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悟的推手三要领

我所感悟的太极推手

三大要件

2015.12.15.

一、松的层次

松是太极拳的敲门砖,也是太极推手的奠基石,松于养生健康胜过灵丹妙药。是凡太极大家无不论松:杨澄甫、李雅轩论“大松大软”;汪公永泉论“松、散、通、空';解守德论“松开、松散、松静、松沉、松化”;马长勋论“松如棉团”、“松若无骨”。……各大公园玩推手的高手,一搭手都先说“松',所以,松是公认之理,也是公论之法。

人人都知道太极推手松的重要,那么松到什么层次才是推手的功夫呢?我的体会是:没有“松沉(透)、松化”“松若无骨'的上身感受,没有“松、散、通、空知己之功',在推手中很难得心应手,应对自如。推手双方谁用力谁受制;双方都用力必双重、纠缠不休、妄动不断,双方都松,不纠缠,也不妄动,更不撕拉扯拽,但,更松者胜。谁松得透,谁的内气疏散得开,松散通空,气场强,能量足,对方进不得,摸不着,再用上后文所述两大要件即无往而不胜。

二、静定的深度

所有拳论无不说静,“静'和“松'是推手分不开的两块基石。打拳要练静,站桩打坐更是练静。太极的静不是死静,不是寂静,它是“神意气的中和运动”,所以太极练静,实际是在练太极拳的内三合,练“神意气的化合”。我师父经常强调推手必须先有一“静”、先有一“定',实际操作中,徒弟们都体悟到这个“静、定”确实十分重要。知晓静、定,练出静、定,会用静、定,“静定'一生华,内气才能圆融无碍;“静定'一生华,才能松散通空。“静”的最佳深度是虚极静笃,是“清静天下正”的那个清静,练出这样的静,才上真功夫。静,是静自己,定,是定对方,功夫深奥,难于细说,皆是灵感悟性,难于言辞,说得越多,离真的越远。但师父常让我们“守住自己”,实则就是静中的定。

三、神意气的化合

太极拳的外三合和内三合,是太极人必修之功夫。外三合好练,三、五年即可上身,内三合难练,十年八年也未必了然,内三合全靠太极人的灵感,聪明和悟性去修练。外三合练招,内三合练术。

神意气的化合是太极的术不是招。

我师父的点劲功夫是杨式汪脉的传承。秘诀说“点是螺旋的结晶,面是意气的边缘'又说“由面变点是神奇'。多年的修炼,我的感悟是二人推手的“点'和“面'不是身形接触的点和面,而是神意气形成的点和面,是神意气布局的“面”和在这个“面'中的“点”。二人欲接手,我先要用松散的功夫,用淡淡的意把内气疏散到身体周围,笼罩在二人之周或之间,形成球或面,静定一生华,用神意在这球或面中变出一点,此点可大可小,大可如排球,小可如米粒。点的大小因人而异,对功夫未上身的人,球大即可管用,对功夫上身的人,点必须要小,而且越小越神奇。秘诀有“入化本是集中意,无形无象莫猜疑,掤捋挤按皆非似,入得化境万归一”。“入化”就是神意气的化合,也是孙禄堂“空空静静”的境界,一旦神意气化合到“空空静静'即可“和来万法皆无用'了。神意气化合之术就可胜多招了。

推手玩力者,类似摔跤,形似打架,散打拳击融为一体,用的是相争相较的牛力,在气喘吁吁中一个回合一回合撕拉扯拽,纠缠不断。这种玩法,看不出松静的功夫,更感觉不到神意气的存在,他们不知或不信太极有气场,不信二人之间会有气场感应,会有神意气化合的能量,所以见着无形无相的推手功夫,马上一言蔽之曰“假的!'

他们追求的是谁输谁赢、招法多少、功力深浅的标准,享受不到气场交换,内气相互按摩,轻灵虚无,松软沉稳,舒服愉悦,如沐春风的奥妙和乐趣。推手玩力气吁汗淋,耗气伤神,阴阳失调,日久必伤身;推手玩松静神意气,气场交换感应,互相无形按摩,气通血旺,阴阳平衡,经络畅通,日久必健康,百疾不生。

我所体悟的推手功夫在和一些同道交流中,有一定的实用性,以这三大要件喂手效果也理想。但推手的高层功夫远不止这三要件:虚实、开合、覆盖对吞、滚挫拆磨、点断拍、力不过腕等等,层次不穷,丰富多采,但它们都离不开这三个要件。另外,松、静定、神意气在运用中絶不是截然分开的。授拳,可以分开讲,运用是同时产生的,运用如分开或有先后,显不出神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