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读书,全家出动!抛下一切跑来加拿大陪读,结果竟然……
前段时间,上海一位三年级小学生的妈妈头痛去检查,医生说她“陪读陪初动脉痉挛”,大概可以想象出她家孩子做作业是一种怎样的场景了……
环球网就转载了新闻晨报的这么一则消息,讲述各位陪读家长的辛酸史。看看这些家长的吐槽,陪读根本是要命的工作,对身心健康危害极大!
感到好笑的同时,不仅也感慨,有时候孩子任性起来还真是没办法,打岔的方法多到超乎想象,写个作业简直就像便秘一样。
记得小编读小学的时候,还算是聪明的,老爹在辅导功课的时候照样气得大喊大叫。
可就有这样的一群家长,漂洋过海也要揽下这份不招人待见的活。
近几年,美国教育专家一直试图告诉父母,他们需要对孩子实行“自由放养”,以提高其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给孩子充分的自由。然而华人父母依然坚持自己的固有标准:成绩、名校、职业和挣钱的能力。
孩子一个人出来留学,尤其是还不能明辨是非的时候,家长总是不放心的。看新闻上说,留学生群体中沉迷游戏、乱花钱的大有人在。万一染上了什么坏习惯,和本地学生一样抽抽大麻,那真是哭都没处哭。
以中国家长一贯的作风,必须从根源上杜绝这种可能性!那该怎么办呢?当然是自己跟过去看着最放心啦!
来自北京的“张继红”(化名)女士,得知儿子成绩下降后,就亲自飞到温哥华,限制儿子玩游戏,并且规定了作息时间,果不其然,儿子的成绩很快就回升了。
但是,对于华人家长来说,远赴加拿大陪读,要做的可就不仅仅是督促学习而已了——语言、租房、求职、海外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成了陪读家长需要攻克的壁垒。
天涯上一位网友表示:来加拿大陪子女读书,结果被无良中介坑了,住在一个规矩很多的华人房东家里,不仅大女儿学校读的是野鸡私立高中,小女儿也没有学上。最后花了好一翻功夫,又是搬家又是转校,终于安顿了下来。
印象中,来加拿大陪读以后,只要孩子的语言没问题,在学业上似乎不需要家长操太多心。教师基本上都尽职尽责,不仅在学术上有问必答,也注重孩子善良品格的养成。反倒是这些护子心切的陪读家长,有时成了孩子成长道路上最大的阻碍。
FT中文网上就有一位陪读妈妈讲述了自己的经历:
家长抛下国内的一切来到加拿大,就是希望孩子能有出息,自然会在各个方面都用严格的标准要求孩子,这位妈妈也不例外。
可就是因为这样的功利心太重,孩子承受了太多压力,以至于她儿子的叛逆期来得异常猛烈。
在经历了一次次冲突后,她决定改变做法,报名成人高中,和儿子读一样的高中社会学,亲自体验孩子的处境。
真是陪读到了另一种境界。
在学习过程中,她所遇到的障碍让她渐渐学会用理解和懂得体谅孩子的不易。随后,这位妈妈先儿子一步去了college,紧张的学习生活和心态的变化让她放松了对儿子的管控。
在得到了平等的自由后,她的儿子逐步有了自己的想法,开始参与社会实践——做义工、当校长助理、去慈善机构兼职……
儿子在大学的申请信中写道:“当年妈妈把我赶进游泳池,是希望我拿冠军。当我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中真的开始渐渐喜欢上游泳时,却失望地发现,我根本与大奖无缘,我从来没有站到过大赛领奖台上。数年之后,在放弃和坚持之间,我选择去学习救生和当教练,并考下了所有证书。我在游泳池中帮助别人的过程里体会到这项我真诚热爱的运动带给我的收获和快乐。”
所谓成也陪读,败也陪读。
有些家长天天担心“孩子不知道照顾自己怎么办”“孩子不学习怎么办”“孩子乱花钱怎么办”“孩子跟别人学坏了怎么办”……
想到一句外国人常用的调侃:What if the sky falls?(万一天塌下来了怎么办?)
留学,不是一场投资,而是一段经历。如果只看金钱回报率,大部分情况下,留学根本不能回本。
有些家长哦,买水果蔬菜都知道要选有机的organic,养孩子怎么就爱洒这么多农药呢?
陪读,作为珍贵的人生经历,自然存在得失。
讨论是否值得,其实没有太大意义,毕竟每个人心态不同,无法照搬参考。
但如果你有故事,不妨在评论中分享出来,或许就能帮到仍在迷茫的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