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厕所为何用“上”,下厨房为啥用“下”?看古人如何解释引言

引言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 幽期不负言。——《题李凝幽居》

我国唐代不仅是在经济能力和综合国力方面卓群,是我国的高峰,在文化方面也拥有一个有一个的里程碑。贾岛就是我国唐代一位著名的诗人,他最广为传颂的一首是就是《题李凝幽居》,并且其中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这首诗是贾岛在初次进京赶考的路途中,骑在驴背上想到的,不过其中对“僧敲月下门”还是“僧推月下门”一直举棋不定,就在驴背上一边琢磨一边做出推和敲的手势。没想到这一分神就走到了当时正是京城长官的韩愈的仪仗队面前。古人都十分注重礼节,因此侍从们对于这一位突然闯入仪仗队的人自然是没什么好气。

这一番推搡就惊动了韩愈,他下车文究竟是何事,在听明白了事情的经过之后不禁对贾岛大加赞赏。他认为这是一位苦心钻研学术的好学生,并且给了他指导意见。韩语思考良久后认为敲更礼貌,并且更符合诗幽静的氛围。贾岛顿时受益匪浅,二人因此相携而行几天,一直都在讨论作诗作文的方法。这不仅在文学史上传为一段佳话,“推敲”二字的含义也发生了转变,改为仔细琢磨之意。可见古代对于文字的研究是非常透彻的,如今遇到的一些难题都能从中找到答案。例如上厕所为何用“上”,下厨房为啥用“下”?就可以看看古人是如何解释的。

首先从古代的风水讲究来看,古人居住的房子都是按照风水来建造的,突出表现就是坐北朝南。这放在现代的地理学上来说也是讲得通的。我国位于北半球,因此房屋朝南能够方便阳光直接照射,人们的生活起居才能够获得更多的阳光。这不仅能够在冬天帮助人们取暖,通风,还能帮助家里杀菌,保持卫生等等。因此古代造房子的时候一般都是按照这个规矩来盖。

古代的风水学中,北部为尊,因此房屋的主人都是住在房子北面的屋子里,而茅房作为生活起居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自然不能离主人的屋子太远。这样才能方便,而且也不用让主人在寒冬腊月的时候跑太远冻着,所以茅房一般都被安置在房屋的东北角,离主卧较近的地方。而厨房自然就要离茅房远远地了,一方面是茅房有味道,另一方面也能避免万一厨房发生火灾殃及主卧。因此尊为上卑为下,北上南下,日子久了自然上厕所下厨房就叫顺口了。

其次从房子的构造来看,古代的房屋构造明显是和现代家居有很大差异的。如今我国的房屋一般都是按照西式的样式来建造的,厕所一般多为蹲式和马桶式的,这也更符合现当代人的生活起居习惯。古代一般来说都是旱厕,为蹲坑,两边需要垫高。因此在方便的时候自然就需要把脚踏上去。脚踏的地方高了,就变成了上厕所,这就和如今的农村里的旱厕是一样的构造。

相比较来说,古代的厨房就要矮一些了。这是由于古代没有现代的煤气灶、电磁炉等等,都是传统的土灶,也就是需要挖一个坑放锅的。如今许多地区的农村还流行着这样的灶,上面放着一个铁锅,下面则是烧的柴火,不少人都认为这样煮出来的饭更有一种独特的香味,是他们儿时的记忆。而地势低洼的厨房久而久之也就叫下厨房了。

最后就是古代的尊卑等级制度的影响。按照古人的理解,上厕所这件事是必须自己亲力亲为的,别人自然是没办法代劳的。而下厨房这件事则是可以由家中的下人来代替和伺候的,一般来说都是家里的厨娘或者专门的厨师代劳。身为家中的主人社会地位和尊卑等级在他们心里自然是比较高的,厨房这种充满了油烟的地方是只有下人才会去的,因此就叫下厨房了。在如今的文学作品中也可以看到厨房中挤着操劳的都是下人,证实了这一思想。

结语

我国的文化博大精深,除了“上厕所和下厨房”的来历,值得去挖掘的地方还有很多,类似的例子也是不胜枚举。这都是古人在生活经验中一次次总结出来的,有着深刻的内涵。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交流时常说到的句子,事实上许多也是老祖宗在经过了多番琢磨、推敲之后才约定俗成了如今的样子,只是人们在生活中常常会忽略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参考文献:

《唐诗三百首》

《说文解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