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开迷雾学中医

原文地址:拨开迷雾学中医作者:王庸医先生

中医的最大特点为博大精深,古往今来医书可谓汗牛充栋,很多有志之士都著书留下自己对中医的体会,这些医家各领风骚,理论却相互矛盾,每一位医家都相信自己掌握着唯一真理,这让后学无从入手。很多医生得出一个结论:中医理论只要你自己能画一个圆就是正确的理论,只要这套理论适合你就是好的理论,我不赞同这种说法,因为每个中医都能将自己的理论画一个圆,都能自圆其说,可是却只有少数医生成为真正明理的临床大家,应该说正确的理论是画了一个与经典《黄帝内经》完全重合的圆,只是他们用不同的语言和切入点来描述这个圆,而错误的理论是自己画了一个圆,有的部分与经典重合,更多的是与经典背道而驰。这些纷杂的理论充斥在现在主流的中医思维当中,如果举行辩论大赛,我从医理上都很难将任何一家驳倒。尤其是伴随资讯的发达,各家理论更是铺天盖地,我们甚至方便到不需要出门就可以看到图书馆里的所有资源,了解各家理论。这些诱惑性很强的理论让我们脑中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可是却很难去伪存真,细看每一家所言似乎都言之有理,可是他们之间却相互矛盾。说具体点吧!咱们以现在流行的中医理论为例来看看这个问题。在举例之前还需再次声明,我所反对的中医医理仅为以我现在的眼光看为错误的,而且只针对事不针对任何人。

前一段时间流行的喝绿豆水可以治百病,我曾经试着说服我的病人不要相信,因为从我的视角里看简直是荒诞离谱,可是我真的说服不了病人,因为他会拿出一系列理论,人体得病都是因为毒素代谢不出所致,而绿豆可以解毒,因此可以包治百病。我从理论上说服不了任何一个想要说服我的人,只有临床事实才会让人反思。这种吃绿豆治百病的理论还不算太出格,还有更离谱的医学理论,如有养生专家认为喝晨尿可以包治百病,并美其名曰:“轮回酒,还元汤,闻其名,知其香,能补阴,能壮阳”。说简单了,就是世界上有一种药,既可以补阴,又可以壮阳,既可以有病治病,又可以无病强身,这种药就是自己的晨尿。对于深信于其中的信徒,会给你找出一系列科研数据和理论支撑,就是为了让你相信这个理论的真实,而事实是它并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也许你会认为老百姓没有分辨能力,作为专业训练的中医学院学生应该能分辨出真伪。那再举几个主流中医的例子看看吧!

我曾经是火神派的狂热信徒,看完火神派的资料使我热血沸腾,我狂热的认为癌症没什么了不起,只要温阳就可以解决;我也曾狂妄的认为温病学家都是杀人的骗子,天天只知用寒凉药伤人阳气;我也曾自大的认为金元四大家合起来都不值得一提。我以愤青的热情,想要通过火神派来拯救中医,最后现实让我清醒。按火神派的理论阳虚病人需要补阳;阴虚病人可以补阳化阴;寒凝病人需要温阳化寒气;上火病人需要温阳以引火归元,什么病都必须补阳,而附子补阳就相当于补元气,医生只要把病人的元气补足,元气充足便可使身体强壮,并且会自动调理身体。我承认如果什么病都温阳,有效率会较一般大夫高,因为很多病人服完温热药后会感觉强壮,胃口好,并且脸色也会红润,很多疼痛可以缓解,病人以为有效,医生也以为对证,但是如果真正对自己的临床负责,就会发现治愈率并不理想。比如有人说所有感冒的机理都为正虚邪入,麻黄附子细辛汤开太阳补少阴,可治疗一切感冒,首先这从医理上没法推翻,但是张仲景最起码治感冒还是以麻黄汤、桂枝汤等为主,与张仲景相左,再将温阳理论用到临床上,往往很多会吃好,也有会越吃越重。也有人说糖尿病血糖高的机理为阳不化阴,糖为阴无阳则不化,而且糖尿病的病人都是老年阳气弱才得,因此附子理中汤是最好的降血糖方,而我在临床上使用之后,得出的结论是大部分病人服用该药后血糖会一直上升,很少会下降。医理很完美,无懈可击,但其实是自己画了个死圈。

不仅现代出现的医理混乱,古代的类似医理也很多,比如古代有医家对肾阴、肾阳大发阐释,强调坎离交通,认为一切病的最原始病因是肾阴或肾阳的不足,因此六味地黄丸与八味肾气丸这两个方就可以包治一切病,但是疗程需要长一些。医理还是无法推翻,临床验证便知有效率不会太高。还有医家认为人体得病机理为瘀血内停,任何病都是血液循环不利所致,任何病都活血化瘀,并承诺活血化瘀方的效果神奇。我初上临床时曾使用过很多活血化瘀的方法,有效率也并不是太高。还有现在大家都公认的理论“久病不愈,责之脾胃”,即如果久病缠绵,可以开一个调理脾胃的方剂,让病人长时间守方治疗,过个一年半载的会有效,而实际临床就可以知道,没有病人能坚持下来,就是真坚持下来也未必有效,并且即使有效,那也很难分清是药物的功劳还是每天服药时的心理暗示起的作用。很多医生学来学去自己发明一个方剂,认为这一个方剂配伍达到了完美,健脾和胃、养心益肝、补肺固肾、左升右降、通营和卫,他们的医理认为该方可以包治百病,我们必须负责任的说,这是不可能的,如果真是如此就不需要医生了,有病就吃这个方子就行,而且也不需要什么医理了。并不是低头努力学习就能成为明医的,努力必须以正确的方向为前提。

分析出现迷雾的原因

古人夸耀一个人博学多用“学富五车”来形容,然而古人的书为竹简书,即使是满满五车书也没有现在中医教材的内容多。我们学习如此多的知识却达不到古人的医学造诣,很值得每个中医反思,我归纳原因如下:

第一个原因是现在社会浮躁,古代每个医学大家对经典的研读均如孔子学习《易经》一样“韦编三绝”,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学习经典后方有自己的体会,而现在很多人不愿意静下心来研读经典,总想通过短时间的学习便可领悟出一套独特的中医体系。很多人在打坐中或是看书时灵机一动,想到一个别人想不到的理论,反复思考后大加感慨,认为自己的理论发前人之未发,很有突破,并运用于临床。由于其在临床过程中对这套理论非常有信心,并且临床的目的就是验证理论的正确,由于这种内心的期待效应,便会仅记住自己的几个特效案例,于是就大加宣传,并希望引起同道的赞赏。由于太多的中医学习者都有这样的想法,所以导致现在漫天遍野的各种古怪理论,中医理论成了深不可测的浑水。

第二个原因为现学中医思维与古人思维相左。很多人学了某某医学大家的理论,可是用于临床发现不效,于是开始诽谤该医家,殊不知如果要学习前人的医术不能只学他的形,更要学他的神,即他认识疾病的思维方式。我们现在见到疾病便会思考这个病怎么治,就以感冒为例,我们会思考这个感冒病人是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通过辨证后用药,与古人思维相去甚远,古人讲“上医治人,下医治病”,就是高明的医生不关心你得什么病,而是注重你体内的阴阳五行是否和谐,如果有病是哪里不和谐引起,纠正人体的不和谐病便自然会好。我认识很多同道师兄弟每读完一个医家的书后,便于临床验证发现其方时而有效时而不效,便认为该医家不究竟,于是转读别的医家的书,之后又是同样认为这个医家也不究竟,如此往复,孜孜不倦,其根本原因为没学到任何一个医家的神,没有与他们认识人体与疾病的思维一致。如果用自己固有的思维方式看待疾病,那么任何一个医家的方剂都不会发挥其最佳效果。

第三个原因为基于思维差异导致辨证方式出现问题。我们现在的辨证方式为通过病人诉说,列举病人的一切病证,然后医生通过望诊与脉诊综合分析,辨出一个证,对辨出的证选择治疗方案。而古人并不是这样看病,看一下汉代淳于意的医案便知古人如何看病。

齐侍御史成自言病头痛,臣意(淳于意)诊其脉,告曰:“君之病恶,不可言也。”即出,独告成弟昌曰:“此病疽也,内发於肠胃之间,后五日当臃肿,后八日呕脓死,成之病得之饮酒且内”。成即如期死。所以知成之病者,臣意切其脉,得肝气。肝气浊而静,此内关之病也。

齐中御府长信病,臣意入诊其脉,告曰:“热病气也。然暑汗,脉少衰,不死。”曰:“此病得之当浴流水而寒甚,已则热。”信曰:“唯,然!往冬时,为王使於楚,至莒县阳周水,而莒桥梁颇坏,信则揽车辕未欲渡也,马惊,即堕,信身入水中,几死,吏即来救信,出之水中,衣尽濡,有间而身寒,已热如火,至今不可以见寒。”臣意即为之液汤火齐逐热,一饮汗尽,再饮热去,三饮病已。

以上两个医案出自《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医理精深,很值得我们仔细阅读。整篇传记所载病案的记录方式与以上所列举两例大同小异,仅以此两个医案来分析淳于意的看病方式,暂不涉及医理分析。御使成来看病说头疼,淳于意诊完脉后便对病做出诊断,说明病因为醉以入房所致,并预言疾病不治。当问及为何淳于意如此判断,淳于意描述了病人的脉象,并分析了脉理。又来了一个病人,淳于意诊完脉后说出了病人的病名与病因,通过病人验证果如所言,即处方,三剂病愈。整本医案中淳于意对疾病的病因、病性以及预后的判断全是通过脉象。再看一下张仲景的医案。

“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师曰: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为风,大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病形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伤寒论》)”

从内容可以看出,应该为弟子对老师(当为张仲景)治好的一个医案的提问,弟子问有一个病人经别人治疗加重,老师诊完后处方并告知病人半夜就会好,结果和老师所言一样,学生不解。老师回答了这个病人脉象特点并分析脉理,可以看出张仲景对人体疾病的认识主要通过脉象,而非症状。

通过汉代医家的医案,我们可知汉代大医看病方式为病人告知主要症状,医生通过脉诊,判断病人的兼证和病因,如果病人反馈的兼证和病因与医生判断的一样,证明脉诊正确,便可处方并对预后做判断。我们现在的辨证方式是:主症+兼症1+兼症2+…+舌象+脉象→辨出一个证→根据辨证处方是否有效来验证辨证是否正确。而古人的辨证方式是:主症+脉象→推出可能的兼症与病因→通过兼症和病因判断辨证是否正确→处方,并明确的对预后做出判断。相比之下现在的辨证方式对经验的要求较高,而且不确定性较大,而古代的辨证方式对医理要求较高,确定性很强,并对预后有明确的判断。

再看一下《兰室秘藏》分析李东垣的用方思路。“(补中益气汤)治因饥饱劳役损伤,脾胃元气不足,其脉弦、洪、缓,而沉按之,中之下得时一涩。其证四肢满闷,肢节疼痛,难以屈伸,身体沉重,烦心不安,忽肥忽瘦,四肢懒倦,口失滋味,腹难舒伸,大小便清利而数,或上饮下便,或大便涩滞,或夏月餐泄米谷不化,或便后见血,或便见白脓,胸满短气,咽膈不通,痰唾稠粘,口中沃沫,食入反出,耳鸣耳聋,目中流火,视物昏花,弩肉红丝热壅头目,不得安卧,不思饮食并皆治之。”

补中益气汤每个中医大夫都在用,很多大夫都用一两黄芪、一两党参,加减亦随意为之,往往时效时不效。观东垣所用补中益气汤黄芪、人参之量不过一钱,加减有严格法度,却会有桴鼓之效。通过条文分析便知东垣用此方思路,金元时期社会动乱,凡是颠沛流离,饥饱无常的病人,摸脉得“弦、洪、缓,而沉按之,中之下得时一涩”,只要验证有列举的症状中的几个,便是补中益气汤证,如法加减,则此方必效。我于临床常遇此证,常开补中益气汤原方或轻微加减,此方疗效不可轻视。现在医生开补中益气汤往往是通过病人主诉身重乏力等症状,便辨证为脾胃虚弱,故而所开之补中益气汤即使量大也难以取效。

分析一下古今医书的书写体例,现流传较早版本的《黄帝内经》,一本是杨上善所著《太素》,一本是王冰著《素问》,两本书的篇章顺序均是先言医理养生,然后是脉理,然后是对各个具体病和症状的分析。可以看出《内经》作者对脉诊非常重视。《伤寒论》的书写也是先平脉法、辨脉法,然后是辨某某病脉证并治,先脉然后是证最后是治。故而《伤寒论》的很多条文即使症状完全对上了,用方也往往不效,就是因为没有掌握核心——脉。金元时期医书,张元素的《医学启源》、李东垣的《脾胃论》、朱丹溪的《丹溪心法》都是先谈医理,后谈脉理,最后分谈各病的证与治。很多人看了张元素的书,只记得头痛需用川芎,于是一见头痛便用川芎,亦是时验时不验,原因为只有学会张元素的辨五脏脉法,然后在主方的基础上按此加减才会有高效。再到明代的《医宗必读》、《景岳全书》等都是如此书写体例,再往后中医就混乱了。

拨开迷雾的方法

任何一个人说出一句话,在经历多人传话之后,就会失去原始的意思,很有可能再传回来的时候自己都不相信这句话是自己原先说的那句话。任何一个传承,在流传了上千年之后,难免会有基本概念的混乱,会失去原始的意味,从后世书很难入得经典的门,所以我还是要反复强调学中医的重点:放下自己的一切知见,深入学习经典。无论迷雾多深,我们沿着经典指引的方向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前行,最后一定能达到目的地。

我建议每一个学中医的床头都应该必备几本中医经典,最起码要包括《黄帝内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每天拿出固定时间,持之以恒的学习经典。以习武为例,习武之人必须每日练功,其目的是通过日复一日的锻炼,化掉自己身上的拙力,人的每一个动作都需要许多肌肉一起协调方能完成,而拙力就是肌肉之间不能协调所致,两个肌肉之间对抗使得力量达不到最专一的方向,练功的目的就是使得每一个随意动作都是所有肌肉协调一致而发,没有对抗。就以冲拳为例,看似只是打出一个直拳,这里面却充满了玄机。拙力就是我们用尽力量从腰部开始发出力量,到了肩臂之后被肩部的肌肉阻断,然后又从肩部发出一股力量,到了胳膊又被胳膊阻断,又从胳膊从新发出一股力量,传到手腕,又被手腕阻断,最后虽然尽全力打出的拳却没有力量。习武者通过每日的站桩、简单动作的重复,就是要放下这些拙力,培养和谐的新力。使得同样的冲拳,力从腰部发出,或从脚底发出,经过一路的关卡,每一关卡都没有损伤的传递了这股力量,并在各个关卡补充上新的力量,使得这个力量到达拳掌时被放大了许多倍,发力者未觉发力,而力量却非常专一强大而深透,行家就是看你发力的和谐程度,将之作为判断功力的一个重要参考,不放下充满对抗的拙力就不会出来和谐的新力。同样学中医经典亦是如此,我们有很多中医知识,这些知识就如同不和谐的肌肉群一样,它们互相对抗,使我们发力受阻,只要不舍得放下,经典智慧就不会彰显。我们放下自己思维中固化的知识,不停的用经典来冲刷自己的思维,以致这种思维与自身合而为一,最后融为自己身心的一部分,临证纵然疾病千变万化,也能从容应对。

大部分习武之人不能安心于单调乏味的站桩或简单动作的重复,总是喜欢求奇求与众不同,于是各种表演性质的套路层出不穷,而真正实用的是能够与身体合一的简单动作。大部分的学中医者亦是不能安心于只读经典,总喜欢追求玄奥难解的知识,于是各种稀奇古怪的学说兴起,而真正实用的还是与经典思维合一的简单的辨证能力。明白了方向,我们就要从不同的经典中体会中医最基本的理法方药。我们勤习《黄帝内经》所言之天地道理,以及一些诊察与纠正人体偏差的法,将这些理与法不断的加强,则于看病之时不需特意思考而自然浮现。我们勤习《伤寒论》所言的各病治法与处方,体会每种病证之间的差异,每个方剂之间的差异,将这些了然于胸,临床灵活选方。我们勤习《神农本草经》,体会常用药之间的微小差异,熟练掌握每味药的偏性,临床精准选药。中医疗效的好坏,关键取决于这基本功的扎实与否,即理法方药的精深掌握程度,基本功越扎实,临床疗效就越好。

(0)

相关推荐

  • 尤怡对《金匮要略》痰饮理论的阐发及其证治思想研究

    目的:痰饮乃是中医临床常见病证,首见于张仲景<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篇.痰饮证治理论是张仲景学说重要组成部分,其影响巨大,为后世医家对痰饮的诊断.治疗开了理法方药的先河.中医 ...

  • 李东垣:为什么你用不好我的方?

    临床日久,我们常会遇到些要打"持久战"的患者:要么明明没啥明显症状,但三天两头哪哪儿都不舒服:要么动辄十余种疾病缠身,老慢支.冠心病.肾功能不全--症状错综复杂,无从下手. 对于他 ...

  • 新安医学系列讲座(十一)(上)

    新安本草方药学术体系(上) 作者:王键, 黄辉,蒋宏杰 编辑:看云楼主人 校对:卜菲菲  新安医药学家传承发展本草方药学术,在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研究上做出了卓越性.奠基性的贡献.  一是立足临床, ...

  • 中医书如何读法?什么是“七重读法”?

    书要多读,又不能尽读,怎样读才能效果更好呢?我个人体会,应有选择地读.大致可分为精读之书和粗读之书.对于精读之书,要反复读,多下功夫:对于粗读之书,顾名思义要读得粗些,一览而过.但不可忽视粗读之书也有 ...

  • 拨开迷雾学中医:重点原来在这里!

    导读:正确的理论是画了一个与经典<黄帝内经>完全重合的圆......所以我们还是要反复强调学中医的重点:放下自己的一切知见,深入学习经典.无论迷雾多深,我们沿着经典指引的方向一步一步脚踏实 ...

  • 拨开迷雾学中医,这才是学中医的重点!

    中医理论"自圆其说"之误 中医的最大特点为博大精深,古往今来医书可谓汗牛充栋,很多有志之士都著书留下自己对中医的体会,这些医家各领风骚,理论却相互矛盾,每一位医家都相信自己掌握着唯 ...

  • 拨开迷雾学中医,这才是学中医的重点

    "正确的理论是画了一个与经典<黄帝内经>完全重合的圆......所以我还是要反复强调学中医的重点:放下自己的一切知见,深入学习经典.无论迷雾多深,我们沿着经典指引的方向一步一步脚 ...

  • 拨开迷雾学:自学中医的重点所在!!!

    中医的最大特点为博大精深,古往今来医书可谓汗牛充栋,很多有志之士都著书留下自己对中医的体会,这些医家各领风骚,理论却相互矛盾,每一位医家都相信自己掌握着唯一真理,这让后学无从入手. 很多医生得出一个结 ...

  • 拨开迷雾:中医治病不是靠哲学,而是靠实实在在的辨证

    作者:马家驹 阴阳到底是什么? 有人说阴阳者,万物之纲纪,任何事物都可以分阴阳,比如不仅病性的寒热.虚实分阴阳,连病位的表里还要分阴阳,如表属阳.里属阴. 从哲学上来说是没有问题的,但关键是,经方的阴 ...

  • 拨开迷雾:自学中医的重点所在!

    中医的最大特点为博大精深,古往今来医书可谓汗牛充栋,很多有志之士都著书留下自己对中医的体会,这些医家各领风骚,理论却相互矛盾,每一位医家都相信自己掌握着唯一真理,这让后学无从入手. 很多医生得出一个结 ...

  • 拨开迷雾:自学中医的重点所在!!!

    中医的最大特点为博大精深,古往今来医书可谓汗牛充栋,很多有志之士都著书留下自己对中医的体会,这些医家各领风骚,理论却相互矛盾,每一位医家都相信自己掌握着唯一真理,这让后学无从入手. 很多医生得出一个结 ...

  • 拨开迷雾:自学中医的重点所在

    中医的最大特点为博大精深,古往今来医书可谓汗牛充栋,很多有志之士都著书留下自己对中医的体会,这些医家各领风骚,理论却相互矛盾,每一位医家都相信自己掌握着唯一真理,这让后学无从入手. 很多医生得出一个结 ...

  • 中风急救——真庆幸我在学中医,一根缝衣针救回了父亲

    正值隆冬寒风凛冽气温骤降,心脑血管病也迎来了井喷高发期,痛惜一位朋友的父亲年纪轻轻就突发脑溢血,落下半身不遂肢体不灵便,若是平时大家都能学习点中医急救常识,发作时处理得当,或可免半身不遂偏瘫的苦痛.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