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离开:是一种自我成长方式
学会离开:是一种自我成长方式
(这是八年前的文章,这个主题一共写了两篇,今天自己读一读,还是觉得颇有回忆感的。八年转眼即逝,离开这个学校已经六年整了。另一篇“离开”里人与事更多,还是发这篇吧。)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人不断离开的过程。台湾作家龙应台在她的《目送》里有这样一句话:“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是啊!刚出生的婴儿天天抱在怀里舍不得离开妈妈;上幼儿园时,她从舍不得离开妈妈到后来的天天想着去幼儿园;再大一些,上小学、初中,她开始有了更多的伙伴便不愿意再听你唠叨了;到了大学,你们也许就只有半年才见一面了。一个人的成长其实就是在不断离开的过程,在离开中学会了做人、在离开中学会了做事、在离开中学会了与人交往……
(带着新老师去红旗小学磨课)
我家后院种了些花草,无意中,我发现了一个很奇特的现象:相邻的三株植物,一株茶花、一株桂花、一株栀子花,它们的树龄完全不一样,因为我是先后隔了有好几年买的。之前它们是在不同的花盆里,后来我在后院建了个小型花园便把它们移植在了一起。起初,它们当中的栀子花最高,桂花最矮;过了一段时间,我惊奇发现,桂花的最顶端的几根嫩叶拼命地往上爬已经和栀子花平起平坐了;后来,我还发现,只要它们三株中哪一株长了一截,另外两株便随后就跟上。根据我的已有的经验,断定它们自从离开了花盆被移植到了一起,便需要学会和别人争夺阳光才能使自己长得更高、更好,而想要争夺阳光,那就得要比别人更高一些。
直至后来在一篇文章里才知道还有这样一个效应:“共生效应”。当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显得矮小、单调,而与众多同类植物一起生长时,则根深叶茂、生机盎然。人们把植物界中这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现象称之为“共生效应”。
(我们的师德培训——早锻炼)
我们作为教师要想成长也应该学会离开,只有在不断离开,才能不断前进。只有离开我们的习以为常的“盆景”到更肥沃的“大花园”去才能结识更高大、更茂盛的树木。我们在这样的“花园”里只有不断向上、向上,才能得到更多的阳光、吸收到更多的空气。
中心校区的郑荣曼老师是我们学校公认的字写得比较好的老师。前段时间,学校派她参加了进修学校的硬笔书法培训班。才短短几天的学习,回来后她便觉得大有收获,并感慨地说:“我一直以为平时我教学生写字的方法还不错的,但是通过这次学习,才感觉到原来的教学方法有多么不好。”
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们在碧山这样一个信息相对比较滞后的学校,当外面已经轰轰烈烈地开展绘本阅读时,我们甚至还不知道什么叫做“绘本”。(我敢肯定我们当中依然还有语文老师不知道。)但是只要一看到这个东西时,大家都觉得这个东西真好。而之前大家都没有发现还有这样一种书的存在,是因为我们的圈子太小了,接触不到更多的东西。
我们碧山小学有一个现象:30岁到40岁之间的老师几乎是断层的。他们都去了哪里了呢?他们都是通过努力已经调离碧山,就职于全市的其他学校。但我也发现,他们各个都在那个学校里有一定的话语权。有人说,有没有话语权就意味着你有没有成长起来。他们都是来自碧山,但是现在他们都高于碧山。为什么同样的碧山的老师会有不同的结果呢?我想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离开了碧山。
我想,我们要是不离开碧山,就不可能得到更多的信息,就不能更快地让自己成长。那么如何离开呢?我又没有很好的关系,怎么能调动?(当年调动靠关系)其实,离开的方式是有多种的。调动是其中的一种方式,还有一种方式就是虽然身在碧山,我们的心可以离开碧山,我们的思想可以离开碧山。
离开了,该何去何从?
(邀请周其星老师来讲座)
李希贵校长说过,寻找自己专业领域的制高点,向他人学习。我们可以通过网络看看特级教师的课堂实录;可以看看教育专家的视频讲座;更可以看看他们写的书籍;有机会要走近他们身边听听他们的课、听听他们的讲座。所以有人说,你和谁在一起吃饭,将决定你的高度。
“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所以我们只有离开,与优秀者同行,才能拉近彼此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