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一片梧桐叶,智破人命案,处州奇案

明朝年间,浙江按察使到南方巡查,走到处州的时候,恰逢处州知州辞官返乡,就代理一段时间的处州事务,等待新的知州上任。

刚做了两天,就碰上了一桩大案子。

处州有一间银匠铺子,铺子主人前两年去世了,留下妻子李氏,女儿春花和年迈的母亲,李氏凭借跟丈夫学到的手艺,勤勤恳恳,勉强度日。

可能是劳累过度,李氏前不久病倒了,春花就跟着奶奶一起到城外的寺院烧香,希望能得到保佑,让母亲早日康复。

有一天夜里,两个蒙面人翻墙跳入银匠铺子,直奔后院,他们踢开门,将春花的嘴巴蒙住抱起来就跑。李氏和她婆婆反应不及,一个病重,一个年老,根本无法阻止,只能看着春花被抢走。李氏被这么一吓,当天晚上就病死了。她婆婆哭天喊地的跑到衙门报案。

按察使派出衙役和捕快,四处寻找春花的踪迹,好几天都没有结果。而那天晚上夜色深沉,蒙面人来去匆匆,没人看到他们的身影,也没人看到他们去了哪里。银匠铺子没钱,没仇人,后续也没有人勒索赎金啥的,按察使按照婆婆提供的说法,按察使循着春花最近一段时间活动的轨迹绕了几圈,还是没有得到什么线索,一筹莫展,挠头的很。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个女人来报案,说他丈夫好几天都没有回家。按察使问了一下,女人是王氏,她丈夫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张木匠,自从几天前,张木匠说要出门去寺院讨点药,就再也没有回家。

张木匠是有名的老实人,手艺也很不错,工作范围至少涉及半个处州,跟春花一家一样,也没啥仇人。按察使让衙役们在寻找春花的同时也找找张木匠,又过了几天,依然是一点线索没找到。

这天早上,按察使起床,吃完早饭,坐在院子里的梧桐树下琢磨案情,仆人给他递来茶水,按察使就随口说南方就是热,这都立秋好几天了,还是热的让人发慌。

说话的时候,一片梧桐叶子,飘飘荡荡掉落下来,落在按察使面前。他捡起叶子,奇怪的问,南方的梧桐树,居然是立秋就落叶么?

仆人是跟他一起从北方来的,不懂。边上来协助他处理事务的本地官员笑着说:“南方的树也不会这么奇怪,只不过这棵梧桐是前几个月刚刚栽种过来,估计是树根不稳,所以早早落叶。”

原来如此,按察使点了点头。

这时,来汇报案情进展的捕头插了一句:“说来奇怪,我昨天去城外的寺院,看到里面那棵大梧桐树,叶子也落了好多。怕是这几天天气忽冷忽热,让这些梧桐树掉叶子吧。”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按察使霍然站起,叫上捕头和官员等人,直奔城外的寺院。

到了地方,按察使跟主持和尚客客气气的说了几句,喝了几杯茶,然后在寺院里面散起步来,他晃着晃着,就晃到了一棵大梧桐树边上。高大的梧桐树,下面掉了满地的落叶,按察使指着树问道:“刚刚入秋,天气还酷热难耐,这好端端一棵梧桐树,怎么就落叶了呢?”

陪着他晃荡的主持和尚连忙说:“是啊,这棵树每年落叶子都比其它树要早,我们也不知道为何。”

按察使笑道:“依我之见,应该是地下水分不足所致。长此以往,怕是这棵树活不长了啊。”

主持和尚连连称赞按察使高见。按察使点了点头:“本官特别喜欢梧桐,不忍心见到这般大树枯萎,不如这般,今天这里有许多人,咱们就找个水分足的地方,将大树移植过去。”

主持和尚脸色大变,说道:“这不太好吧,按察使大人难得来一趟,老僧好好招待都来不及,怎么还能让大人为我们的这些小事操心?请大人放心,老僧明日就让僧众将树挖出来,找个水土丰茂的地方种过去。大人过上些许时间再来,必然能看到这棵大树枝繁叶茂。”

按察使却跟梧桐树杠上了,他说今儿兴致来了,一定要看着大树移植成功才走。说完,按察使不搭理和尚,直接挥挥手,让捕快和衙役们上去挖树。自己则拉着老和尚到一边的厢房中喝茶聊天,等候消息。

只见主持和尚坐立不安,手上的茶杯也是抖抖索索,脸色一会儿青,一会儿白,按察使也不说什么,就慢慢的喝着茶。

过了一会儿,捕头匆匆前来,说道:“梧桐树挖出来了,下面有一具尸体!”

按察使瞟了一眼主持和尚,站起来就直奔梧桐树,果然,树下一个深坑,坑里面有一具男性的尸体。


这时候,主持和尚的面色却镇定下来,他唱了个喏,说道:“此事,是老僧的不对,甘愿受罚。这人是张木匠,他时常为庙里做些木工活,这些年他年纪大了,老僧见他身体不好,好心施舍了他一些药材,没想到这人得寸进尺,竟然将身体上的状况都赖在寺院上,要老僧赔偿他五百两银子。可叹我佛门清苦,哪儿来的那么多银两?老僧不肯,张木匠就经常来找老僧破口大骂。前几天,张木匠又来,老僧还是无法给钱,他骂骂咧咧的离去时,没注意脚下的台阶,一头栽倒。老僧上去扶的时候,他已经没气了。老僧实在是太过害怕,就将他的尸体埋在树下,想要隐瞒过去。”
一边让捕快们将尸体小心翼翼的抬出来,一边转头看着主持和尚,按察使脸色一沉,问道:“寺院清静之地,这是怎么回事?”

按察使点了点头,说道:“若大师所言为真,张木匠的死跟你关系不大,但你藏匿尸体,隐瞒不报,这个罪过却是免不了的。”

主持和尚连连求情,说他也是一时糊涂,请按察使网开一面,从轻处理。

按察使却又摇了摇头,说道:“不过此事有些蹊跷,来人,请张木匠的妻子王氏。”

王氏被捕头带过来,当即就否定了主持和尚的说法,她说张木匠老实本分,处州打过交道的人都知道,而且家里面还有些浮财,怎么会讹上了寺院?肯定是因为干活的钱款之时,寺院不打算给钱,争执起来将人杀死!

主持和尚争辩说寺院清苦,但钱财还是有一些,不至于欠张木匠那点儿小钱,而且这段时间寺院一直在给张木匠各种草药,也没收钱,这一点事实俱在,说明寺院对张木匠一片真心,分明是有人贪心不足!

两边吵了半天,按察使似乎听的不耐烦,他缓步走到刚才挖出尸体的大坑边上,来回查看。

虽然破了一桩人命案,看起来是好事,但按察使多年办案的直觉,让他总觉得哪里还有些不对。

到底是哪里不对?按察使走来走去,突然间,他感觉周围的争执声消停了许多,抬头一看,主持和尚又开始打摆子,并不断地对其他几个和尚使眼色。

按察使明白了,他指着大坑,断喝一声:“继续挖!”

他这边一喊,那边主持和尚扭头就跑,高呼道:“快来快来!”随着主持和尚的喊声,四五个手持砍刀的年轻和尚从厢房中跑出来,见人就砍。

多亏捕头和捕快见惯了风浪,他们看到主持和尚的形迹可疑,早早做了准备,顺手的拿起挖坑的铲子铁锹,迎着和尚们就冲了过去。

两边一场混战,人数更多的捕快们占了上风,将年轻和尚一一拿下。主持和尚刚才也是跑回去拿刀子,他功夫好一点,多挣扎了一会,还是逃不了被打翻在地的结局。

吁了口冷气压了压惊,按察使继续指挥人挖坑,挖着挖着,从大坑下面,又挖出了一具尸体,这次是一具年轻的女尸。

按察使将一众人等和尸体都带回府衙,叫人辨认一下,那具女尸,正是失踪多日的春花。

按察使指着主持和尚大喝一声:“事实俱在,还不速速坦白?要尝尝衙门的大刑么!”

主持和尚无从抵赖,只得老老实实的交代。

原来,那天春花到寺院上香,就被主持和尚看上。当天晚上,两个年轻和尚跑到银匠铺子,抢走了春花,吓死了李氏。

被抓到寺院后,春花拼死抵抗,争斗之时,主持和尚失手一推,春花头磕在一个石头尖角上,当即身死。主持和尚叫来手下,准备将春花埋到梧桐树下。

可是年轻和尚干活不认真,埋的不够深,被第二天前来拿药的张木匠看出了端倪,张木匠当时就嚷嚷着要报官,主持和尚一不做二不休,将张木匠也杀死,重新挪开梧桐树,挖了深深的大坑,将春花埋在下面,张木匠埋在上面,再将梧桐树挪回来盖住。

按察使认为主持和尚等人如此丧心病狂,肯定还有前科,但主持和尚咬死了不承认,按察使也不再多问,判了主持和尚和他的四个手下死刑。

凭借一片不合季节落下的梧桐树叶,破了两条人命的大案,又断了五个人的死罪,“梧桐树奇案”一时名传江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