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名医验案:温经汤】

温经汤

【方药】吴茱萸三两(9克) 当归二两(6克) 芎穷二两(6克)  芍药二两(6克) 人参二两(6克) 桂枝二两(6克) 阿胶二两(6克)生姜二两(6克) 牡丹皮(去心)二两(6克) 甘草二两(6克)半夏半升(9克)麦门冬一升(去心)(18克)

【用法】上十二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温三服(现代用法:水煎两次,温服)。

【原文】

问曰: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则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也?师日:此病属带下。何以故?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证唇口干燥,故知之。当以温经汤主之。

(亦主妇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取崩中去血,或月水来过多,及至期不来。)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九)

【解说】

本方主治冲任虚寒兼有瘀血之证。冲为血海,任主胞胎,二脉皆起于胞宫。冲任虚寒,气血运行不畅,瘀血内留,胞宫失养,于是崩漏下血,少腹冷痛,月经闭阻,久不受胎诸证作矣。其病机关键是冲任虚寒加瘀血内留,故治疗当主要用温经之法,《素问·调经论》云:“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此外,因瘀血不去,新血不生,津液失润,亦当佐以润养之法。

温经汤集温、润药物于一炉,阴阳兼顾,既能温经散寒,又能滋养阴血,务使寒者温而燥者润,瘀者行而下者断。本方用于妇女冲任虚损,月经不调,崩中下血,痛经,闭经,以及半产漏下,瘀血内留,少腹急痛,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久不受孕等证,都有较好疗效。

【运用】

一、崩漏(功能性子宫出血)

岳美中医案:周某某,女,51岁,河北省滦县人,1960年5月7日初诊。患者已停经三年,于半年前偶见漏下,未予治疗,一个月后,病情加重,经水淋漓不断,经色浅,夹有血块,时见少腹疼痛。经唐山市某某医院诊为“功能性子宫出血”,经注射止血针,服用止血药,虽止血数日,但少腹胀满时痛,且停药后复漏下不止。又服中药数十剂,亦罔效,身体日渐消瘦,遂来京诊治。

诊见面色咣白,五心烦热,午后潮热,口干咽燥,大便秘结。七年前曾小产一次,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涩。证属冲任虚损,瘀血内停。治以温补冲任,养血祛瘀,投以温经汤:吴茱萸9克,当归9克,川芎6克,白芍12克,党参9克,桂枝6克,阿胶9克(烊化),丹皮6克,半夏6克,生姜6克,炙甘草6克,麦冬9克。

服药7剂,漏下及午后潮热减轻,继服上方,随证稍有加减。服药20.剂后,漏下忽见加重,挟有黑紫血块,血色深浅不一,腹满时轻时重。病家甚感忧虑。岳老诊其脉象转为沉缓,五心烦热、口干咽燥等症大为减轻,即告病家,脉症均有好转,下血忽见增多,乃为佳兆,系服药之后,体质增强,正气渐充而带血行之故。此瘀血不去,则新血不生,病亦难愈并嘱继服原方6剂,隔日1剂。

药后连续下血块五日,之后下血渐少,血块已无。腹胀痛基本消失。又服原方5剂,隔日服。药后下血停止,唯尚有便秘,但亦较前好转,以麻仁润肠丸调理两周而愈。追访十年,未见复发。(北京中医杂志1985;(1>:7)

按语:(原按)妇人年届五十左右,冲任虚损,天癸将竭。该患者经断三年复漏血不止,是因曾经小产,内有瘀血,冲任虚损所致。长期下血不止则耗伤津液,津失濡养,故见口干咽燥,大便秘结等症。阴血耗损,不能藏阳,故见午后潮热等症。此气血虚弱,内有瘀血,非破瘀消瘢药物所宜;若用固涩止血之药,则使瘀血内停,亦为不可。而当缓消其瘕,以温药治之,是以血得温则行也。服温经汤数剂之后,下血加剧,但是岳老洞察全貌,明辨病情,指出此乃正气驱邪外出之佳兆,消除病家疑惧心理,守方继服,经治二月余,终获痊愈。

二、痛经

刘渡舟医案:李某某,女,45岁,1993年5月5日初诊。10年前因做人工流产而患痛经。每值经汛,小腹剧痛,发凉,虽服止痛药片而不效。经期后延,量少色黯,挟有瘀块。本次月经昨日来潮,伴见口干唇燥,头晕,腰疼腿软,抬举无力。舌质暗,脉沉。

证属、冲化虚寒,瘀血停滞。治宜温经散寒,祛瘀养血。疏温经汤:吴茱萸8克,桂枝10克,生姜10克,当归12克,白芍12克,川芎12克,党参10克,炙甘草10克,丹皮10克,阿胶10克,半夏15克,麦冬30克。服5剂,小腹冷痛大减。原方续服5剂,至下次月经,未发小腹疼痛,从此月经按期而至,俱无不适。(《刘渡舟临证验案精选》1996:162)

按语:本案流产之后,冲任空虚,寒邪乘势而入,凝滞气血,使胞络不通,则每于经行之时,胞络欲开不能,而致小腹疼痛。《妇人良方大全》指出:“夫妇人月经来腹痛者,由劳伤气血,致令体虚,风冷之气客于胞络,损于冲任之脉。”总为冲任虚寒,瘀血内留,故经投温经汤而取效。

三、闭经

李贯国医案:李姓,女,38岁。产后10余天,进食大量瓜果生冷食物,次日即感小腹冷痛,此后病情加重,月经3年未行,曾服中药数十剂,未获效,西医诊为“继发性闭经”,注射黄体酮二周,效果亦不显。现症:面色白而浮肿,四肢不温,少腹冷痛,倦怠乏力,目眩,动则喘促,胸闷恶心,饮食欠佳,大便不实,白带量多,唇舌淡红,脉沉而紧。乃产后过食生冷,血为寒凝,滞于冲任,壅于胞脉,以致经闭不行,属虚寒闭经证。

治以温经散寒,养血调经。用温经汤:当归身15克,川芎9克,炒白芍9克,阿胶12克,党参9克,姜半夏6克,制香附9克,丹皮9克,桂心3克,炒吴萸9克,炮姜6克,甘草3克。

二诊:腹4剂,食欲增加,少腹冷痛,四肢不温已消,其它症状均有减轻。原方续服4剂,症状消失。(上海中医药杂志1966;<5>:193)

按语:恣食生冷,胞脉受寒,气血运行不畅而逐渐闭阻,符合温经汤证机,投之即效

四、月经后期、量少(子宫发育不良)

张庆云医案:李某某,农家妇女,26岁。婚后三年未孕,妇幼保健院诊为幼稚子宫。病家十九岁月经初潮,一直后错,久者半年行经一次,量少,色淡红。身材矮小,精神尚好·,脉沉细尺弱,舌苔薄白。《内经》云:“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该女十九岁月事方兴,且量少色淡,显属肾气不足,不能化生精血。血少,则胞宫失养,故胞宫小。精血虚,故月事迟迟不来。治以补先天,暖冲任,润养胞宫。随以温经汤加减治之。处方:当归30克,川芎6克,炒白芍5克,阿胶15克,肉桂6克,巴戟天12克,党参30克,丹皮5克,干姜6克,甘草12克,紫河车二克(冲服)。调治半年,生一女婴。(河南中医1985;(6):22)

按语:方中加巴戟天温肾助阳,俾先天健旺;紫河车益气养血,本品原为胞宫所养,今以其还养于胞宫,实寓同气相生之理(据药理研究证实,紫河车含有多种激素,用之甚为合拍)。

五、绝经前后诸证(更年期综合征)

秦德平医案:李某,女,48岁。月经先后不定期已3个月,头昏目眩,失眠多梦,午后低热,心烦口苦,烦躁易怒,耳鸣耳闭,唇舌干燥,手足心热,面部时感烘热,经量或多或少,舌质淡,还有紫斑,脉沉涩。

冲任虚寒,瘀血内结,且夹有阴虚内热之象。温经养血,祛瘀滋阴,温经汤加味。吴茱萸9克,桂枝9克,当归9克,赤白芍9克,丹皮9克,麦冬9克,生地9克,川芎4.5克,月季花4.5克,甘草4.5克,阿胶12克,生鳖甲20克。连服10剂后自觉头昏略减,睡眠稍安,烦热及面部烘热间或发作,药已获效,继进7剂,痊愈。(江西中医药1980;(4>:67)

按语:低热、心烦、唇干、手足心热、失眠多梦等症,瘀血内结所致。何以知之?以舌有紫斑,脉来沉涩也。盖瘀血不去、新血不生,心肝失养,而现本案诸症。投温经汤化去瘀血即愈。

六、阴吹

杨百茆医案:周某,女,38岁,1991年11月19日初诊。诉6年前即有前阴出气如后阴矢气之症,常于劳累或受寒之时发生。初不在意,不以为病。未料愈发愈频,几乎每天发生,有时前阴接连出气作响数声,尤以卧起动作时为显,苦恼不堪。尝欲求医而难于启齿,陷忍不言。病情至今有增无减。询及他症,前阴寒冷,白带绝无,小腹如扇,隐痛喜按,胃脘冷痛,得温则减;手足心热,13干欲热饮,小便清长,大便稀溏。4年前曾做人工流产,继而月经失调,量少色淡。今年1月以来,经闭不行。诊见;形体瘦小,面色灰暗,精神萎靡,四肢不温,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弱。

病为阴吹,乃冲任虚寒,阴寒之气下出前阴所致。治以温经散寒,调补冲任之法。方用温经汤化裁:吴茱萸、炙甘草各6克,桂枝、川芎、桃仁、党参、法夏各10克,当归、鹿角霜、白芍、丹参各15克。水煎服,日1剂。

服药7剂,阴吹次数明显减少,继进14剂,阴吹告愈,且月经来潮,余症亦相继消除或减轻。原方随症调整,续服数剂以善其后。随访1年,阴吹未发。(国医论坛1993;(1):17)

按语:本案阴吹,脉证合参,为冲任虚寒,兼有瘀血所致。冲任虚寒,寒气循经下迫胞中,出于前阴,以致阴吹。是用温经汤取效。

七、不孕

颜德馨医案:董某,女,30岁。宿有痛经史,结婚三年,未有大小生育,痛经逐年加剧,经前乳房胀痛,经量较少,色暗紫而不畅,伴腹痛恶心,痛剧面色苍白,四肢逆冷,大便溏薄,眼眶发黑,苔薄腻,舌紫,脉沉迟。证属寒凝血瘀,用温经汤化裁:赤白芍各9克,生姜3片,川芎6克,阿胶7克(烊冲),吴茱萸9克,当归9克,紫石英30克,桂枝6克,小茴香3克,延胡索9克,党参9克,失笑散9克(包),7剂。药后诸证减轻。以前方调治四月,乃孕育一子,痛经宿患亦随消失。(国医论坛1992;(3):23)

按语:(原按)颜老临床经验,治不孕必先调经,俟经准以后,改为每次月经前启服五至七帖,三个月为一疗程,冲任自调,麟征可期。方中五灵脂恶人参,颜老认为:二味合用,有破阴凝布阳和之妙,奏绩独胜。太冲瘀寒,月事不能时下,故当无子。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乃求嗣子钤键。

八、男子不育

张庆云医案:张某某,27岁。婚后年余不育,经某医院检查,精子3千万,活动率30%。平日腰部酸困疼痛,阴囊常出冷汗,饮食、二便正常,脉沉缓苔薄白。此乃下元虚寒,冲任不足,精少不育。治以温暖下元,补益肝肾,以增生殖之精。处方:当归12克,川芎6克,白芍15克,吴茱萸10克,菟丝子30克,仙灵脾30克,巴戟天12克,党参30克,肉桂9克,阿胶20克,丹皮3克,干姜8克,半夏12克,麦冬12克,甘草6克,紫河车2克(冲服)。

紫河车乃血肉有情之品,益气养血,促进生殖之精的生长、分泌;菟丝子、仙灵脾、巴戟天壮肾兴阳,以增强精虫之活力。以上方为基础略事加减,调治二月。据称其爱人已怀孕。(河南中医1989;(2>:21~22)

按语:腰部酸痛、阴囊冷汗、苔薄白、脉沉缓,冲任不足,下之虚寒之象,合温经汤法。

九、阳痿

李白宪医案:张某,男,34岁。1994年5月24日初诊。患者阳萎不举,难以交合5年余,致使夫妻不和,曾用激素类药治疗收效不显,后改服中药调治,屡次更医更药,服药百余剂,不仅阳萎未愈。反增头痛眩晕,心烦失眠。证见面色不泽,神疲倦怠,伴头痛眩晕,手掌心烦热,时出冷汗,口唇干燥,午夜心烦失眠,小腹下坠且痛、阴部冷胀,舌淡苔白,脉沉细。

证属阳气虚衰,营气不通、宗筋弛缓之候。治宜温阳散寒,调和气血,方用温经汤:当归15克,川芎10克,白芍12克,党参15克,丹皮10克,牛膝15克,肉桂10克,吴茱萸10克,麦冬12克,炙甘草10克,仙灵脾15克,仙茅12克,生姜5片。水煎服,日1剂。

服药10剂后,精神渐佳,头痛头晕减轻,饮食增加,睡眠好、阳事时兴,余证也相继好转。原方继服10剂,病情又明显进步,可以过两性生活。又服10剂,房事正常,3个月后,其妻身有孕。(河南中医1996;(4>:215)

按语:本方可用于阳虚血寒之阳痿。

十、寒疝

张庆云医案:一壮年男子,睾丸硬痛发胀,但不红,阴囊发凉,少腹清冷,劳累则加重。平日自服止痛片,以除一时之苦。诊其脉沉弦,舌苔薄白。肾阳不足,寒凝肝脉所致。方以温经汤加减:当归12克,川芎8克,赤白芍各18克,党参12克,桂枝12克,丹皮10克,吴芋子12克,半夏12克,大小茴香各12克,桔核12克,荔枝核12克,干姜10克,甘草9克。调治一旬,病苦痊愈。(河南中医1985;(6>:21)

按语:少腹为肝肾所寄,肝经循少腹环阴器,亦为冲任二经之所过。肾阳不足,寒凝肝经,冲任虚寒,则少腹冷牵引睾丸作痛。方用温经汤暖肝肾,调气血,加橘核、荔枝核、大茴、小茴香以行气散结,寒去血行则病自愈。

十一、血痹(雷诺氏病)

高正今医案:张某,女,31岁。1988年¨月9日诊。双手不温,指端反复出现苍白、青紫、麻木三年,西医诊断为雷诺氏病。虽用麦角硷、烟酸等扩血管药物,效果仍不明显,每因天气转凉或接触冷水加重。刻诊:双手指均显苍白,小指和无名指前端青紫,舌质淡,舌伴有瘀点,脉沉细。

证属气虚血瘀。治拟益气活血化瘀。方选温经汤加减:黄芪、党参各30克,当归、青芍、川芎、白术各15克,吴茱萸、桂枝、生姜、丹皮各12克。服7付后,双手指麻木、青紫均减退,但接触冷水后手指仍显苍白。上方去吴茱萸、生姜,加肉桂、牛膝各12克,继服20剂,未再复发。(四川中医1990;(10>:22)

按语:据文献报道,温经汤治疗雷诺氏病有良效,合上当归四逆汤其效更佳。

十二、痿症(格林一巴利综合征)

高正今医案:袁某,男,19岁。1989年2月8日诊。因受凉后头痛,周身不适,怕冷半月,四肢麻木无力一周而入院。当时四肢呈驰缓性瘫痪,上下肢肌力均仅I级,双腕和踝以下感觉障碍,西医神经内科经各种检查后诊为格林一巴利综合征(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应用地塞米松等,病情无好转。诊四肢无力,不温,舌质淡紫,苔薄白稍腻,脉沉而涩。

证属寒湿入络,气虚血瘀。治宜温经散寒,益气活血。方用温经汤加减:黄芪、党参各30克,当归、川芎、白芍各15克。吴茱萸、桂枝、生姜、丹皮各10克,红花、甘草各6克。

服12剂后,四肢转温,麻木感消失,下肢肌力恢复至Ⅳ级,上肢恢复到Ⅲ级,可下床缓步行走。原方去吴茱萸、生姜、加丹参30克,赤芍15克,继服20剂,继服20剂。痊愈。一年后随访,健康如常人。(四川中医1990;<10>:22)

按语:经脉虚寒,瘀血内阻,可致痹证,亦可致痿证,病机相同,皆可用温经汤治疗。

十三、胸痹

魏小萌医案:郭某,男,60岁,1984年12月8日初诊。患者述心前区闷痛,稍活动加重,遇寒尤甚。曾于1983年10月28日在北京某医院诊为“心肌梗塞”,住院34天,出院时心电图示:V。~V。呈宽大而深的Q波,ST段V。抬高。常服消心痛、肠溶阿斯匹林、瓜萎薤白半夏汤和八珍汤等中西药物无明显改善。刻诊:症如前述,舌淡有瘀斑、苔白稍腻,脉沉缓。检查:血压170/90毫米汞柱,心率78次/分,律齐,心界向左稍扩大,心尖可闻及SMⅡ杂音,电图仍同出院时报告,空腹血糖80毫克,尿糖(阴性)。

中医辨证为胸痹。证属气血两虚、寒凝络滞,治宜温补气血,祛瘀通络。方用温经汤去丹皮加丹参。处方:吴茱萸、党参、桂枝各15克,当归、白芍、川芎、阿胶、炮姜、麦冬、半夏各10克,丹参30克,炙甘草5克。六剂后,心前区闷痛明显改善,效不更方,继服六剂,心痛减轻,劳累后时有心悸,晨起咽干口燥,去炮姜易玄参10克,再服35剂,可参加轻微体力劳动,嘱其改为.口服复方丹参片,冬季仍加服温经汤,1987年8月28日心电图报告单为窦性心率,各波段均正常,无T波倒置和异常Q波。病人自觉良好。(新中医1990;(9):45)

按语:《灵枢·五邪》云:“邪在心,则病心痛。”本病的病位在心,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病人年事已高,正气渐亏,使心阳不振,虚寒内生,故心悸绞痛遇寒加重,用吴茱萸、桂枝、温通心阳,辅以白芍、麦冬、党参、阿胶补益气血,使阳得阴助以治本虚,寒邪凝滞血瘀涩塞故心胸憋闷,舌有瘀斑,伍川芎、当归、丹参活血化瘀,使祛邪不伤正重在治标,半夏祛痰、炙甘草调和诸药,标本兼顾,故诸证悉平。

十四、膨胀(血吸虫性肝硬化)

陈新宝医案:方某某,男,64岁。1989年10月16日初诊。患者居住地为血吸虫流行区。1986年在上海华山医院乙状结肠镜活检报告:“回盲部增生性病变,有钙化血吸虫卵沉积”。确诊为血吸虫性肝硬化,少量腹水。诉反复腹胀6年,复发1年余,下肢浮肿3个月,伴头晕乏力,胃纳减退。查体:慢性贫血貌,面色黝黑,颈静脉充盈,腹壁静脉暴露,肝脾末触及,移动性浊音+。B超检查报告,血吸虫性肝硬化、腹水,门脉高压。肝功能报告:黄疸指数30弘,SGPI、正常,总蛋白7.3,白蛋白3.3,球蛋白4.0;纸上电泳:A49.4%,a13.5%,az4.1%,p7.1%,Y35.9%。舌苔微黄腻、舌质淡嫩,脉沉弦细。证属气血亏虚,气滞血瘀,治拟温肝养血,化瘀行滞。

处方:吴茱萸、炙桂枝、生姜、炙甘草各5克,当归、白芍、川芎、党参、黄芪、阿胶、姜半夏、丹皮、麦冬各10克。连续服用3个月,在治疗期间根据患者情况适当配合护肝、补充白蛋白、液体支持疗法等。治疗后患者自觉症状及体征消退,肝功能检查正常,已上班工作至今。(浙江中医杂志1993;<6>:257)

按语:臌胀的形成有虚和实两个方面,气血亏虚为本,气滞血瘀为标,本虚标实贯穿于病程的始终。根据中医久病必瘀,久病入络的理论,因而采用温经化瘀的温经汤治疗。以取其寒热消补并用,标本同治。

十五、遗尿

萧铁珊医案:翁某某,女,20岁,工人,自1984年2月始患夜间遗尿病。曾求医于武汉,作血糖尿糖等检查,均属阴性。1985年3月8日求治于余。口干多梦,手掌心热,月事不调,入睡则尿床,面色淡白,少腹不适,精神疲倦,脉细弦,舌暗红苔黄,巩膜有瘀斑数点,药用温肾固摄之品不应。

余思足厥阴经脉绕阴器,瘀血搏于膀胱,州都失司,血为阴,以阴从阴,故寐即遗尿。法宜温经散寒,养血祛瘀。仿温经汤处方:当归15克,川芎10克,白芍15克,西党参15克,粉甘草3克,桂枝6克,丹皮10克,生姜3克,阿胶15克,吴茱萸10克,法夏10克,麦冬10克,3剂。次诊:服上方八天来未见遗尿,巩膜瘀斑减少,精神尚佳,食饮渐增,仍以上方5剂,诸证悉除。(河南中医1988;<3>=.7)

按语:厥阴肝经绕阴器,瘀血结于肝经,扰乱膀胱气化,使气化失司,而见遗尿及月经不调,少腹不适等症,投温经汤待阳复瘀化,膀胱气化即复,而遗尿自愈。

(0)

相关推荐

  • 名方解析应用#温经汤

    [出处]<金匮要略> [组成]吴茱萸三两(9g)  当归二两(6g)  芍药二两(6g)  芎䓖(川芎)二两(6g)  人参二两(6g)  桂枝二两(6g)  阿胶二两(6g)  牡丹皮去 ...

  • 小小胃疾竟引发不孕?!基层老中医巧用温经汤治好

    传说 手脚冰凉的人 上辈子都是折翼的天使 今天 咱们说一说 手脚冰凉的人 有可能会有宫寒 最终导致不孕 不孕的定义为:一年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性生活正常而没有成功妊娠. 话不多说 上病例 伙伴们注意 ...

  • 温经汤(二)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这个公众号哦! 一.条文字眼 手掌烦热,唇口干燥,瘀血在少腹不去. 二.组成 吴萸三两.当归 .川芎.芍药.人参 .桂枝.阿胶.丹皮.生姜.甘草各二两,半夏半升,麦门冬一升.上十二味 ...

  • 中医古方温经汤: 月经不调、痛经、崩漏、调和阴阳气血,养颜、不孕效果好

    温经汤,中医方剂名.为理血剂,具有温经散寒,养血祛瘀之功效.主治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证.漏下不止,血色暗而有块,淋漓不畅,或月经超前或延后,或逾期不止,或一月再行,或经停不至,而见少腹里急,腹满,傍晚发 ...

  • 谷松教授-经方诊治妇人病证(6)

    温经汤 金匮要略>温经汤出于<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问日: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急=紧),腹满,手掌烦(烦=不仅是心烦,是一 ...

  • 『金匮验案』金匮名医验案:温经汤

    温经汤[方药]吴茱萸三两(9克) 当归二两(6克) 芎穷二两(6克)  芍药二两(6克) 人参二两(6克) 桂枝二两(6克) 阿胶二两(6克)生姜二两(6克) 牡丹皮(去心)二两(6克) 甘草二两(6 ...

  • 金匮名医验案精选---黄芪桂枝五物汤

    [方药]黄芪三两(9g)芍药三两(9g) 桂枝三两(9克) 生姜六两(18克)大枣十二枚(4枚) [用法]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两次,温服). [原文] 血痹,阴 ...

  • 金匮名医验案精选---赤小豆当归散

    公众号 中 医 | 干 货 | 传 承 | 创 新 金匮名医验案精选---赤小豆当归散 [方药]赤小豆三升(浸令芽出,曝干)(30克)当归(原量缺)(9克) [用法]上二味,杵为散,浆水服方寸匕,日三 ...

  • 金匮名医验案精选---乌头汤

    [方药]麻黄芍药黄芪甘草(炙)各三两(各9克) 川乌五枚(㕮咀,以蜜二升,煎服一升,即出乌头)(6克) [用法]上五味,㕮咀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蜜煎中,更煎之,服七合.不知,尽服之(现代 ...

  • 金匮名医验案精选 酸枣仁汤

    金匮名医验案精选 酸枣仁汤 [方药]酸枣仁二升(12克)甘草一两(3克) 知母二两(6克)茯苓二两(6克)川芎二两(6克) [用法]上五味,以水八升,煮酸枣仁,得六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现代 ...

  • 金匮名医验案精选——酸枣仁汤

    经方医学频道 基层一线中医学习.交流的家园. 64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中 医 | 干 货 | 传 承 | 创 新 金匮名医验案精选 酸枣仁汤 [方药]酸枣仁二升(12克)甘草一两(3克) 知母二两(6 ...

  • 金匮名医验案精选

    金匮名医验案精选 金匮名医验案精选---栝蒌桂枝汤 金匮名医验案精选---麻黄加术汤 金匮名医验案精选---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金匮名医验案精选---防己黄芪汤 金匮名医验案精选---栝蒌牡蛎散 金匮 ...

  • 金匮名医验案精选---射干麻黄汤

    金匮名医验案精选---射干麻黄汤 [方药]射干十三枚(9克) 麻黄四两(12克) 生姜四两(12克)细辛紫菀款冬花各三两(各9克) 五味子半升(4.5克) 大枣7枚(2枚)半夏(大者洗)八枚(6克) ...

  • 金匮名医验案精选——越婢加半夏汤

    金匮名医验案精选 越婢加半夏汤 [方药]麻黄六两(18克) 石膏半斤(24克) 生姜三两(9克) 大枣十五枚(5枚)甘草二两(6克)半夏半升(12克) [用法]上六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