而且他的部队保存完好,说明能力是不差的。所以夷陵之战之后,向宠被诸葛亮安排成为禁军首领,看重的就是他防守方面的能力。

  其次是向宠在武侯祠十四武将中排名第九,在廖化之后,说明其历史评价确实是中等水平,不算太好,也不算太差。

然后向宠的结局,是在平定蛮夷叛乱中丧生的。史载他死后,部下奋力杀敌,夺回他的尸体,护送回成都。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向宠平时深受部下拥戴,为人处事是不错的。

    以上三点加上“性行淑均”的评价,我们不难看出向宠的军事上的风格与诸葛亮十分接近,是偏保守的人,属于比较稳妥的类型。可能前线打仗不是很强,但镇守后方肯定是绰绰有余的。所以向宠可以说是作为诸葛亮的化身,安插在后主刘禅身边,对黄皓之流小人是具有震慑作用的。

  再说了,诸葛亮北伐的时候后方除了魏延有时要守汉中,其他能打的大将基本都带走了,后方可以说军事上比较懂行的人非常少了,所以诸葛亮提拔重用向宠其实也是无奈之举,务必嘱咐后主刘禅军事上问题一定要问向宠。

  可见诸葛丞相用心良苦啊!

  不可忽略的年龄因素

  也许有人要问,为什么诸葛亮不将赵云或者魏延留在后主刘禅身边呢?让刘禅咨询他们?

  首先说说魏延的问题,跟诸葛亮算是同一辈的,是刘备除关羽、张飞之外最欣赏且器重的猛将,也确实在诸葛亮手上受到一定程度的重用。但是魏延有个缺点,就是军事上有点激进,与诸葛亮的保守风格是天然冲突的。这点可以从诸葛亮与魏延的“子午谷奇谋”争论、诸葛亮病逝五丈原魏延不听从撤军指令这两件事可以看出来。所以诸葛亮是不可能将一个意见跟自己相左的人留在后主刘禅身边,给自己徒增麻烦。

  再说了,作为诸葛亮同辈的魏延,正当壮年,还是适合去前线打战,不适合军事顾问这种闲职。要是诸葛亮真给他这么安排,以魏延的性格非气得暴跳如雷。影响蜀汉团结的事情,诸葛亮肯定不会做的。

  其次是赵云的问题,必须关注一下赵云的年龄问题。事实上赵云在刘备、曹操、袁绍、袁术、吕布等人逐鹿中原的时候,曾回老家为哥哥奔丧过。这里是不排除他哥哥年龄是偏大的,而赵云的年龄自然是不小,可能不是《三国演义》里面的年轻猛将的形象。

  就算退一步来说,赵云没有比刘备老很多,但至少也是同辈的。我们可以从史料中刘备对待赵云的态度可以隐约感觉出来,刘备最开始是以朋友的身份跟赵云相处的,说明年龄相差不大。(我个人认为,赵云可能要比刘备长几岁的样子。)

  这样看来,夷陵之战的时候,赵云也差不多60岁左右了,年纪是偏大了,显然是不适合被带去前线作战。所以汉中之战之后赵云就没什么作为了,他的主要作用是在后方接应与调度,这样就解释得通了。

  如此看来,一方面赵云年纪太大,能给刘禅当军事顾问的时间并不多;另一方面赵云活着的最后几年,还被诸葛亮安排在偏后方帮忙接应与调度,也没多少机会给后主刘禅建议什么。再加上本身赵云的军事理论能力并不突出,也实在不适合军事顾问这个职位,所以诸葛亮也没安排赵云在成都。

  由此可见,向宠虽然平平无奇,军事水平一般,风格却是最接近诸葛亮的后辈,确实是比赵云、魏延以及其他后辈更适合留在成都给后主刘禅做军事顾问。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