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¹ 04】英国人“乞讨皇帝昭雪伸冤”

成为襄子特别读者
点击上方「襄子讲谈社」→右上角菜单栏→设为星标
这是【鸦片战争¹ 】第 04 篇文章

1840年1月5日,林则徐根据道光帝旨意,宣布正式封港,永远断绝和英国贸易。1月8日英国“窝拉疑”号舰长宣布,自1月15日起,封锁广州口岸与珠江口。

2月,英国政府任命两位堂兄弟,乔治·懿律和查理·义律为正副全权代表,懿律为英军总司令。

4月,英国议会进行激烈的辩论,最终以271票对262票通过对华的战争。很多人认为当时英国还是有不少人对中国是有好感的,是有良心的,因为他们反对对中国进行战争。实际上,在政治中,有一种叫“为了反对而反对”,他们中的部分人并不是因为善良而反对对华战争,只是因为他们的反对党支持对华战争。

1840年6月21日,出任英国远征军海军司令的英驻印度海军司令伯麦,率领印度开来的舰队。6月28日,英国远征军总司令兼全权代表懿律率领南非开来的舰队,不久之后,英国侵华军全部到齐。英军兵力已远超林则徐的想象,其中,海军战舰16艘,东印度公司派出的武装轮船4艘,另有英国海军运兵船响尾蛇号和雇佣的运输船27艘。

加上来自各的军队,英国的地面部队共四千人,加上海军,约六七千人。

这只是一支不足万人的军队,在当时的清朝人看来,可能都不够塞牙缝的。

英军并没有马上展开进攻,而是进行封锁。英军的这一举动,让林则徐误认为,对方不敢轻举妄动,正是看到了自己有所准备。他在奏折中、书信中,都明白表露了英军不敢正面对抗,在于广东防备严密,让对方无机可乘。

6月22日起,伯麦就率领19艘战舰,从澳门水域出发,沿着中国海岸,直取舟山。英军对当地的定海知县投降,知县姚怀祥拒绝,英军于7月5日发起进攻。

7月5日下午2点开始的战斗,英军舰船仅用了9分钟,就基本击毁了排列在港口的清军战船和岸炮的还击能力,知县姚怀祥见败局已定,投水自尽。

当时参战的清朝士兵约1500人,战死13人,受伤13人,其余的,都被轰傻了,临阵脱逃。而英军方面,据他们记载,无一人伤亡。

几天前,7月2日,义律两兄弟准备北上与伯麦会和,途径厦门,双方爆发了冲突,此后,清朝官员讲,清军击退了英军的进攻,据英国翻译讲,英军狠狠教训了清军。如同鸦片战争中的所有战斗一样,双方的战报永远是不匹配的,就像是在汇报两个平行世界的战斗。

英军不断送出文件,但都被当地官员拒收或退回,或者说表明上接收,实质上不了了之,因为根据天朝的对外体制,人臣无外交,这种书信岂能向上汇报?对于转交给皇帝的外国文书,若是上面有一些不友好的字词,送上去岂不是侮辱了圣明?恐怕自己的脑袋都不保了吧。福建、浙江官员如此做,并非其个人的愚昧,而是体制的限制。

英军在封锁清朝沿海的时候,与清军进行过多次小规模的冲突,在清朝人看来,这就是战争,但看对方的行为,自然会将其看成畏惧自己的表现。但是站在英国人的角度看,我就是来封锁你的,又不是来打你了,何必在封锁的时候揍你呢?

在北京的道光帝一开始对于英国人仍旧处于天朝上国的心态中,从当时的奏折中就可以看出来,他们将自己对抗英国人的行为称为“剿”。由于天朝体制,皇帝与官员之间,相互不信任,本来大家对英国人的行为和想法就不甚了解,再加上双方又在内部斗智斗勇,造成了更大的信息不对称,毋宁说,这场战争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清朝的失败。

所有对外决策,需要远在天边的道光帝下指令,在一些重大的问题上,前线官员无法自行主张,需要先上交皇帝获得批准,而且,为了不让陛下操心,奏折书信中的内容多半进行了篡改与美化,一来一去之间,黄花菜都凉了。

这一时期,基本上除了林则徐在广东做了战备外,其余的沿海城市基本都还不知道英国舰队的到来。到了8月份,英军已经抵达了天津大沽口外,这让道光帝大吃一惊,太惊喜了,太意外了。就连当时的直隶总督琦善也改变了心态,由主“剿”而倾向于主“抚”。从字面意思来看,当时的清朝,没人觉得自己和英国是平起平坐的。

琦善的心态转变,主要是亲眼目睹了英军的船坚炮利,而道光帝的转变,据蒋廷黻先生的发现,竟是当时的英国首相巴麦尊照会(又译“帕麦斯顿照会”)的翻译问题,该文件的第一句话的翻译严重错误,至少道光帝看到的汉译本是这样的:

兹因官宪扰害本国住在中国之民人,及该官宪亵渎大英国家威仪,是以大英国主,调派水陆军师,前往中国海境,乞讨皇帝昭雪伸冤。

如此重要的一份文件,竟能翻译成这样,实属世界史上的一段奇葩。最后一句,乞讨皇帝昭雪伸冤,英语原文是“demand from the Emperor satisfaction andredress.”demand要求,Emperor指清朝皇帝,satisfaction这里是指造成伤害的赔偿,redress指改正。

要求清朝皇帝赔偿和改正,摇身一变,变成了乞讨皇帝昭雪伸冤。

巴麦尊照会,主要就分为两部分,前面是对林则徐广东禁烟活动的指控,后面提出了五条要求,第一,赔偿货价,第二,中英平等外交,第三,割让岛屿,第四,赔偿商欠,第五,赔偿军费。

8月20日,道光给琦善发了两道谕旨,令琦善转告英人,允许通商和惩办林则徐,以此求得英舰撤至广州。

8月22日,琦善收到谕旨后,立即派人寻找正在山海关一带游荡的英军,此后的20多天时间里,他与英军的往来照会共达10通。在最初的一次谈判中,虽然琦善知道以武力对抗是下策,但还是保持着大清朝的威严,若英军登岸挑衅,也只能开炮轰击了。

9月13日,琦善同时发出两道谕旨,据理力争,劝懿律等人南返,两天后,英军竟然真的同意了。

懿律等人的行为,是因为长达一个多月的交涉毫无结果,舰队在毫无基地的海上漂泊也总让人心里不安,况且,对于北方,英军也不甚了解,因此他们才决定南返。不过,这事在道光帝和清朝官员眼里,却代表着另一层意思,英国人真听话,看来,安抚的政策是获得了成功的。

9月29日,道光帝下旨,革了林则徐的职,并命令“交部严加议处,来京听候部议”。10月25日,林则徐又收到吏部文件,通知他暂留广州,等待新任钦差大臣琦善的审问和发落。

10月3日,道光派琦善南下,与英军谈判。道光帝似乎产生了一种错觉,原来英国人只是为了向自己伸冤,他开始对之前主张“剿”的官员产生了厌恶心理,10月7日,他下令将已被革职的浙江巡抚乌尔恭额拿问进京,交由刑部审讯,罪名竟然是拒收英国人的“夷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