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埂峰下补天石上《石头记偈语》解析

——红楼梦诗词曲赋明末清初时代背景新解(1)

作者:至真斋主

《红楼梦》开篇楔子文讲述一块被女娲遗弃在青埂峰下的补天石,因无材补天日夜悲号,后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幻化成通灵玉,到“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下世造历。书中说:“后来,又不知过了几世几劫,因有个空空道人访道求仙,忽从这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经过,忽见一大石上字迹分明,编述历历。空空道人乃从头一看,原来就是无材补天、幻形入世,〖甲戌本侧批:八字便是作者一生惭恨。〗蒙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后面又有一首偈云:无材可去补苍天,〖甲戌本侧批:书之本旨。〗枉入红尘若许年。〖甲戌本侧批:惭愧之言,呜咽如闻。〗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偈语本指佛经中的唱词,是附缀于佛经的一些读后感或在修行的实践中得到的感悟写成的颂词。佛经偈语多为四句组成,朗朗上口,尽管不是佛经的主要内容,也成为与佛经相提并论的典故。偈语往往是一部佛经的精髓总结。例如,《金刚经》偈语:“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既然《石头记》也有偈语,那《石头记》作者一定把此书视为类似于佛经一样的经典了,也难怪要被“访道求仙”的空空道人抄录去“问世传奇”,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

补天石“无材补天、幻形入世”的经历被批书人认为是“作者一生惭恨”,甲戌本《凡例》告诉我们石头是作者自譬。《石头记》楔子文开篇也说:“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这篇偈语中的“无材可去补苍天”一句,被批书人认为是“书之本旨”。《石头记偈语》是《石头记》一书主旨的高度概括当无疑问,那么,《石头记》一书的核心思想也就是“补天”。由此可见,正确深刻地理解《石头记偈语》是解开《石头记》(或《红楼梦》)一书的关键。然而“补天”的含义是什么?却因对这部书的作者、时代背景的定位不同而有不同的解读。红学研究发展到今天概括地说主要有两大门派:一是主流红学的曹寅的孙子曹雪芹作者说,时代背景是清中期,秉承了胡适的“曹家家事说”基本观点;二是民间红学的明遗民作者说,时代背景是明末清初,秉承了蔡元培、潘重规等人的基本观点。因为两派在本书作者、时代背景上的观点截然不同,导致在《红楼梦》解读上存在很大差异。解读《红楼梦》诗词曲赋也是如此。我们先看看胡适派主流红学是怎样解读这首七言绝句《石头记偈语》的。

著名红学家蔡义江在《红楼梦诗词曲赋评注》中对《石头记偈语》点评道:“小说产生的清朝乾隆年间,正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王朝由盛至衰的转折时期;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已经腐朽,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萌芽,封建制度行将全面崩溃。作者已在'太平盛世’的表象后,嗅到了封建阶级垂死的信息;他不满现实,而想'补天’,挽回本阶级的颓势,可是,他又看到封建制度的'天’已那么破残,根本无法修补了,所以有枉生世间的悲叹。这也正是《红楼梦》中经常流露虚无悲观的宿命论思想的深刻的时代和阶级根源。”蔡教授的这种观点实际上是承袭了某伟人的观点:曹雪芹写《红楼梦》还是想“补天”,想补封建制度的“天”。问题是,这个生活在十八世纪中叶的曹雪芹,脑子里会有十九世纪中叶才产生的“五种社会形态说”吗?肯定不会!在中国古代文人观念中的“封建社会”,只能是柳宗元在《封建论》所论述的这样:“彼封建者,更古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而莫能去之。盖非不欲去之也,势不可也。势之来,其生人之初乎?不初,无以有封建。封建,非圣人意也。……夫尧、舜、禹、汤之事远矣,及有周而甚详。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布履星罗,四周于天下,轮运而辐集;合为朝觐会同,离为守臣扞城。”大意是:“那种封建制,经历了古代贤明的帝王唐尧、虞舜、夏禹、商汤、周文王和周武王,没有谁能把它废除掉。不是不想把它废除掉,而是事物发展的趋势不允许。这种形势的产生,大概是在人类的原始阶段吧?不是原始阶段的那种形势,就没有可能产生封建制。实行封建制,并不是古代圣人的本意。尧、舜、禹、汤的事离我们很远了,到了周代记载就很详备了。周朝占有天下,把土地像剖瓜一样分割开来,设立了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分封了许多诸侯。诸侯国像繁星似地罗列,四面遍布在大地上,集结在周天子的周围,就像车轮围绕着中心运转,就像辐条集中于车毂;诸侯聚合起来就去朝见天子,分散开来就是守卫疆土的臣子、朝廷的捍卫者。”这才是真正“封建社会”,即“封同姓,建诸侯”。而春秋战国时期,县制、郡县制的出现,标志着“封建社会”已开始走向解体。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大意是:“秦朝统一了全国后,不分诸侯国而设置郡县,废除诸侯而委派郡县长官。秦占据了天下的险要地势,建都于全国的上游,控制着全国,把局势掌握在手里,这是它做得对的地方。”这说的正是“封建社会”解体的情形,由秦国开始进入了帝国时代。如果要说“封建社会末期”的话,那应当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而不应是明清时期。明清时期是属于“帝国时代”的晚期才说得通。关于这个问题土默热红学研究员顾跃忠在《红学家们的封建社会末世说不是<红楼梦>作者笔下的末世》一文中作了精辟的论述。

也有的曹学家发觉曹雪芹补封建社会的天不靠谱,于是改为补大清国的天。何士明在其著作《红楼梦诗词鉴赏辞典》中,对《石头记偈语》如此点评:曹雪芹假借女娲氏补天神话传说,编造“无才石头”故事,还有个原因。曹雪芹的思想是矛盾的:他一方面敏锐地观察到大清王朝当时在表面繁荣下,正在日益走向衰亡败落;另一方面他又想“补天”,挽救它的灭亡,而又为自己“无才补天”而悲哀、无可奈何。《红楼梦》前八十回中,在描写到预示贾府全面衰亡败落的凄楚悲凉气氛时,总会有意无意地同时描写到人物既悲哀又惋惜、留恋的心态,即是“无才补天”的反映。被女娲氏遗弃的那块石头,“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才,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哀”,正是曹雪芹自己“无才补天”心态的写照。

而如果我们把《石头记》的时代背景放在明末清初,作者是对明朝和南明有深厚感情的明遗民,那么对这首《石头记偈语》的解读就与曹学派截然不同,《石头记》的核心主旨“补天”的含义就是恢复汉族的江山。书中多次提到的“末世”也根本不是封建社会或清朝的末世,而是明朝的末世。《石头记》以“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开篇,又以遭女娲遗弃的补天石为故事线索,让它下世造历人世间的世态炎凉与社会变迁,回到青埂峰后撰写《石头记》。这段“天崩地裂”的历史也完全符合明清易代史。

“女娲补天”的完整神话故事见于西汉淮南王刘安组织编纂的《淮南子·览冥训》:“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这则著名的神话故事反映了在远古时代自然灾害经常发生,尤其是经常洪水泛滥造成生灵涂炭。于是远古先民幻想着有女娲这样的神人来消除自然灾害,救民于水火之中,表达了远古先民们渴望征服自然、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后来的文人墨客又把这则神话故事中的“补天”赋予了恢复被侵占的江山的含义,与此同时把“神州陆沉”、“天崩地裂”等寓意为江山沦陷。

《石头记》所记之事正文一开始就说“当日地陷东南”,“地陷东南”的寓意与“神州陆沉”、“天崩地裂”相同。“神州陆沉”一词首创于东晋大臣桓温。据《晋书·桓温传》记载:“温自江陵北伐……于是过淮泗,践北境,与诸僚属登平乘楼,眺瞩中原,慨然曰:'遂使神州陆沉,百年丘墟,王夷甫诸人不得不任其责!’”这段史实是说永和十二年(公元356年)桓温再次率师北伐,征途中与诸将登平乘楼眺望中原大地,桓温慨叹说:“国土沉沦,百年基业成为荒丘废墟,身居宰辅之位的王衍等人只思自全,清谈误国,不能不承担责任啊!”这里的“神州陆沉”比喻领土被敌人侵占。

公元1140年(宋高宗绍兴十年),南宋胡世将(1085—1142)任川陕宣抚副使,积极抗金。此时,刘琦、岳飞、韩世忠等也在中原重击金兵,抗金形势大好。但不久,朝廷任用秦桧,力主和议,罢斥一批抗金人士,把淮河至大散关以北土地拱手让给金人。秋季,胡世将作词《酹江月》,其中有词句:“神州沉陆,问谁是,一范一韩人物。”他痛感朝廷失计、和议误国,感慨神州沦丧哪有范仲淹、韩琦式的英雄人物来保卫河山?极度愤慨之情溢于言词。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九月,金主完颜亮以“提兵百万西湖侧,立马吴山第一峰”之势领兵南下,妄图一举歼灭南宋。南宋将领刘锜统帅军队在皂角林大败金军,斩万户高景山,俘虏数百人。十二月,金兵北退。大文豪朱熹(1130—1200)在《与黄枢密书》中主张:及时安抚淮北遗民,起用张浚这样的良将,最终击退金兵,收复失地。朱熹担心朝廷有什么变故,于是写了《感事书怀十六韵》寄刘珙,其中有这样的句子:“胡虏何年盛?神州遂陆沉。翠华栖浙右,紫塞仅淮阴。”此诗表现了朱熹对当时朝廷苟安倾向的深刻洞察与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红楼梦》中被女娲遗弃的这块补天石的创意其实是受南宋诗人辛弃疾的诗词启发。辛弃疾在《归朝欢·题赵晋臣敷文积翠岩》写道:“我笑共工缘底怒。触断峨峨天一柱。补天又笑女娲忙,却将此石投闲处。野烟荒草路。先生柱杖来看汝。倚苍苔,摩挲试问,千古几风雨。长被儿童敲火苦。时有牛羊磨角去。霍然千丈翠岩屏,锵然一滴甘泉乳。结亭三四五。会相暖热携歌舞。细思量,古来寒士,不遇有时遇。”这首词作于庆元六年(公元1200年),此时辛弃疾罢居瓢泉。赵晋臣敷文(赵曾为敷文阁学士,故称以“敷文”),即赵不遇,字晋臣,江西铅山人。庆元六年罢职家居,与辛弃疾过从甚密,彼此多有唱和。辛弃疾这首词把“积翠岩”视为被女娲遗弃的补天石,托物寄意,借神话传说,谓友人虽具擎天之材,终无补天之用。“补天”在这首词中比喻收复被侵占的故土。他在另一首词《满江红·建康史帅致道席上赋》中又提到了“补天”:“鹏翼垂空,笑人世苍然无物。又还向九重深处,玉阶山立。袖里珍奇光五色,他年要补天西北。且归来谈笑护长江,波澄碧。佳丽地,文章伯。金缕唱,红牙拍。看尊前飞下,日边消息。料想宝香黄阁梦,依然画舫清溪笛。待如今,端的约钟山,长相识。”这是辛弃疾在担任建康通判时,接受江防前线军事长官史致道宴请作的这首词。辛弃疾希望史致道抗金复土,“补”宋朝已经缺了西北的“半边天”。

(陈子龙)

到了明末清初,在明遗民的诗文中“补天”与“神州陆沉”的含义与南宋文人作品中的含义是一致的。邝露(1604-1650),崇祯十五年(1642年)供职于史馆。1644年甲申之变,清兵趁机入主中原,南明政权相继更迭。1645乙酉年六月,南明弘光政权覆亡时,邝露在《后归兴诗》中写道:“南北神州竟陆沉,六龙潜幸楚江阴。”他用“神州陆沉”来喻指明和南明失陷,国土被清人占领。陈子龙(1608-1647),崇祯十年进士,论功擢兵科给事中。明亡后继而任南明弘光朝兵科给事中。清兵陷南京,他和太湖民众武装组织联络,开展抗清活动,事败后被捕。永历元年(1647年)五月十三日,投水殉国。陈子龙在抗清活动中写下一首题为《九日登一览楼》的七律:“危楼樽酒赋蒹葭,南望潇湘水一涯。云麓半含青海雾,岸枫遥映赤城崖。双飞日月驱神骏,半缺河山待女娲。学得屠龙空缩手,剑锋腾踏绕霜花。”在陈子龙看来,失去了江山就是天塌地陷,他期望像女娲补天那样恢复被清人侵占的明朝江山。

如果把《石头记》的时代背景定位在明末清初,那么《石头记偈语》可以翻译为:

我没有才能去收复被清人侵占的江山,

白白地在明朝沐浴皇恩生活了这么多年。

这部书写的是我生前的经历和死后的预言,

请谁抄录作为神奇的故事永远流传?

————————————————————

校对:王华东 编辑:潇湘夜雨

深度解读,高屋建瓴。吴氏红学,高端学术。知识的盛宴,智慧的光芒。

新观点、新视角,同一部红楼梦,不一样的文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