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密手握数十万瓦岗军,李渊起兵只有三万,为何最后李渊夺得天下

隋朝大业年间,隋炀帝杨广横征暴敛、倒行逆施,百姓苦不堪言,此时,民间起义的号角再次吹响,三十六路反王,七十二道烟尘,卷起巨大的风暴,席卷中原大地。在这些反王当中,一支队伍异军突起,万众瞩目,它便是名震历史的瓦岗寨。

杨广剧照

瓦岗寨最初是翟让做首领,在诸侯中并不怎么显眼,直到李密的加入,这支队伍才逐渐壮大。这个李密并非绿林,他出身贵族,祖上是北周重臣,在隋炀帝第二次征辽东时,李密跟随杨玄感发动叛乱。

不过这次叛乱以失败告终,故而,四处逃亡的李密在王伯当的帮助下,成为了翟让所倚重的亲信。李密撺掇当时还不怎么强大的瓦岗军争夺天下,并且努力游说其他小鼓势力,且占领了必将富饶的荥阳。

李密剧照

经过李密一系列的部署和运作,瓦岗军有人有粮,它所缺的,只是一场能够打出名气的硬仗。没过多久,机会就来了,隋朝名将张须陀率军攻打瓦岗军,但是被李密用计打败,且将他斩首。此战过后,瓦岗和李密在各军阀势力中,声名鹊起。

之后,在李密的带领下,瓦岗军在和隋军的对战中,节节胜利,而翟让,也将首领的位置让给了李密,天下英雄,纷至沓来,一时间,瓦岗军的盛势无比浩大,拥兵30万之众,成为当时呼声最高的诸侯军。

而李渊,在大业十三年才开始起兵,几乎是诸侯王中最后起兵的一位,并且,从太原起兵的李渊,只有三万军队,为何打到最后,却是李渊夺得天下呢?笔者认为,不外乎三个原因:

李渊剧照

第一:李密战略眼光不如李渊父子

在瓦岗寨壮大之后,有一位叫做柴孝和隋军叛将,为李密提供的一个战略方案,这个方案就是攻打长安。柴孝和认为,关中隔山带河,而且长安百姓苦隋以久,根本是“有征无战”一旦拿下长安,便可安心争夺天下。

柴孝和的这番提议其实非常正确,在楚汉相争之时,刘邦便是依靠关中一步步的战胜了项羽,最后夺得天下。然而,因为瓦岗军占着兴洛仓和回洛仓这两个大粮仓,不想舍近求远,于是坚持攻打洛阳。

在李密犹豫不决之时,李渊就非常果断,他率领三万军士,带着两个儿子直奔长安,即使在途中被霍邑所阻隔,他们父子也毫不犹豫的推进。结果,长安果然如柴孝和说的那般,没有费多少气力,便拿下了。

李渊剧照

有了关中之地,李渊父子便可继续攻克巴蜀这块富饶之地,这样一来,李渊父子进,兵源、粮草都有保障;退,关中易守难攻,谁也无法轻易攻克,这般进退自如,天下诸侯莫能比之。

瓦岗军因为裹足不前,错失了占领长安的时机,因此,李密只能带着众人窝在金墉城。金墉城只是洛阳郊区的一个小城,无险可守,属于四战之地。当时李密久攻洛阳部下,后方又有宇文化及等大军不断的骚扰,前后夹击,让他疲于应对,更别提发展势力。

李密剧照

第二:瓦岗军内部混乱,丧失人和,而李渊上下一心

虽然瓦岗军兵强马壮,但是这都是表面现象。急剧的膨胀,给瓦岗军造成了很多祸患,这支队伍中,有瓦岗寨的旧部、有隋朝的叛军、还有各方来投奔的小势力,驳杂不堪。

并且,翟让将首领的位置让给李密之后,李密还设计杀死了翟让,瓦岗军大多数都是绿林好汉,崇尚义气,他的这种行为,许多人颇为不耻,只是震慑于李密的武力,不便发作。

还有,在夺权之后,李密并没有妥善的安抚翟让的旧部,这也为他今后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李渊剧照

李密虽然是首领,但是因为内部各股势力的离心离德,他做的每一个决策,都必须慎之又慎,能够为瓦岗军带来实际的利益,一个决策错误,他便很可能被其他有威望的人拉下位置。

就像之前柴孝和提议攻打长安,李密即使知道他是对的,也很难执行。因为瓦岗军中多是山东地区的人,不可能跟着李密跋山涉水冒险去打长安。

退一步来说,即使有人愿意跟李密去打长安,李密也不敢离开大本营,因为他很可能前脚奔赴长安,后脚瓦岗寨就易主了。所以,瓦岗寨这种内部不和,很大程度上掣肘了李密的发展。

单雄信、徐世绩(剧照)

而且,在经历数次的胜利之后,李密逐渐刚愎自用,再也没有当初礼贤下士、从谏如流的态度,相反,他对手下的将士愈加傲慢,亲小人,远君子。在和王世充的邙山之战中,李密战略部署有着明显的错误,却不听从徐世绩等人的劝告。

而单雄信等翟让的旧部,趁此机会,出工不出力,最后,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李密大败,瓦岗许多大将被擒,单雄信也带着大批人投靠了王世充。经此一战,李密元气大伤,再也难以振作。

李世民剧照

反观李渊,他的军队,都是他的家族旧部,绝对的嫡系部队,他的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都是独当一面的帅才,并且对他绝对的忠心服从。他的女儿、女婿也招兵买马,呼应李渊,有了这样一支上下一心的精兵,虽然只有数万,但却是指哪打哪的神兵利器。

第三:政治策略的错误

李密的瓦岗军,从一而终,就是打着反隋的旗号,这样一来,他们就被打上了叛军的标签。在局势不分明的时候,很多豪强势力不会轻易表明自己的态度,去加入叛军。

徐世绩剧照

对于隋朝的将领以及地方军首脑来说,投降叛军,等待他们的便是身败名裂,在明朝的小说《水浒传》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那些原本是官员小吏的好汉,不是万不得已,都不会加入梁山,因为在他们看来,那会使祖宗蒙羞。

因此,在遇到瓦岗军这类叛军进攻时,这些隋朝将领都会反抗到底,用性命来成全名节,因此瓦岗军在发展的时候,遇到的阻力很大。

但是李渊父子就聪明多了,他们攻占长安之后,立了杨广一位孙子,叫做杨侑的为皇帝。这样一来,李渊就站住了大义,他们打出的旗帜是,杨广昏庸,他们要“废昏立明”。

杨广剧照

李渊本是就是皇亲国戚、朝廷重臣,他一立杨侑为帝,则立马变成了正统,和所谓的叛军有天壤之别,那些豪强、隋朝将领,都毫不犹豫的投入李渊的怀抱。因为投靠李渊,不仅名声无污,而且还能建功立业。

就这样,李渊效仿汉末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无往不利。

而李密同为朝廷贵胄,却不知道利用自己身份,瓦岗军声势浩大,却成为众矢之的,凡是打着平叛旗号的诸侯,总想着拿他开刀,隋朝军队首先讨伐的,也是李密瓦岗军。

程咬金剧照

即使有着秦叔宝、裴仁基、程知节这样的猛将,也难以成事,终于,曾经如日中天的瓦岗军疲于应对,土崩瓦解。李密带着王伯当秦琼他们投奔李渊,可后来又想着叛唐,最后被李渊派兵杀死。

而李渊依靠着关中,逐渐强大,因为接收了瓦岗寨的旧部,得到了一批良将,再加上李建成、李世民等人能征善战,最后,李唐扫灭群雄,统一全国,建国号大唐,从此,中华历史多了一个大唐王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