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边漫话之噶达史事 (之十)
七世达赖到了理塘后,朝廷并没有让其久住,而是在离里塘有些路程的泰宁(噶达)地方另敕建一座寺院供其住锡。这座新建的喇嘛寺由雍正皇帝为其赐名,曰“惠远庙”。
五、惠远庙的《御制碑》
何以要将七世达赖喇嘛移住泰宁?惠远庙到底何时兴建、规模怎样、哪年建成?七世达赖喇嘛又是哪年移住这里的?说来话长。
之所以将七世达赖移住泰宁(噶达)?显然朝廷是经过多方考虑:首先,噶达地方在历史上就是长河西边的一个战略要地,早在唐代,唐蕃相争时,吐蕃大相在此脱险,“噶达”故此得名;元时,朝廷曾在这里筑城驻军、置宁远府。再者,到了清代,朝廷更视泰宁(噶达)“为控扼诸藏要区”(果亲王允礼语)。雍正初,在平定青海蒙古罗卜藏丹津之乱后,抚远大将军年羹尧就曾提出在噶达地方设总兵官驻扎。还有,在朝廷眼中泰宁与七世达赖转世(出生)的理塘地方不远,又紧邻内陆,便于照看。再说,泰宁(噶达)也是对清王朝“最为恭顺”的“内土司”明正的属地,这也许是朝廷考虑把七世达赖暂居地定在这里更为放心的又一原因吧!?
惠远寺建于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无疑,也就是说七世达赖在雍正七年初到达理塘,皇上就下旨敕建。对惠远寺的兴建有史籍可稽。
《卫藏通志》里,就有这样的记述:
“惠远寺,在炉城西北,雍正七年,奉敕建,并赐名其地一名噶达城,达赖喇嘛曾移居于此。至今由西藏派大堪布喇嘛往掌之。雍正九年,御制惠远庙碑文。”
据考《卫藏通志》为松筠编撰。松筠在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授工部尚书兼都统,充驻藏大臣,直至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春召为户部尚书,在西藏一干就是五年。据此,这《卫藏通志》至迟成于嘉庆年间,也就是说在公元1820年之前,至今已逾二百年。二百多年前,前人记下的短短五十九个字,却为我们了解七世达赖喇嘛移住泰宁惠远寺提供了诸多重要的历史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