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者云何 ?-说“气”
气者云何?孟子说:“气,体之充也。”又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前者说的是口鼻吐纳的客观之气,后者讲的是心灵涵蕴的主观之气。这两种气,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不可或缺,不可须臾离之的。
一个人活在世上,就应该要争一口气,故民间俗语云:“火争一股烟,人争一口气。”但气有清浊之分,故争时不可不慎。吐故纳新,弃浊扬清,千百年来,一直是正直的人所遵循的法则。我们今天,正处于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伟大时代。一切都是急速的变化,为了紧跟时代的步伐,我们更要争气。
要有志气,要有骨气,更要有勇气、锐气……总之,要有正气,并且要使之凛然、威然、浩然、沛然。正气盛则邪气衰,邪不压正。
不要总是怀着满腔怨气、怒气、火气、骄气……即使有,也要尽量少些、少些,再少些。不可任其过盛,更不可使之冲天。
气可鼓而不可泄。泄了气的皮球拍不起来,泄气之人也不会有所作为。
至于那些闲气、闷气、窝囊气,该憋着,就得憋着。还有些呆气、傻气,只要能够不往外冒,也不往外冒为好。
总之,干事业,祈望有豪气;做工作,期待有朝气。俗话不是说“三寸气在千般用”么--气之为用也,大矣哉!
人活着,就像个气球,年轻的时候,拼命打气,似乎怎么打都没事,反正皮糙肉厚,巨能承受;到了中年,感觉有点吃不住劲儿了,放慢了打气的速度;再往后,只是下意识地充气,还得时不时放出一点来。
人活着,就靠这一口气,俗语说“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口气”,没气怎么行呢?尽管到了最后用时光的针轻轻扎一下,“扑哧”,寿终正寝。但只要还活着,多多少少得有三寸气在。
就因为有这口气,人到中年的我,常常这样提醒自己——
不逗气。很多气,是自己逗出来的。不是跟别人斗,而是跟自己逗。气在心里,像睡着的野狼,你偏要拿一根木棍儿去捅它。它挪个窝继续睡,你不依不饶,继续捅它,这就是传说中的“手贱”,早晚把它捅急了,一跃而起,“忽地”把你的气囊充起来。
不怄气。小事像一团乱草,窝在心角。记着把乱草放在阳光下,晒一会儿,就成干草了,有一种淡淡的青草的芳香。若是阴沉沉地任由其沤着,发霉,散发出来的那股气味,占满了你的空间,想想都恶心。
不憋气。气就像个屁,该放时必须放出来。越憋劲儿越大,憋到最后,成了一股邪气,到底窜到哪里,伤害到谁,都说不清。
不生气。这是一切的根本。无气可生,便逗不了气,怄不了气,憋不了气。每当要生气的时候,我都反复提醒自己:“那不是我的,空手来空手去,没有一件东西本来就属于我。”尽管难以全部释然,总不至于跟自己较劲到底。
并不希望这份完全个人化的、看似消极的心路与所有人分享。一个刚刚入世的年轻人,你还是要告诉他:“不争馒头争口气”,资源有限,起点不同,再不努力,如何有立锥之地?如果你产生了那么到了一点点共鸣,那只是因为你和我有过相似的心路历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