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认过眼神,你是对的“作业”

确认过眼神,你是对的“作业”

——第11周给周校长的回信

尊敬的周校长:

您好!看完您的信,我也有了一些关于作业的想法,借用这样一个机会和大家一起交流。

五一的时候,接到了刚毕业的娃娃的视频。她说,放假就是换了个地方刷题,从学校刷题变成回家刷题。现在想起来,小学真是太幸福了。别人都说要在知识的海洋徜徉,她们是在试卷的海洋里游泳。

作业为什么会多呢?这是大概是由于教育的内卷造成的。

“内卷”一词最早是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格尔茨对爪哇岛农业经济状况的总结提炼,指一个社会或组织既无突变式发展,也无渐进式的增长,只是在一个简单层次上自我重复的概念名词。最近的流行词“内卷”,更多的指人们拼尽全力以使自己在社会上获取少量竞争优势,挤占他人的生存空间,同时造成精神内耗和浪费。

教育“内卷”的最突出表现就是“应试教育”。教育原本不应该存在竞争,但是考试使得教育形成了类似于市场竞争的格局,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应试教育”的产生。面对残酷的中考高考,为了将自己的考分最大化,考生不得不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做题上,假设一个学生每天玩1小时、学8小时能得90分,而每天不玩、学9小时能得91分,那么应该如何选择呢?在应试教育的思维框架内,人们都会选择后者。因为没有人愿意承担考试排名“一分一操场”的风险。于是,内卷化愈演愈烈。

那作业到底要不要呢?

学习是刻意练习的结果,写作业是巩固知识的必要手段,也是学生的本职工作。

但不是所有“量”的积累,都会发生“质”的变化。比作业的“量”更要紧的,是作业的“质”,即作业的有效性。

作业我们每天都布置,是不是真的做到有效呢?答案是否定的。有时候我们只怕学生见题少了,到考试的时候吃亏,所以不停的布置作业,刷题,刷题再刷题。有些作业明知道是无效作业,但还是义无反顾地布置,这无疑是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

那其实说到有效性,就要回到布置作业的目的或目标究竟是什么呢?让孩子掌握内容吗?当然,毋庸置疑当做了大量练习之后,这是有一定效果的。但个人觉得作业的目标是:让学生们思考在当天课堂中学习内容的意义,而作业的的目的就逼着学生不得不去思考。个人认为,只有作业达到这个目的了,那其有效性才是最好的体现。

一、 精选作业,分层布置。

俗话说,老师下题海,学生荡轻舟。老师们可以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和教学经验,为学生精选有关考点,重难点,易错点作业,避免学生落入题海漩涡,真正为学生减负。例如我们班的两个孩子,基础特别差,于是,我便允许她们可以只完成识字的任务,若第二天她们能顺利地识记前一天的生字,我还会在课上特别表扬,孩子学习成就感就特别好,下次再完成作业,动力十足。语文素养特别好的孩子,往往期待挑战,读读写写的作业对于她们来说,挑战难度太低,完全提不起兴趣,那就可以给他们提高难度,进行阅读力的锻炼的练习,满足她们对作业的期待。

二、改变形式,活而不怪。

作业不需要拘泥于读读写写,可多布置形式多样、灵活多变,有思维痕迹的作业。比如你想要孩子记住新学习的10个新词语,你布置作业要怎么做呢?抄写2遍,再默写一遍。这样孩子也许可以记住这10个新词。可是更有效的是,你可以让孩子做:这10个新词语按照喜欢的程度进行排序,并说明为什么?如此,实际上就是逼着孩子去思考其10个词的意义,也能快速的记住这10个新词了。

学生往往听到写作就头疼。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写一句完整的话都非常困难,何况是一段话呢。于是,我们采用了画图写话的方式,每期给学生一个主题,让他们画画写写,比如第一期,我们刚进行了骑滑板车去春游,于是写话主题就出来了——“快乐的春游”。原本是试水,但孩子们的反馈出乎意料的好。她们不仅能进行环境描写“大片大片的油菜花”“到处都是金黄色的油菜花”,还能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还有一次,是我第一次请假外出,两天后回来,她们纷纷抱着我不撒手,于是,那一期的主题就是“李老师不在的一天”。还有一次,潘老师刚给小朋友们上了课文《端午粽》,于是,就让孩子们回去写相同的主题,并要求只要把粽子写的好吃,就奖励全班吃粽子。于是,一个个让人直流口水的粽子就创造出来了。

三、改变环境,劳逸结合。

每天中午的时候,我就会给班上小朋友布置读写作业。我们校园的布置特别好,于是,小朋友们就会坐在滑滑梯上、小树墩上、校园长椅上,大声朗读。她们也会选择在饭后去校园广场的咖啡桌上写字,没有了白墙的束缚,坐在蓝天下,凉风习习,花香萦绕,连笔下的字都仿佛比平时多了一股精神气儿。

我们只有设计好我们的作业,用好我们的作业,让他们成为“对”的作业,师生才能从沉重的作业圈中解脱出来,更加幸福、快乐地一起成长!

您的同行者 李绕芝

二〇二一年五月十六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