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收藏的味道(十四)众筹是对书籍热爱的小众表达

“众筹”一词随着网络购物的兴起曾经一路飙涨人气,但作为商业模式却是一直都有。而在书籍收藏中也有众筹,且历史悠久。

曾经做为远东第一大出版机构的商务印书馆就曾在张元济执掌下大量收购古籍,并在资金不足和董事局内部争议中发起社会众筹抢救古籍。除了把这些古籍都归在藏书楼中外,他也是率先将古籍翻刻重印发行的最早的出版人之一。而且在当时是先亏本后盈利,为投资者达到了名利双收的好处。

其实,在张元济集资众筹发起古籍抢救项目之前,早有先例。因为中国传统文人治金石之学有对古籍善本有着非常浓重的心理。到晚清民国时期对古籍特别是宋本的珍视程度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峰。

张元济当年大肆收集古籍,日本书商眼馋。但最后他的古籍藏书被日本人的飞机炸成纸灰,如果当时这批书流亡海外或许可以得到挽救,但性质却变了。中国藏书史也渗透着中华民族史

前不久,在一份古老的申报刊头上笔者无意中就发现当年申报馆倡议众筹《古今图书集成》的后续报道。那是一篇刊载于1885年4月22日的一则消息,内容节录部分如下:

“本斋于前年(夏)倡议聚(斗)聚一千五百股仿印古今图书集成每股现银一百五十两分三次缴足此议早邀公鉴。嗣即购地造屋从外洋置办机器复延名手浇铁字模然后开印至今计已印成数百本书虽未装订而书之式(号)字之精湛极为(雅)观。诸君尽可先来披览。惟开印之初机器人工均覺生(滋)。故每日出書無多。茲則鉛字业经钱齐,人手亦日臻娴熟。此后案日记工,每日约可排原书从四本而渐至六本八本完工可期迅速。所以各股友第二批股银计每股五十两务望早日交下以便购备纸张及一切工料。其银希仍交申报馆照收并说明第一次股单号头及股友姓名,当即(掣)回收据…………”

1885年4月22日《申报》上刊登催缴众筹款的新闻

以上这则“催款通知”发布在申报自己的地盘。从这篇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到早在清末时期跟着报纸一起发展的中国现代出版业有了众筹书籍的先例,而且众筹卷银还是分期付款的,不得不叹服其先进。

笔者也曾在网上参与了好几次新书众筹的活动,其中最著名的两次分别是《中国故事》和《迷宫-如意琳琅图集》。

《中国故事》是笔名为一苇的东莞高埗的一名中学语文老师的作品,她的真名叫黄俏燕。与其说这是她本人的作品,更不如说是完成她的一个心愿,也就是完成中华故事库。其实,《中国故事》一开始就是编辑的工作,以她自己的表述就是做了“格林兄弟”的事情。但这当中又需要多年的采风和文字功底。

故宫出版社《如意琳琅图集》

一苇是有实力的,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和诗人,同时也是长期浸泡在中西传统故事的酱缸中长大的孩子,一苇老师不仅自己创作了优秀的儿童故事,对于收集而来的中国故事的二次加工也是文笔流畅。2017年的3月,《中国故事》开始网络众筹,26小时获得了五千位网友20万元的支持,我自己也是那五千分之一。这次出版的《中国故事》收入81篇故事,定价98元。当时的一苇其实已经完成了256个故事。依照此前的目标,计划是600个故事。前期顺利的话,300个故事的小目标是比较容易完成的。换一种乐观的讲法,《中国故事》如果市场反响好的话会有第二集出现。

其实,按照一苇老师的思路。如果能收集齐全,这是一条很长远的路。但这也为她创造了动力。一开始她从汕尾地方民俗学者钟敬文处取得100篇民间故事目录起就有了既定思路。而在她之前早有许多出版物曾经做过民间故事收集活动,提出的成果就有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民间故事全书》系列(最新版改称“中国民间故事丛书”)。一苇老师要做的就是大量的采集和归结工作,另外还要重新改写。这工作量实在不小。

在一苇编诉《中国故事》前,已经有官方的一套《中国民间故事全书》,网络了中国地方以县级单位为本的民间故事。

从2001年到2010年,她本身积累了童话创作的经验,改写出对应国人需求的故事对她来说不难。需要沉淀的还是故事的编选,以及如何在浩如烟海的故事里选出并写出最具代表性的故事。毕竟民间故事中的鬼怪故事等偏糟粕的居多,遴选出积极向上又适合全民的实属不易。

如今,《中国故事》已然付梓。装帧设计和故事编排都有口皆碑。虽然定价显得高了,但许多人仍然翘首期盼续作。

由中信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故事》2017年精装版

第二个比较骄傲的众筹书则来自故宫博物院,那就是《如意琳琅图集》。严格来说她不算是阅读的书籍。更像是文创产品。说起这本书的众筹初衷,完全是为了对标国外如火如荼的谜语书《S.:忒修斯之船》。这本解谜书豪华精装,加上道具和内容,辅一出即火遍全球。成为有史以来互动性最强的书。而故宫出版社也借此西风和文化衍生品公司一起打造了这款《如意琳琅图集》;

《如意琳琅图集》以故宫为背景,设置了寻宝的主题,在阅读中通过线索找到目标宝藏。如果按照当今技术加上AR的话,完全可以做成一部“古墓丽影”。只是这样一来,改书就会沦为游戏的附属品。正是走的忒修斯之船的路线,让这本书本身成为主角。而核心则是故宫和这座六百多年皇城本身的奥秘。

由于噱头够足,《如意琳琅图集》很快加印,这使得原先众筹的版本成了香饽饽。曾经有同好者以600洋欲购我手中版本,我还是拒绝了。其实,内容上无论是否为众筹版,完全是一样的。仅仅是多了一份纪念品罢了。今天,《如意琳琅图集》已经出第2本,这是市场的认可。但那股新鲜劲儿已经烧完了,毕竟,他离真正供大家品读的经典还差了十万八千里。

《如意琳琅图集》众筹版多出的赠品 外包装

如果要说众筹书籍,还可以遑遑大论一本书的内容。从古代人们为了私刻禁书到一本畅销书的绝版,都能看到众筹的热情。曾经的十大才子书各个都有私刻版,而版材的盗版和私人众筹又往往是同时存在的。不论是官方众筹还是私人刻印,都显示了一个爱书人对自己喜欢的书籍的那份热爱。而我们耳熟能详的爱书人如鲁迅、郑振铎之前辈、甚至海豚俞晓群等今天的出版界人士(复活泰坦尼克号上的《鲁拜集》)都有因为爱书而众筹书籍的动人故事。

可以说,每一本众筹出来的书都有一个大说特说的故事。而众筹,就是对书籍小众热爱的最大表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