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瑰宝之家009

公元2000年的冬天,山西省太原市王家峰村出土了一座北齐时期的墓葬,墓中近三百三十平方米的珍贵壁画由此重见天日。然而,历经一千四百多年的悠长岁月,这些深埋古墓的壁画早已斑驳残损、岌岌可危。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历史画卷,我们展开了七百余天的发掘、修复和保护工作,终于可以令这些色彩,这些生动,在千余年后重放异彩……

北齐风云画卷

北齐风云

世上最美之墓室壁画

你所不知道的书画故事

北齐(公元550年—577年),是南北朝时的北方王朝之一。享国二十八年。北齐是一个纵情享乐的朝代,北齐壁画之被称为“史上最美之墓室壁画”。

上世纪8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在山西、河北等省先后发现了北齐东安王娄墓、磁县湾漳大墓、北齐太尉徐显秀墓。30年间三座大型北齐墓葬的发现, 为之前素未蒙面的北齐壁画揭开了神秘的面纱,特别是徐显秀墓的发现,呈现出一幅完整的表现北齐皇胄贵族的艺术与世俗生活的画廊,是2003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

北齐时期的徐显秀墓壁画是保存最完整的大型墓室壁画,不但生动地展现了北齐达官显贵丰富奢华的生活场景,更为重要的是,它代表了当时最高的绘画水平,是极为难得的美术史资料,对研究和解析中国绘画史,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公元439年,鲜卑人拓拔焘统一了黄河以北,建立了北魏政权,到了北齐时代,它还融合了些佛教和西域的风情特色,使其在艺术手法上更趋于完善。

徐显秀墓室壁画就产生于这一时期。墓室四壁均绘有彩色壁画,除了墓室南面的有少部分脱落外 ,大都保存得十分完整 ,色泽十分鲜艳。整个墓室壁画,有各类人物200余个,还有各种乐器、兵器、仪仗和生活什物若干件。所绘物体的形象与现实中的物象大小相当,栩栩如生。更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壁画中具体物象的绘画技法及形象特征,如一些人物的服饰纹饰 、飞舞俯冲的神兽 “方相氏”、驾辕的牛等,都是同时期各类绘画作品中所未见过的,这堪称中国美术史上的重大发现 。徐显秀墓的壁画用笔简练 ,准确地捕捉人物及牛马的结构动态和整体轮廓 ,与速写有些相似 ,这种表现技法使画面充满动感,人物栩栩如生。徐显秀墓壁画中的人物头像的刻画非常成功,大多为半侧面姿态 ,这在当时很流行,面部表情,十分生动。人物造型上呈现出风格化的特征,发式装束上具有鲜明的北方民族特点,人物大多着胡服,脸庞趋于圆润丰腴,发际较高、圆额丰颐、长眉细 目、鼻梁直挺 ,身形丰壮周圆,充分体现了胡人和鲜卑族的形象特征。

画家用笔简炼快速,人物动态造型逼真,在粗糙墙面上,用笔有如行云流水,不起稿而一笔到位,而且几乎未见修改痕迹。另外,画家对某些装饰图案的描绘,未使用当时的通常手法,先勾出轮廓再填以颜色,而是直接用色笔点染成形。細看画中的顏色,除每壁中心的人物和牛馬使用了紅、黃等原色外,大量的人物服饰都由调和色画成。人物中用色最丰富的是着白衣者,若将墓室中的白衣人物一一加以比较,既看不到纯用白色画出的服装,也看不到用同一种顏色画出的白服装,所有的白色画在不同的灰色中變化出來。似这样有统一画面色调感和由色彩关系建立起來的造型结构,在中国古代的墓室壁画中显得有些特殊。在徐显秀墓壁画中,能看到人物面部明显的晕染画法,这种染低不染高的画法不是中原旧有的绘画传统,而是流行于西域的画法。专家认为,徐显秀墓与龟茲石窟画法上的相同,似在说明北齐在推行胡化的过程中,龟茲的人物画技法对北齐新画风的形成曾起过实质性的作用。这种流行于西域的人物画法大约从公元4世纪开始用來画石窟壁画,并且在十六国時期传到中国的河西地区,敦煌莫高窟早期的壁画通常使用的即是这种画法,直到8世紀前后仍是龟茲画家最常用的人物画技法。

壁画的作者是谁?专家从壁画人物在造型上用笔简洁准确,而形体周围的人物画已,在北齐時期的壁画和传为北齐宮廷画家杨子华的作品中可以見到。杨子华, 北齐画家,是北齐世祖高湛的爱臣,官直阁将军,员外散骑常侍。善丹青,曾画马于壁,甚至引起观者夜间听到马索水草而嘶鸣的幻觉,时有“画圣”之称,北齐世祖使其供职宫廷,非有诏不得与外人画,成为专门的御用画家。杨子华也向被认为是牡丹圣手,苏轼面对牡丹曾发出浩叹:“丹青欲写倾城色,世上今无杨子华。”杨子华在长安等地画了很多的壁画,但到今天都已经了无踪迹。只有一卷传为宋临的《北齐校书图》(现藏于美国波士顿博物馆),是我们今天唯一能见到的杨氏的卷轴画。杨画最重要的风格特点是“简易标美”,唐朝著名画家阎立本说杨子华的画:“曲尽其妙,简易标美;多不可减,少不可”。 娄墓壁画人物和鞍马绘画用笔简洁洗练,婉转流畅,脸呈鹅蛋型,具有这种“简易标美”的特点。存世尚有传为杨子华所作《北齐校书图》,风格也是极为相似的,是不是杨子华所作,尚无定论,但是当1500年以后,北齐壁画以绝美华丽的身影重见世人的时候,人们无不感叹北齐画师的高超技艺。

北齐风云画卷

北齐风云

在画史文献中有唐宋以来对北齐的杨子华、曹仲达等画家的记载,评价很高,但可供参考的北齐传世画仅有一件,即收藏在美国波斯顿美术博物馆的《北齐校书图》,被认为可能是与杨子华的原作有关的宋人摹本。在这个知识系统中,北齐绘画的概念其实是由后人的文献和摹本构成的。

杨子华《北齐校书图》

自20世纪50年代起,在河南、河北、山西、山东等地陆续发现了北齐的壁画墓,数量已近20座。这些北齐绘画出土品正在不断地充实和修正北齐绘画的文献和摹本概念,北齐绘画开始浮出水面,面貌日渐清晰。1979年出土的山西太原娄睿墓璧画开始将研究者的目光吸引到了北齐,璧画中人马行进的组合与动势构成了壮观的场面,富有立体感的形象与简洁的线条达到了视觉上的真实与协调,人物拉长的椭圆形面孔表现出造型风格化特征。讨论者还注意到,这些人物画的特点也在《北齐校书图》中可以见到,北齐宫廷画家杨子华“简易标美”的画风在这次讨论中被重新提了出来。1987年河北磁县湾漳北齐大墓璧画的出土,使北齐人物画独特而鲜明的风格再一次得到了印证。2000年又在太原东郊王家峰新发现了北齐武安王徐显秀壁画墓,被评为2003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徐显秀墓壁画绘在墓道的土墙和砖砌的墓室墙壁上,描绘的是墓主夫妇宴饮和出行的盛大人物画场景,是考古发掘的北齐壁画墓中保存最完好的一座。璧画中既有娄睿墓和湾漳墓的人物画特点,又有其它北齐墓室壁画未能保存下来的新因素,这其中来自西域的造型观念和艺术风格十分突出。或因这些外来艺术因素的加入,才加速了北齐“简易标美”新画风的形成。

人物造型的“疏体”风格
1

徐显秀墓的壁画人物在造型上用笔简洁准确,注意表现物象的整体轮廓和结构动势,加上富有变化的色彩晕染手法,人物形象因而有了立体感,简洁的线条而渐变的色彩相互作用,人物的形体特征得到强调,略微拉长的椭圆形面孔,更突出了人物造型的风格化意味。这种用线简洁而形体周圆的人物画已在北齐时期的壁画和传为北齐宫廷画家杨子华的作品中可以见到,是北齐时期流行的画法,杨子华的绘画被称之为“简易标美;多不可减,少不可逾”,属于北朝后期新出现的“疏体”风格。

与北齐的“简易标美”新画风彼此呼应的是南朝萧梁宫廷画家张僧繇创造的“疏体”,按唐宋人的说法,“疏体”是张僧繇在吸收了印度笈多造型艺术因素后加以变化而形成的人物画风格,画法上表现为“笔才一二,而像已应焉”,人物造型呈“面短而艳”的艺术特征。可见所谓的“疏体”,就是一种用笔简洁,形象丰满圆润,设色浓丽的人物画新风格。

北齐与萧梁虽隔江而治,但两国却有着频繁的外交往来,文化艺术上也互相学习和借鉴。例如,在侯景之乱中由梁朝的都城投奔到北齐首都邺城的萧放,是一位以诗赋丹青见知于北齐宫廷的梁朝宗室。他人北齐,主要的事务是指导工匠绘制宫中的屏风画。又如,开创佛面“曹家祥”的北齐画家曹仲达,他原是中亚的曹国人,但他的学画师承来源中主要是南朝的画家。出现在南北画家之间绘画技艺的交流,使得南梁和北齐的绘画风格呈现出共同的时代特征。北齐宫廷画家杨子华“简易标美”的风格和梁朝宫廷画家张僧繇的“疏体”画风也由此而一南一北,声气相通。出现在北齐人物画中简易标美的“疏体”新画风,表明了北齐统治者在文化上的取向,他们一方面吸收南朝文化来丰富自己,同时又透过南朝取法于印度和西域,创立自己的文化艺术规范。这种文化策略在响堂山石窟、曲阳修德寺和青州龙兴寺北齐佛教造像上也强烈地表现了出来,其要义在印度和西域。可以说,北齐“疏体”新画风得以流行的潜台词是北齐奉行的“胡化”政策。

染低不染高的“西域”画法
2

在徐显秀墓壁画中,能看到人物面部明显的晕染画法,晕的部位都在眼窝、嘴角、颈项等低凹处,以橘黄色作退晕色,深浅浓淡随结构转折而略有变化,表现男女不同的肤色时则有颜色深浅的区别,椭圆形拉长的面孔因此变得真实而生动。这种染低不染高的画法不是中原旧有的绘画传统,而是流行于西域的画法。在新疆克孜尔、库木土喇等古代龟兹石窟壁画上,我们能看到这种画法的原貌。画家先用铁线勾勒出佛与菩萨的面部轮廓,然后用橘黄色在五官和身体的低陷结构上皴染,高起突出的部位往往略施微染或干脆留白,造成立体的形象效果。画家在作晕染时,只重结构起伏,基本没有光线的概念。也就是说,由晕染法刻画的人物形象,其立体感是建立在对肌肉结构的理解上的,带有某种程序化的意味。这种流行于西域的人物画法大约从公元4世纪开始用来画石窟壁画,并且在十六国时期传到中国的河西地区,敦煌莫高窟早期的壁画通常使用的即是这种画法,直到8世纪前后这仍是龟兹画家最常用的人物画技法。

如果将徐显秀墓壁画人物的退晕手法与新疆佛寺石窟壁画人物细作比较,明显的相同之处有两点:第一,退晕色都用橘黄或橘红等红色系的单色,与皮肤肉色形成较大的色差,看似化妆的效果。第二,晕染的重点部位是眼睑、嘴角、下颏处,石窟壁画的晕染面积要略大一些,退晕过渡则稍嫌生硬。徐显秀墓与龟兹石窟画法上的相同,似在说明北齐在推行胡化的过程中,龟兹的人物画技法对北齐新画风的形成曾起过实质性的作用。

明快别致的“暖灰”色调
3

徐显秀墓壁画可分作墓道和墓室两组加以观察。墓道壁画未做地仗,作画之前仅在铲平的生土壁上刷白,导引的怪兽和人物行列就直接画在白墙上,与通常所见的壁画一样,没有明显的色调感。墓室的壁画则不同,它是画在砖墙抹灰的地仗上,一壁一画,各有中心。北壁画徐显秀夫妇宴饮图,东壁是牛车出行,西壁为鞍马出行,门壁是东、西壁出行队伍的前导。这壮观的出行场面都统摄在暖灰的色调中,天空偏冷的淡黄色和地面略重的土黄色提供了墓室壁画的黄灰色基调,描绘宴饮奏乐和旗幡下行进的人物、牛马车驾所用的颜色,多是红黄等暖色和赭褐一类中性偏暖的颜色,少数人物所穿的蓝绿服装和冷色的马鞍、仪仗也是用偏暖的调和色画出,色彩的丰富变化都是在暖色基调中给予呈现的。

在统一协调的壁画色调中,画家熟练自如地施展着色彩才能,细看画中的颜色,除每壁中心的人物和牛马使用了红、黄等原色外,大量的人物服饰都由调和色画成,从灰色中求得变化,用色相M色度的微妙差别拉开人物的前后空间关系,在色彩透视和对比关系中,画面效果既统一协调又明快别致。落实到具体形象的描绘,也能见到由冷暖色绘出的体面关系,典型的如墓室门洞上方的怪兽图像。那头下足上、飞翔在天的造型,趾掌筋肉的体面转折并不是简单的单色平涂,而是用冷暖色的变化加以描绘。因此,怪兽不仅具有强烈的动势,而且具有形体的量感。人物中用色最丰富的是着白衣者,若将墓室中的白衣人物一一加以比较,我们既看不到纯用白色画出的服装,也看不到用同一种颜色画出的白服装,所有的白色尽在不同的灰色中变化出来。似这样有统一画面色调感和由色彩关系建立起来的造型结构,在中国古代的墓室壁画中显得有些特殊,即使是同属北齐的太原娄睿墓和磁县的湾漳大墓壁画也看不到如此明快别致的画面色调。

徐显秀墓的壁画反映出来的色彩观念并不是中原的绘画传统,它应该来源于中亚或者印度。在北齐胡化的社会风气下,印度文化或以萨珊波斯为代表的西亚文化,以粟特为代表的中亚文化各以不同的方式进入北齐境内,在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领域有明显的反映。以绘画而言,东魏北齐时曾流行一种传自于中亚的绘画,其画法与中国传统的绘画十分不同,是用特别炼制的胡桃油调颜色来作画,以色彩表现见长,近似于今天意义上的油画。因其传自西域,故称之为“胡画”。能掌握这种“胡画”技艺的,文献上见有祖珽、徐之才、平鉴等人。

《北齐书·祖珽传》:

珽天性聪明,事无难学,凡诸技艺,莫不措怀。珽善为胡桃油为涂画,乃进长广王(高湛),因言“殿下有非常骨法,考征梦殿下乘龙上天”,王渭曰:“若然,当使史大富贵”,及即位,是为武成皇帝,擢拜中书侍郎。

《颜氏家训》卷第五“省事十二”:

近世有两人(祖珽、徐之才),朗悟士也……天文,画绘,棋博,鲜卑语,胡书,煎胡桃油,练锡为银,如此之类。

《北齐书·平鉴传》:

平鉴,字明达,燕郡蓟人。鉴性巧,夜则胡画,以供衣食。祖珽与平鉴二人作“胡画”的事颇值得注意,祖珽靠“胡画”而拉近了他与北齐武成帝的距离,一幅画换来了中书侍郎的职位。平鉴则靠“胡画”能换得钱财,免去了衣食之忧。可以想见,传自西域的“胡画”,在北齐不仅有一定的欣赏人群,而且还能有市场的需求。祖珽、平鉴等人是朝廷命官,并非专职画家,而像杨子华、曹仲达这样一些知名朝野的北齐画家,有的原本就来自于中亚地区,对于以色彩见长的西域绘画技法当更加谙熟,有此背景,我们当能更好地理解徐显秀墓壁画独特的画面色彩关系和色调表现,也更能直观地感受到北齐新画风的独特魅力。

山西北齐古墓变身博物馆

敦煌文物专家为山西千年壁画疗伤

▲北齐壁画修复中

用软毛刷清扫掉壁画上的灰尘,孙工程师右手拎着喷壶,左手捏着一块棉花,微微地勾动右手食指,“哧——哧——”,雾状的胶结液不断喷洒,每次喷洒面积约4平方厘米,胶结液迅速渗入壁画内部。他用棉花轻轻拍打着壁画,将壁画表面残留的胶结液吸收。“15天后,渗入的胶结液将蒸发,壁画表面会变得十分坚硬,未来10年不会遭受风化损害。”孙工程师扬着眉毛,一脸自豪。太原王家峰徐显秀墓,来自敦煌的工程师正在用胶粘、打针、输液、接骨等方法,对这一千年壁画进行修复。不久,这座千年古墓上将修建一座壁画博物馆,并期待市民走进博物馆,体验穿越千年的探索。

徐显秀,北齐政权的太尉太保尚书令,少年豪侠,作战勇猛,屡立战功。河靖三年(公元564年)因作战英勇,被封为武安王。公元571年,徐显秀死于晋阳城内的府第中。2002年,该墓葬在省城迎泽区王家峰村一处果园内被发现,墓中的壁画不仅因为面积多达330平方米为国内同时期壁画中的第一,而且壁画上的内容还生动呈现了北齐时期达官显贵们丰富豪华的生活场景,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少见,此次考古发现被列为“2002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

徐显秀墓发掘后,外部自然环境对古墓破坏巨大,墓室墙壁、地面断裂变形,北侧壁画自然开裂,壁画局部出现了风化、空鼓、脱落现象。今年9月底,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王家峰徐显秀墓启动加固修复工程,这是太原市首次对古代壁画进行大规模修复,工程投资约300万元,也是我省壁画修复保护投资最多的一次。

修复千年古墓,不少程序都像是医生在给病人治病。来自敦煌研究院的孙工程师今年35岁,曾参加西藏布达拉宫、大昭寺等文物单位的壁画修复。他介绍,风化是古代壁画较为常见的现象,常规做法是增加表面硬度,延缓壁画风化,而用特殊的胶结液保护的方法,曾在拉萨大昭寺壁画修复中使用,效果极好。除了风化,在常年潮湿的墓室中,壁画空鼓最为普遍和严重。治好这样的“大病”,打针是最好的方法。打针的注射器用的是最细的1号不锈钢针头,注射器内装有20毫升乳白色液体,这是专家们为徐显秀墓壁画特别配制的黏合剂,混合有白灰水、聚乙烯醇缩丁醛等,十分黏稠。在空鼓中注入少量黏合剂,就能将白灰层和外壁黏合为一。这种注入黏合剂的方法叫做“点状注射法”,是目前修复壁画空鼓最有效的方法,2004年,莫高窟第85窟壁画采用“点状注射法”成功修复。

据了解,徐显秀墓壁画需要修复加固面积约为110平方米,约占壁画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整个壁画修复工作预计于2013年春完成,文物部门还将在古墓之上新建一座徐显秀壁画博物馆,投资2000余万元。届时,游客不仅可以近距离欣赏壁画,还能通过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等,了解徐显秀墓壁画知识以及考古挖掘纪实内容。

太原城中村整体拆迁改造,迎泽区王家峰村似乎一直牵动着各方的神经。因为这里有重要的历史文物“王家峰墓群”,包含了从汉代到近代的众多地下埋藏文物。其中,获得2002年“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之一”的北齐徐显秀墓壁画属于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距今已有1500年历史。

王家峰整村拆除后,按照规划这里未来是一个文化生态旅游区,坐落其中的“徐显秀墓壁画馆”将迎来什么样的命运呢?它对王家峰以及村子里的人又有什么影响呢?

守护者老刘:壁画馆附近一震动,我心都疼

“我们王家峰村在明朝崇祯年间就有了。村里原来有个白龙庙,在解放太原的战斗中被毁掉了,但留下来的石碑上记有村名。这里原本是块很大的坟地,据说几家看坟的人最初在此安家落户,由于姓王的比较多,所以取名王家坟。这是老人们的说法。但《太原市南郊区志》记载,明成化年间,吏部尚书王琼葬于此村北,故名。”王家峰村民老郭说,后来村民发现自己的家园地势不错,居高临下可以俯瞰到整个太原城,又改名王家峰。姓郭的、姓梁的和姓闫的也陆续来到这里,一代代住了下来。以前村里名气比较大的地儿是梨园,现在是古墓,每年国内外来考察的人不断。

北齐徐显秀墓在村东的梨园里,用钢结构防护棚临时保护着,被称为“徐显秀墓壁画馆”。馆前立有两块碑:“王家峰北齐墓群”和“王家峰墓群”,前者碑文刻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后者碑文刻有“国务院2006年5月25日公布”。60多岁的老刘是守护人之一。

老刘对这个国宝级文物的感情很深,他指着离壁画馆有一段距离的建筑垃圾说:“晚上有人开着车偷偷地倒,只要那儿一响,我这儿心都疼。不管多远,只要我感觉到震动,就觉得对壁画有威胁。这个墙上的文物真的怕震,一震就脱落了。”“哪儿的施工队呢?”记者问。“不是什么施工队,是个人拉土方的车。”老刘说。

老刘算半个王家峰人,当年从晋阳古城的开发中被聘到这里搞管理接待,后来成立了壁画馆,就一直干到现在。“守了十来年,不光有感情也有责任。虽然我是临时工,可这么多年,我没有休息过一天。”“有人破坏吗?”记者问。“现在专门破坏的倒没有,不过像刚才说的那个大的动静也是一种破坏”。老刘从他多年的职业角度强调。

国宝在王家峰地界上,王家峰人心里有谱

在老刘带领下,记者和工作人员梁春生顺着坡道下到墓室:北壁绘制着墓主人徐显秀夫妇宴乐图,西壁为鞍马出行图,东壁为牛车出行图,南壁正中的墓门为出行队伍的前导。这幅浩浩荡荡的出行图,展示了1500年前墓主人出行时的壮观场景与华雍气象。尤其是紧跟坐骑的腋夹公文包、臂挎马扎、手捧官印的仆吏,无一不透露出墓主人对宦海生涯的眷恋之情。“当时科技不发达,只能用书画来记录,和咱们今天的录像是一个道理,起个纪念意义。”梁春生说。

2000年12月1日,徐显秀墓被盗时,是王家峰村巡逻队发现的,当时村里还没人知道这个墓的文物价值。“村委会梁春生把情况反映给我们考古所,李非所长让我和周健副所长马上赶来。我进到墓里,发现已经被盗好几次了,剩下为数不多的器物,还有这个壁画。经过考证是北齐时期的。”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常一民说,“多亏了王家峰村民,不然文物的损失无法估量。”迄今为止,300多平方米的徐显秀墓壁画在北齐时期砖石结构的大型壁画墓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同时由于科学发掘的质量相当高,所以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徐显秀墓在王家峰村,梁春生当时是村治保主任,他的担子很重。我们赶回去和领导汇报,就是他担负外围保护工作。”常一民至今说起梁春生,还充满感激。

徐显秀墓从外观看是个荒凉的土圪堆,可在王家峰村人的眼里,比任何东西都珍贵。2008年,一场暴雪把罩着古墓的帆布棚压得岌岌可危。一尺多深的雪,梁春生愣是边挖边走上来的,他通过手机呼叫抢险队,这些队员中有一半是王家峰人,有一半是考古所工作人员。他们来了以后,有的登高扫雪,有的用肩扛木板,有的用铁锤打桩,硬是撑住了两三百平方米的棚顶。“大梁没有卧下,壁画保住了。”梁春生说。

古墓壁画,在考古所专家眼里是国宝,但地处王家峰地界,王家峰人心里也有谱。

整村拆除的同时徐显秀墓壁画馆也在规划中

王家峰村拆迁改造的同时,徐显秀墓壁画的建设保护性工作也在进行。“其实,规划从2009年到现在一直在做。如今已经在徐显秀墓葬中心区域征了30亩地,这属于绝对控制保护范围。”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有关人员如是说。在壁画馆的墙壁上,挂着徐显秀墓保护暨壁画馆平面图、鸟瞰图,还有预计用地400-500亩的徐显秀遗址公园总平面图,展现出壁画馆的美好前景。“在壁画馆中心点绝对保护范围50米以内,不能有任何的施工和运输作业,这是有关专家提出的意见。”这位负责人说,赶快建馆是当务之急,现在的壁画馆硬件很简陋,配套措施跟不上,墓室环境不稳定,基本处于一种粗放式的保护状态,比如馆内对温湿度和病虫害的检测有专业要求,但目前这些检测难于达到。

当时,太原市迎泽区文广新局局长畅耀宗说,王家峰村的拆迁正在进行中,由于壁画文物在辖区内,将积极配合市文物部门工作,对有损文物的违法违规行为,一定会联合城管等部门进行综合治理。保护历史文物,是全民的事情。

拆房规划壁画馆给村子形成新的文化产业

59岁的老郭是土生土长的王家峰村人,村里有几个沟几个坎心里一清二楚。“以前没房住,就住到沟里的窑洞中,打下一口口深井,把坡开成大大小小的梯田。大家就这么经营着自己的家园。”老郭说,他年轻时候种过地,放过羊,赶过驴车拉粪,挑水抗过旱,辛辛苦苦干了大半辈子,种玉米、小麦、谷子等农作物,积攒了些积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盖起房子和小院,过上了好日子。

现在全村有三千多人,大概三分之一已经住进安置的新楼房,生活得到极大改善。老郭住进楼房后,心里亮堂了。“以前让拆房子,我在家呆了一个月,伤心得不出门。家里再烂再破也心疼,那是自己辛辛苦苦盖下的,说拆就拆了。当时我流泪了,一辈子的情感在里面哪!现在做梦还能梦到,老电影《战斗里的成长》有王家峰旧村子的镜头,那就是古老的历史。”老郭说,政府让老百姓过好日子,大家就得配合,“我们全家住上楼房后,有煤气、供暖、淋浴、卫生间等,生活就是幸福。村子建设好了,依托徐显秀壁画馆、梨园文化及特色饮食、高跷、锣鼓、剪纸、快板、扭秧歌等文化与生态遗产,形成新的文化产业带,王家峰村人的日子就更好了。”

(0)

相关推荐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陇西 魏晋壁画墓

           魏晋壁画墓位于嘉峪关市东北20公里处的一片广阔无垠的大漠上,在近13平方公里的地域内散布着1400多座魏晋时期(公元220-419年)的地下壁画砖墓群,这便是著名的魏晋古墓群,被誉为&q ...

  • 山西太原晋商博物馆

          太原晋商博物馆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大街中段218号 迎泽公园东南侧,总占地面积7850平方米.是我国第一个立体展示晋商文化的大型博物馆. 太原晋商博物馆主展区坐西朝东,依次为牌楼.山门.一 ...

  • 墓里乾坤:水泉梁北齐壁画墓

    水泉梁壁画墓位于朔州市朔城区窑子头乡水泉梁村西约1.5公里处,东北距朔城区约20公里.墓葬所在地为管涔山脉东坡底部山地向平原过渡的丘陵地带,地势略呈波状起伏,水泉梁村东邻恢河.该墓位于山西省文物保护单 ...

  • 墓里乾坤:太原北齐徐显秀墓

    徐显秀墓墓室三维图 "它是迄今为止保存最完好的南北朝时期壁画墓,彩绘壁画保存完整,气势恢宏壮观,形象生动写实,色彩斑斓如新,画家对造型的把握,对色彩和线条的控制运用令人惊叹,是中国美术史上的 ...

  • 【新书介绍】太原北齐韩祖念墓

    基本信息: 编著: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8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20年8月 印次:1 ISBN:9787030653840 内容简介: 本书是太原市文物考 ...

  • 【走村】永不谢幕的墙头壁画“博物馆”——萌坑

    作者 洪小尘 换个角度  洞察世界 一叶轻舟 期待与你相遇  发现更好的所在 萌坑隶属于歙县霞坑镇洪琴村,坐落在海拔700多米的群山怀之中,很少为外人所识,只有百余户人家.八卦形的村庄,清一色的民居, ...

  • 祝重寿:北齐佛与张僧繇张家样

    作者/祝重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博士.教授. 南梁武帝时(502---549年,6世纪前半),佛教和佛教美术大发展,达到鼎盛,梁武帝崇信佛教,广建寺庙,三次舍身佛门,都用巨资赎回.他能调和儒. ...

  • 西班牙博物馆瑰宝系列金银纪念币第五组 ——提森-博内米萨博物馆

    贵金属在人类货币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长期以来贵金属又以黄金和白银作为流通领域的重要铸币原料.在上个世纪70年代,以美元挂钩的"布雷顿森林体系"(Bretton Woods Sy ...

  • 农耕博物馆——“看门识家”

    又见乡村 我们还有更多丰富有趣的话题,点击关注哟! 上周五 小编和小伙伴们去了一场博览会 "2018中国山西 古村镇旅游博览会" 小编在逛哒的时候 看到了一个 在过去的山西农村 到 ...

  • [馆藏电子书]繡川(義烏)毛氏家乘[26卷及首1卷]毛應玉,毛協平,毛關龍等編修.共和癸巳(2014年)重修本

    绣川毛氏家乘叙略 义乌,故于越之地.楚灭越,于越人被赶到瓯江,即温州一带,成为瓯越:汉初又迁闽,为闽越.汉武帝时,闽越人又被勒令迁中原.故东汉前,乌邑土著几乎板荡无存,境内见于版籍者唯颜骆二姓.东汉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