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社工平台系列| 街社两级专业社工平台建设的若干思考和主要建议

作者简介:卢磊,一名专注于城市社区发展、街镇枢纽型组织和本土社会工作实践、研究、教学和咨询的行动派学者,致力于推动社区发展、社会工作和公益组织的生态建设。

本文共计21002余字,阅读用时约8分钟。

【编者按】2020年10月,民政部吹响了建设基层社工平台建设的号角。从我的角度来理解,这是民政部积极响应中央在十九大后历次会议提出“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在民政领域的具体体现,同时这也是新的五年促使社会工作更扎根深入地走入寻常百姓家的行动策略。这是未来的行动方向,更是扎根基层探索中国本土社会工作之路的契机。在一定意义上,我认为未来五年是非常关键的五年,社会工作能不能在中国大陆扎下根来?能不能探索出我们自己的本土社会工作之路?公益组织作为社会力量主体之一的作为空间到底有多大?这些或许都会在这五年里越来越清晰。本系列短文主要论及笔者基于具体实践和行动观察的系列思考,将陆续在此公众号推送,敬请大家关注。让我们携手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街社两级专业社工平台建设的
若干思考和主要建议
卢 磊
2020年10月,民政部举办的加强乡镇(街道)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会上,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基层社会工作站为基础的社会工作服务体系,这也掀起了各地推动基层社会工作平台建设的高潮。其实,在实践层面,部分地区已有了基层社会工作平台建设的初步探索和基本经验,本文主要结合北京市部分街道及其社区的实践探索,就街社两级专业社会工作平台建设提出一系列的思考与建议。
基层社工站建设需要尊重规律、从长计议。“十四五”工作期间,民政部已基本明确社会工作领域的重心工作就是基层社会工作服务平台建设,并以此推动社会工作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让专业社会工作走入寻常百姓家。但是从当前部分地区出台的政策来看,有一个隐患是快速的运动式建站,这很容易带来形式主义和为建站而建站的情况。在专业社工服务平台建设过程中,需要基层政府的大力支持,需要专业社工机构与街道、社区之间的不断磨合,这样才能够实现有效的工作推进。所以,我们应清晰地认识到,这不是一个短期工作,是需要系统规划和从长计议的,而且每个阶段都应有清晰、具体的目标、路径、方法和保障。
平台建设和作用发挥需要给足时间。在推动任何事情的过程中,一定不要违背发展规律,不可冒进。基层社工站的建立一定要给足时间,一方面社工的服务是促进人的改变和成长,人的改变或者问题的解决是需要一定时间的,没有充分的时间是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的;二是短期的工作计划就会造成工作开展的时间非常紧张且需要面对大量的不确定性,难以保障成效。我们应有战略性地推动工作,做实三到五年的长期规划,保证人员和服务的稳定性。
平台建设和作用发挥需要给足空间。通过实践观察,笔者留意到当前北京地区的基层社工站在运营方式上有三种:一是委托专业机构运营,二是社区内的持证社工运营,三是合作运营(即专业机构与社区社工的深度合作)。三种模式各有利弊:机构运营的专业性是有保障的,但是相对的机制保障是不足的,项目的波动性比较大;社区内持证社工运营的优势是对所在社区及其实际问题比较了解、与在地各方比较熟悉,其问题是专业性明显不足,工作思路容易陷入行政化路径,事务繁杂使得其工作之余才能够兼顾社工站工作。在这样的情况下,笔者建议由双方共同协作,不但可以保证专业性和稳定性,也能让专业社工在实际工作中带动社区工作者贴身进行专业支持,提升社区工作者的专业理念和能力。这三种方式可以同时存在同一地区,也可以是不断递进。
未来的社工站建设应为“岗位+项目”的形式如果只有岗位购买,社工没有足够的动力和能力去深入社区发现并解决问题,社工站的工作还是需要项目的要求和推动,让社工能够更主动的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岗位+项目”的形式下,基层政府的购买力不足以支撑,所以迫切需要市、区专项资金的持续、稳定的支持,以及整合社会化资源,才能够让工作有保障地开展和完成并取得相应成效。
专业性是考量基层专业社工平台建设的关键点。这种专业性应体现在哪些方面呢?笔者觉得有三点:一是要在表象需求中看到本质,在实践行动中要做深做透问题分析和需求剖析,找到问题形成的多方面成因以及主要原因,再加以解决问题,而不是浮于表面的回应表层需求;二是在精细当中见专业,很多职业的专业性体现更多的是体现在精细化、精深化程度,精细化的分析和细致专注的行动是能够体现专业性的;三是细微当中见专业、传温情,不要单纯的关注量化绩效完成度,更需要看到服务对象的点滴变化和成长。社会工作是有温度的工作,注重有情感连接的行动和切实有效的成果。
社区社工建设需要团队作战、站点之间需要联动协作现在的驻站社工是相对比较孤立的,专业社工在社区融入的过程中一旦有什么困难,难以开展工作,同时一个社工在社区内承担和组织的力量也是比较有限的。所以笔者建议由专业社工、社区社工等组成2人以上的团队,以便缓解上述问题,保障社工站的工作成效。各站之间还需要深度联动,不宜各行其事,应加强深度合作、互动和研讨。当然这就需要街道社工指导中心发挥更大更直接的作用。
培育专业社工人才及对其基于实践的系列能力建设是平台建设的重要内容。培育能够在社区发挥真正作用且相对稳定的专业社工人才队伍既是平台建设的目标,也是其重要内容。育人则离不开系列性、整体性的基于真实实践的能力建设。虽在同一个地域范围,但是各个街道、社区的情况还是有一定差异的,不同站点也都在进行着实践探索,也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和挑战,所以要通过更多的系统化的各类研习营、共研共创工作坊、团体督导等多元方式培育专业社会工作实务人才,引导驻站社工能够提出想法和行动路线,也在这一过程中给予其一定的专业自信。
行动研究的视角注重实践优化和经验智慧的总结提升。行动研究更适合早期甚至未来长期的平台建设,其注重研究者的全过程尤其重点节点的行动参与,包括问题和需求分析、行动目标与计划制定、一定程度的实践参与和复盘总结等。同时这也增加了行动推进的研究视角,有助于梳理和形成专业社工平台建设的实践经验,并能够为其他地区提供参考。
我们真心期望,基层专业社工平台建设能够切实助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并推动社会工作走入寻常百姓家、获得更多认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