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枫桥夜泊》的争论点偏了,最值得争论的应是“霜”和“眠”字
《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历来为人们的称道,其影响力跨越几个朝代,仍不减其魅力。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塞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的这首诗,写于唐代安史之乱后,为避战乱,途经苏州时写下了这首诗。全诗以一个愁字为主旨,兼有一丝愁中觅乐的情致。
好诗,在给人们打下深刻烙印的同时,自然也会格外引人关注,人们对这首诗的研究也格外认真,详细到每一个字,都有人提出不同的看法。当然,这些看法,有的纯属鸡蛋里面挑骨头,有些,是理解上的不同看法。但是,对这首诗的肯定这一点是一致的,只是解读上的偏差和不同而已。
人们对于张继的《枫桥一夜泊》一诗的质疑,主要在“月落乌啼”、“夜半钟声”这两个句子上,认为这两个叙事不符合客观事实。理由是半夜里乌鸦是不会叫的,半夜里寺庙的钟声也不会敲响。实际上,这种置疑的误区在于把诗的解读错当成历史或自然现象的科学考证了。诗,毕竟不同于论文,她是主观情绪的产物。在诗中,是允许以夸张、变形的手法来描述客观上的任何事物的。她有写实的一面,更有主观情绪制约客观事实的一面。在诗人的眼里,客观存在要服从于主观想象。这种现象,看似不讲道理,但却符合情理。例如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句,看似不合常理,但却符合诗人写诗时的情理,正是这种事理与情理上的冲突,才构成诗的绝美意境。
月落时分,按常理,乌鸦是不会啼叫的。但有没有特殊情况?例如乌鸦在受到蛇、猫等小动物的惊扰下,它会鸣叫离巢的。相信张继不会是凭空杜撰出这一自然现象的。只是后人没遇到这类现象而已。
夜半钟声现象同样如此,寒山寺本有夜半鸣钟的习惯,至于为何留有与其它寺庙不同习惯的原因虽不可知,但这一事实是存在的,写入诗中,并非张继的凭空想象。后人的置疑,也不是没有道理,这该归咎于对事物特有现象的不了解。
另外,对诗中“江枫渔火对愁眠”中的“江枫”二字的解读,也存在不同的看法。多数的解读,认为江枫二字指的是江边的枫树,这种解读,有极大的不合理性,。张继的夜泊处是枫桥边,这在诗的题目上已作了明确交待。问题是枫桥座落在运河上,江的概念从何而来?张继不至于马虎到江,河不分的地步吧。
通过以上分析,张继“江枫渔火对愁眠”诗句中的“江枫”二字,应该是指江村桥和枫桥。因为这两座都横跨运河,只是方位不同罢了。实地考察,这两座桥相距不过二三百米,且在目力所及范围内。诗中的渔火,应是这两处渔火,而并不是枫树与单纯的渔火相对。
与上述争论与解读相比较,值得争论与探讨的,应该是“霜”和“眠”这两个字。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先分析下这两个字分别在诗句中所表达出的语意。
先看“霜”一字:“月落乌啼霜满天”。诗人在此句诗中所要表达的语意是:月落时分,乌鸦在啼叫,空中布满寒霜。
此句可置疑处,在“霜满天”三个字上,再细斟酌,应是那个“霜”字。霜是什么概念?按现代科学的解释,霜是指地面水气遇寒凝结成的白色冰晶,通常在地面和植物叶面上能够看到。而霜却不能够飘浮在空中的,飘浮在空中的只能是雾气。《诗经.秦风.蒹葭》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句子,讲的就是露水遇寒而凝结成霜的自然现象。说明古人对霜的概念就已相当明确了。因此,张继的“霜满天”句,存在常识性的错误,错在把寒凉的雾气误解为霜。
张继在此句诗中虽然写的是一种感觉,但错在把具有寒凉感觉的雾、露、霜三种概念弄混了,因此,把只有在地面上才能看得到的霜错误地移到空中。
再看这个“眠”字。这个错,责任不在张继,而在后人对诗句的解读上。
原句为“江枫渔火对愁眠”,而后人对“眠”字的解读,存在诸多版本。
比较通行的,认为张继是愁对着渔火而入眠的。就全诗所呈现的意境而言,这种解读并没有错。但这样解读,诗的审美意趣便打了折扣。
这句诗的解读应该是:江村桥和枫桥的渔火,面对作者的愁,不忍再看,相继熄灭。眠在这里作熄灭解。此句,作者赋于渔火以人的情感,认为渔火的熄灭不再是自然现象,而是因不忍再面对自已的愁思,才象人一样睡去。
“一切景语皆情语”,给客观事物赋予人的主观情绪,诗的意境更加深邃。