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来加拿大,必定会经历的10件事儿,看看你中枪了没?
来加拿大有些时日了,还记得初来乍到的自己闹出过什么笑话吗?
刚刚出国的“初学者”们总是会遇到类似的情境,每个人的应对方法不同,但重复的经历却有迹可循。
此次的推送,小编总结罗列了身边朋友都多多少少经历过的十件“来加拿大后躲不过的小事儿”,对照看看你有没有中枪吧!
用手指着菜单点餐。
语言不好的阶段,很少去西人餐馆,至少自己一个人的时候绝对不会去尝试。点菜的时候,基本看不懂菜单,也不好意思问,只好叫一些有认识的单词的菜。实在不行,就拿手指:"I want this, this and this."
亲戚朋友来访必去瀑布。
落地安大略省的朋友们,前两个月内肯定要先去趟瀑布。坐船感受水花、去不熟悉的餐厅就餐、顺便买点纪念品,觉得这就是欧美风情。然而,去过一次以后,就没有去第二次的欲望了。但每当有家人朋友来访,瀑布又是必去的景点。
留学目标越来越低。
国内来读大学的留学生,刚开始总是雄心壮志满满,想拿奖学金、想考证、想认识大公司工作的学长学姐。呆了一段时间后,留学就变成了生存游戏——每次论文、每次演讲、每次考试,都提心吊胆地在最后一刻完成;小组作业肯定会遇到坑爹的外国人,背地里止不住咒骂;学期不挂科成了最大的期望。
提前凑好硬币买车票。
刚来加拿大,对公共交通还不熟悉。公车不会按红色停车纽,总是坐过站。乘车还停留在投币阶段,不知道Presto储值卡在各个Gateway便利店有售,家里常备硬币待用。
时刻抱着手机地图。
来到国外,不熟悉的城市,全靠谷歌地图认路。尤其在加拿大,公交车都是按时按点来的,如果不提前确定班次,冬天可能会在冰天雪地里等很久。不好意思问路的时候,无论是开车、坐车、骑车、步行,都离不开手机地图导航。
学做饭。
外国的人工费很贵,去趟餐厅可不便宜。10刀不过一碗面条,想吃的稍微好一点,加完税和小费,一人30刀免不了。尽管加拿大的中餐馆数量和质量都不错,第一次吃甚至会有惊艳的感觉,但耐不住价格昂贵,很少有个人或家庭愿意负担每天在外面吃的费用,基本上每个来加拿大的学生都学会了做饭。尽管不会特别精致,糊口却是足够了的。
买一件厚实的羽绒服。
还记得被中国人疯抢的加拿大鹅吗?加拿大的高端羽绒服品牌还有Moose Knuckles和Nobis。一件质量好的羽绒服,对于度过当地漫长寒冷的冬季真的太重要了。很多人来加拿大第一件买的衣服就是鹅,挑选合适的款式,保暖又时尚。
去小镇考驾照。
学开车的时候,驾驶教练会告诉你,去小镇考驾照更容易通过,车少、路况好。即使如此,考了数次还没通过的也大有人在。不过,为了图个心理安慰,也为了缩短排队等待时间,去小镇考驾照一直是城里人的不二选择。一落地就在多伦多生活的华人们,可能很少才会去到这些偏远小镇,非常有早年美国西部电影的氛围。
逛大统华买好多调料和零食。
自从被收购后,大统华的物价水涨船高,已经达到了比较贵的水平。但大统华店老货全,仍是华人们最喜欢光顾的超市之一。就名气而言,大统华比阳光超市、泰丰超市等一众小型华人超市更为人熟知。逛大统华,买一些国内特色的零食饮料调味品,是每个刚来加拿大的华人都会做的事情,而后,随着对周边环境和买菜行情的熟悉,可能会转向Costco和其他离家更近的便宜华人超市。
孤单。
对于成群结队的学生而言,这种孤单的感觉可能还不是特别强烈。但对于独自留学或是没有亲友的移民来说,来加拿大之后,就相当于完全脱离了原先的交际圈,做什么都形影单只。毕业后,刚搬来多伦多那会儿,小编就经历了人生路不熟的阶段,一个人住在单身公寓,吃饭游戏都只有自己,好在小编是个宅男,可以玩游戏自娱自乐,但也不难想象那些腼腆内向的独居人士会有多么空虚无聊。从网络上留学生的吐槽中不难看出,很多学生朋友刚出国的那一会儿,饱受孤单折磨,内心变得脆弱敏感,有些怨天尤人。万事开头难,主动迈出社交的第一步会让人不适应,这也是海外生活需要掌握的技能。
您对这些似曾相识的剧本是否感触颇深呢?
生活在这样的大环境中,潜移默化的,加拿大华人们具备了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共性特质”,并通过这些丝丝扣扣的相似之处紧密联系在一起。
如果您想到了更多出国后常遇到的场景或是必经的过程,可以在留言中分享噢,也许就能找到与您有共鸣的小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